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及其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

文档序号:34973609发布日期:2023-08-01 19:5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及其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

本申请涉及植物病害防控,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及其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


背景技术:

1、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是由一种限于韧皮部内寄生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引起,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目前,该病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严重制约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

2、由于黄龙病病原不能离体培养,导致韧皮部杆菌的致病机理和柑橘抗病性的研究比较困难,防治黄龙病仍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黄龙病潜伏期长,症状复杂,甚至在一株树的不同组织、不同部位、不同季节,病原菌的浓度都在变化,针对柑橘黄龙病仍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手段,要彻底清除十分困难,只能通过挖除病树、捕杀木虱、培育无病苗木进行防控。在进行化学防控木虱时,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产生抗药性,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生物防治可以弥补化学防治的缺点,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不产生抗药性,且同样高效,低成本,使用便捷,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构建有效的生物防治手段可以有效地解决柑橘黄龙病难治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生防菌)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其中有益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和病毒;生防菌的生物防治主要机制包括:拮抗作用、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诱导植物抗性、促进植物生长等。生防菌在田间条件下可以是多种机制的共同作用,也可以在植株不同的发育时期,不同的部位,某一机制在起作用,以达到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或杀灭病原的效果。拮抗作用是指一种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次生代谢物质对其它微生物的活性产生抑制,甚至杀灭的作用;竞争作用是指两种或多种微生物争夺生存空间、位点、营养、水分等,生防菌能在植物体内成为优势菌种,从而限制其它致病菌的生长;重寄生是指寄生于植物体的病原微生物再次被其他微生物寄生的现象。植物抗性的产生有两种诱导途径,一是系统获得性抗性(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sar),是指病原物侵染后,未接种部位诱导出对病原物的抗性;二是诱导性抗性(induced systemic resistance,isr),是指非病原物刺激植物后,使植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屏障,从而增强了抗性。

2、本申请利用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对柑橘苗木进行多次连续处理,并采用公认的灵敏高的实时定量qpcr检测方法,对韧皮部杆菌rnr基因相对表达量进行跟踪检测,同时对苗木表型特征进行比较观察,旨在确认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杀灭柑橘韧皮部杆菌和促进苗木复壮的效果,为逐步清除苗木中的柑橘黄龙病病原,获得健康无病的柑橘母本苗木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1)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其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4、将猪粪、麸皮、豆粕粉三者按90:5:5的质量比例混合均匀,获得第一混合物;往第一混合物加入微生物、水混合,获得第二混合物,第二混合物物料的含水量控制在60~65%之间;

5、在25~34℃条件下堆制发酵,每隔2天翻动1次,持续发酵21天;即获得所述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

6、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其中,所述微生物包括(a)和(b)中微生物的至少一种:(a)bacillus sp td 3-1;(b)bacillus sp td 3-2。

7、如上所述的微生物中,其中“bacillus sp td 3-1”、“bacillus sp td 3-2”两种微生物均已被保藏,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培养中心,地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0563、cctcc no:m2020564,保藏日期均为2020年9月30日。

8、(2)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其包括:

9、获得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

10、按每7天1次,每次按5~20g/株的量施于栽苗盆中;

11、每2周松1次盆土;

12、每2周施用1次颗粒状复合肥,其中复合肥n:p:k=15:15:15,施用量为5克/株;

13、每4周施用1次螯合型中微量元素,所述微量元素含硅钙硼锌铁钾,按1克/株的量施到盆中;

14、日常管理:期间施用2次海藻有机肥;盆栽苗按常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5、(3)前述微生物发酵复合物“ss”、前述方法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

1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及其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的技术效果将在实施例中具体阐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其通过以下方法获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其中,所述微生物包括(a)和(b):(a)bacillus sp td 3-1;(b)bacillus sp td 3-2;其中,“bacillus sp td 3-1”、“bacillussp td 3-2”两种微生物均已被保藏,保藏单位为中国典型培养物培养中心,地址位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分别为cctcc no:m 2020563、cctcc no:m2020564,保藏日期均为2020年9月30日。

3.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的方法,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微生物发酵复合物施用于栽苗盆的量为5g/株。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每2周施用1次颗粒状复合肥,其中复合肥n:p:k=15:15:15,施用量为5克/株。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每4周施用1次螯合型中微量元素,所述微量元素含硅钙硼锌铁钾,按1克/株的量施到盆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日常管理,即期间施用2次海藻有机肥;盆栽苗按常规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8.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和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方法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及其在防治柑橘黄龙病的应用,涉及植物病害防控技术领域。该微生物发酵复合物通过猪粪、麸皮、豆粕粉混合物中加入微生物进行发酵获得。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微生物发酵复合物处理柑橘苗木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防治柑橘黄龙病病害;经过该方法处理过的柑橘苗木黄化斑驳症状减轻或斑纹变淡趋向于消失;柑橘苗木叶片表面光滑、外观健壮;柑橘苗木新根数量、发枝量多、枝梢生长茂盛,具有明显的复壮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玲,丁志成,张少然,宗琪,刘阳,姜家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中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