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01143发布日期:2023-07-26 11:18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肿瘤靶向治疗,尤其是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放射性药物治疗是指利用载体的组织靶向特异性将放射性核素运送到肿瘤部位,通过放射性核素释放的射线对肿瘤产生杀伤作用。它是一种新兴的、有效的、毒性较小的癌症治疗方式,尤其在转移性癌症的治疗上,它可以克服传统放疗对正常组织的辐射暴露损伤。放射性药物的载体包括单克隆抗体、小分子多肽和纳米颗粒等。然而,单克隆抗体由于分子量大难以穿透实体肿瘤,且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体内循环时间长,可能导致血液和骨髓毒性;小分子多肽在体内清除速度快而不利于肿瘤治疗;纳米颗粒肿瘤靶向特异性和生物相容性低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选择合适的肿瘤靶向载体递送放射性核素是实施有效的放射性药物治疗的关键。

2、纳米抗体来源于骆驼科,是重链抗体的可变结构域,其分子量约为15 kda。与传统单克隆抗体相比,纳米抗体具有高亲和力、高稳定性、水溶性好、肿瘤穿透性强等优点。因此,近几年纳米抗体在分子影像领域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其中,基于纳米抗体的放射性药物不断被开发,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cell death ligand 1, pd-l1)作为一种肿瘤表面生物标志物在肺癌、宫颈癌、头颈癌、泌尿系肿瘤等多种肿瘤中高度表达,且其作为免疫检查点在肿瘤逃避免疫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性使pd-l1成为肿瘤诊断和治疗的理想靶点。

3、然而,关于靶向pd-l1的纳米抗体被放射性碘标记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因此,研究放射性碘标记的pd-l1纳米抗体的抗肿瘤效应对启发临床开发新的放射性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至关重要的。

4、另外,nb109是一种靶向pd-l1的纳米抗体,其与肿瘤pd-l1的作用不影响pd-l1抑制剂的治疗效果,这使得基于nb109的放射性药物与pd-l1单克隆抗体联合用于肿瘤治疗成为可能,具有临床转化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载体实体瘤治疗的弊端及碘标记pd-l1纳米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效果不明的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其包含放射性碘和pd-l1纳米抗体,并且提供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步骤s1:将na131i和nb109混合:取10 μl浓度为10 mg/ml的nb109溶液,加入1-2mci na131i,涡旋振荡混合反应1分钟;

5、步骤s2:加入氯胺t溶液进行氧化反应:在步骤s1溶液中加入15 μl浓度为2 mg/ml氯胺t溶液,涡旋振荡混合反应,静置3分钟;

6、步骤s3:加入焦亚硫酸钠溶液终止反应:在步骤s2溶液中加入20 μl浓度为2 mg/ml焦亚硫酸钠溶液,涡旋振荡混合反应1分钟;

7、步骤s4:产物经pd-10纯化柱进行纯化:将产物用pbs经pd-10纯化柱淋洗,得到131i-nb109;

8、步骤s5:对步骤s4得到的131i-nb109采用纸层析法进行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测定,同时,采用sds-page法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

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纸层析法进行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测定,为取1μl标记物点至裁剪后的新华一号纸原点处,放至75%丙酮展开剂,上升至目标位置后取出晾干,依据公式计算得出标记率和化学纯度。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sds-page法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为将变性后的样品,加入至15% 凝胶后电泳,以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拍照以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

11、本发明还提出通过上述方法制备的放射性碘标记纳米抗体,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评估和增强免疫原性分析。

12、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3、(1)本发明所用的原料简单易得,标记过程操作简单,反应温和,时间较短;

14、(2)本发明产物131i-nb109放射化学纯度和稳定性高;

15、(3)本发明产物131i-nb10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具有高的肿瘤靶向性,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

16、(4)本发明产物131i-nb109能提高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原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纸层析法进行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测定,为取1μl标记物点至裁剪后的新华一号纸原点处,放至75%丙酮展开剂,上升至目标位置后取出晾干,依据公式计算得出标记率和化学纯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sds-page法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为将变性后的样品,加入至15% 凝胶后电泳,以考马斯亮蓝染色后拍照以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

4.一种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放射性碘标记纳米抗体,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评估和增强免疫原性分析。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强免疫原性的碘标记纳米抗体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Na<supgt;131</supgt;I和Nb109混合:取10μL浓度为10 mg/mL的Nb109溶液,加入1‑2 mCi Na<supgt;131</supgt;I,涡旋振荡混合反应1分钟;S2加入氯胺T溶液进行氧化反应:在S1溶液中加入15μL浓度为2 mg/mL氯胺T溶液,涡旋振荡混合反应,静置3分钟;S3加入焦亚硫酸钠溶液终止反应:在S2溶液中加入20μL浓度为2 mg/mL焦亚硫酸钠溶液,涡旋振荡混合反应1分钟;S4产物经PD‑10纯化柱进行纯化:将产物用PBS经PD‑10纯化柱淋洗,得到<supgt;131</supgt;I‑Nb109;S5对S4得到的<supgt;131</supgt;I‑Nb109采用纸层析法进行标记率和放射化学纯度测定,同时,采用SDS‑PAGE法检测蛋白纯度和分子量。本发明产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评估和增强免疫原性分析,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余飞,朱梦琴,张佳佳,杨梦蝶,张升虹,张潇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