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067061发布日期:2023-08-09 06:5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健品,具体为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牡蛎俗称海蛎子、蚝等,隶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牡蛎目,牡蛎科下的物种统称牡蛎。牡蛎是世界第一大养殖贝类,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海洋生物资源之一,为全球性分布种类。牡蛎的种类很多,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牡蛎大约有20种,可供人食用的牡蛎品种通常都来自牡蛎属和巨牡蛎属。他们不仅肉鲜味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海产珍品。

2、牡蛎全球性分布。中国拥有丰富的牡蛎资源,是牡蛎的故乡,拥有利用牡蛎的悠久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南方沿海一些地区的居民就掌握了牡蛎养殖技术。目前,其主要产地为福建、广东、山东、广西、辽宁、浙江等。其中长牡蛎是最重要的养殖物种。

3、牡蛎作为一种优质的海产养殖贝类,不仅具有肉味鲜美的食用价值,而且其肉与壳均可入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牡蛎肉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糖原、大量的活性微量元素及小分子化合物,其壳中含有大量碳酸钙。牡蛎肉作为一种常见的经济性养殖贝类,牡蛎的药用和食用价值早已被人们所认识,其味美肉细,易于消化。干肉中含有蛋白质45%-52%,脂肪7%-11%,总糖19%-38%,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b2,d和g等,含碘量比牛乳或蛋黄高200倍。

4、牡蛎的其他药理作用:王氏通过用牡蛎提取物牡蛎糖胺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研究发现,牡蛎糖胺聚糖对过氧化氢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能有效的防止因血管内皮损伤而引起的高血压、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此外,牡蛎肉提取物可以有效防治泼尼松引起的骨代谢紊乱,可提高大鼠骨钙、骨磷、骨锌、骨铁含量,使血钙降低恢复正常。

5、为了把福建牡蛎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把牡蛎的药用保健功能属性转化为方便人们随时都能方便食用的功能保健品,我们开发了以牡蛎为主要原料的牡蛎口服原浆及功能性口服液。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

2、(1)冷消杀,将冷冻保藏的牡蛎加工原料熔融的内脏,按照1:1的比例加入纯净水熔融后进行消杀,在消杀后进行过滤,固体原料与滤掉溶液分别保存。

3、(2)酶解与发酵,将步骤(1)中的固体原料进行粉碎后放入酶解发酵罐中,进行搅拌,转速为(80-100转/分),夹层升温至50-55℃并维持此温度,在搅拌条件下投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同时投放酶解辅料,酶解3小时后,夹层停止加温,固定物全部酶解后,温度下降至45°时投放复合乳酸菌和发酵碳源进行发酵,发酵液ph值下降至4.5时,停止发酵,

4、其中。

5、(3)升温灭活,发酵结束后升温至80℃,持续20-30分钟灭活乳酸菌,然后降温至20℃以下停止搅拌,。

6、(4)均质过滤,步骤(5)中灭活降温后的原液通过均质机均质,然后通过

7、0.25微米无菌过滤器进行过滤,最后静置冷却至4℃冷藏贮存待检灌装。

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1)中消杀过程具体为,在溶解后的牡蛎水温到达20℃以上时投入消杀片,每立方体积加入2粒消杀片,而后搅拌水体30分钟,消杀片为二氧化氯泡腾片,采用冷消杀的方式,相较于传统高温蒸煮的生产工艺,极大降低了工艺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此工艺技术首次利用二氧化氯泡腾片在食品加工灭菌环节进行应用,开拓了二氧化氯泡腾片的应用范围。

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2)中复合蛋白酶的投放量和原料总重量的总蛋白含量的比例为1:0.09%-0.002%,步骤(2)中酶解辅料包括天然有机高品质蛋白辅料和生物稳定剂;所述天然有机高品质蛋白辅料的投放量是牡蛎原料总蛋白量的0.25倍-0.35倍;所述生物稳定剂添加量为牡蛎原料总重量的0.25%,生物稳定剂为sm901a和sm901b。

1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2)中复合乳酸菌的投放量为原路总重量的0.2%-0.5%;所述发酵碳源的重量为发酵总重量的2%-5%;所述步骤(2)中进行发酵的温度维持在37-40℃之间;所述发酵期间采用间歇性搅拌兼性培养,每培养30分钟搅拌5分钟,搅拌速度为80转/分,发酵时间为3.5-4小时。

1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步骤(2)中酶解稳定维持在55℃;所述步骤(3)中灭活条件设定为80℃、30分钟。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工艺设计科学合理,采取生物酶技术与生物发酵技术,规避了高温蒸煮消毒和化学水解工艺路线,形成环境友好、绿色环保的工艺特点,全部保存了有效营养物质不被破坏,发挥了生物酶解温和快速的特点,采取生物酶解与生物发酵一体化连续进行的方式,既通过生物酶解发酵技术去除水产品普遍的腥味问题,又规避了化学水解法对产品及环境的破坏和压力,整个工艺设计充分体现出生物技术的优势,简化了操作程序,使工艺过程流畅,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整个工艺技术一气呵成,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特征:

1.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消杀过程具体为,在溶解后的牡蛎水温到达20℃以上时投入消杀片,每立方体积加入2粒消杀片,而后搅拌水体30分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复合蛋白酶的投放量和原料总重量的总蛋白含量的比例为1:0.09%-0.00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酶解辅料包括天然有机高品质蛋白辅料和生物稳定剂;所述天然有机高品质蛋白辅料的投放量是牡蛎原料总蛋白量的0.25倍-0.35倍;所述生物稳定剂添加量为牡蛎原料总重量的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复合乳酸菌的投放量为原路总重量的0.2%-0.5%;所述发酵碳源的重量为发酵总重量的2%-5%;所述步骤(2)中进行发酵的温度维持在37-40℃之间;所述发酵期间采用间歇性搅拌兼性培养,每培养30分钟搅拌5分钟,搅拌速度为80转/分,发酵时间为3.5-4小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当发酵液ph值下降至4.5时,停止发酵。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杀片为二氧化氯泡腾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酶解稳定维持在55℃;所述步骤(3)中灭活条件设定为80℃、30分钟。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稳定剂为sm901a和sm901b。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乳酸菌为嗜菌乳杆菌(cgmcc1.1854、1.2686)、德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cgmcc1.1480、1.1482)、乳酸乳球菌(cgmcc1.2281、1.2829)。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牡蛎蛋白肽原浆的制造方法,采取生物酶技术与生物发酵技术,规避了高温蒸煮消毒和化学水解工艺路线,形成环境友好、绿色环保的工艺特点,全部保存了有效营养物质不被破坏,发挥了生物酶解温和快速的特点,采取生物酶解与生物发酵一体化连续进行的方式,既通过生物酶解发酵技术去除水产品普遍的腥味问题,又规避了化学水解法对产品及环境的破坏和压力,整个工艺设计充分体现出生物技术的优势,简化了操作程序,使工艺过程流畅,节约能源,提高工作效率,保障产品质量,整个工艺技术一气呵成,适合批量化生产。

技术研发人员:江铭福,江新辉,刘忠明,江敏,平少华,蓝登杭,刘海霞,温海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大众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