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蜡酮酯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5120188发布日期:2023-08-14 12:3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白蜡酮酯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药,具体涉及白蜡酮酯a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肿瘤(tumour)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neogrowth),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neoplasm)。2020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457万例,其中男性248万例,女性209万例,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病例300万例,其中男性182万例,女性118万例。因此,发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物质对挽救无数患者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2、炎症(inflammation)是生物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损伤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一种以防御反应为主的基本病理过程。炎症的局部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也伴有发热、白细胞计数改变等全身反应。通常情况下,炎症是有益的,是人体的自动的防御反应。但是有的时候,炎症也是有害的,例如对人体自身组织的攻击、发生在透明组织的炎症等等、引起异常增生等。因此,发现抑制炎症反应的物质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白鲜皮是芸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鲜(dictamnusdasycapustu rcz.)的干燥根皮。别名:白藓皮、八股牛、山牡丹、羊鲜草。是常用的中药材及民间用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之功效。在皮肤病的治疗中极其常用。主治风热湿毒所致的风疹、湿疹、疥癣及湿热痹等病症。民间用白鲜皮粉末治疗外伤出血。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鲜皮具有抗炎及抗肿瘤活性。

4、文献报道白鲜皮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柠檬苦素类成分、生物碱了成分等成分,研究发现柠檬苦素类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炎、抗菌及抗肿瘤等活性,但具体的药效成分并不清楚。对于白鲜皮的开发还存在很多未知化合物有待开发,因此为了能够更进一步的开发该天然产物,还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制备工艺的改进去发现并确定更多活性的化合物。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体外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的新化合物白蜡酮酯a。

2、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了白蜡酮酯a的制备方法。

3、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了白蜡酮酯a在抗炎和抗肿瘤中的应用。

4、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白蜡酮酯a,其结构式如下:

5、

6、本发明的白蜡酮酯a化学名为methyl3-(furan-3-yl)-1-hydroxy-3a,7-dimethyl-6-oxo-1,3,3a,4,5,6-hexahydroisobenzofuran-1-carboxylate,分子式为c16h18o6,分子量为306.1103。

7、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还包括所述的白蜡酮酯a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将白鲜皮粉碎,采用浓度为95%的乙醇进行提取得到乙醇提取液;

9、2)将乙醇提取液进行浓缩至无醇味后用水进行分散至混悬液密度为1.2-1.3g/ml,然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进行等体积萃取;

10、3)步骤2)得到的乙酸乙酯萃取物进行硅胶柱色谱分离,分别用体积比为100∶0、100∶1、100和2;100∶5的二氯甲烷∶甲醇依次洗脱,取二氯甲烷∶甲醇为100∶5的洗脱物进行硅胶柱色谱二次分离,然后分别用体积比为100∶10、100∶30和100∶50的石油醚∶乙酸乙酯依次洗脱,取石油醚∶乙酸乙酯为100∶50的洗脱物进行三次硅胶柱色谱分离,然后分别用体积比为100∶10和100:30的二氯甲烷∶甲醇依次洗脱,取二氯甲烷:甲醇为100∶30的洗脱物上样羟丙基葡聚糖凝胶柱色谱进行分离,收集淡黄色的中段洗脱物采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进行洗脱分离,收集洗脱时间为第36.57分钟出现的吸收峰,即得到白蜡酮酯a。

11、其中,作为优选地,步骤1)中的白鲜皮与95%的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00/300kg/l;

12、其中,作为优选地,步骤1)中的提取条件为:常压、温度为85~90℃。

13、其中,作为优选地,步骤2)浓缩的条件为-0.05~0.08mpa。

14、其中,作为优选地,步骤3)中的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是体积比为45:55的甲醇:水,流速为3ml/分钟。

15、白蜡酮酯a为无色粉末;红外光谱显示白蜡酮酯a的羟基吸收峰为(3370cm-1),羰基吸收峰为(1751cm-1,1668cm-1)。uv谱中白蜡酮酯a在247.5nm有最大吸收峰。hr-esi-ms:m/z329.0992[m+na]+(计算值为329.1001,ppm=2.73),确定分子式为c16h18o6,计算不饱和度为8。

16、本发明内容还包括所述的白蜡酮酯a在制备抗炎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17、其中,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但不仅限于注射剂、冻干粉针剂或口服制剂。

18、其中,所述口服制剂包括但不仅限于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口服液或缓控释制剂。

19、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将白蜡酮酯a处理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作为优选,所述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包括但不仅限于raw264.7细胞。

20、其中,所述应用包括将将白蜡酮酯a处理肿瘤细胞。作为优选,所述肿瘤细胞包括但不仅限于肝癌细胞hepg2细胞。

21、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

22、1、本发明首次获得了新化合物白蜡酮酯a,而且该制备方法获得的白蜡酮酯a的纯度高,达99.5%以上。

23、2、本发明白蜡酮酯a具有较强的体外抗炎及抗肿瘤活性,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o释放率的ic50为13.59μm/l;对肝癌组织细胞(hepg2)抑制作用的ic50为19.57μm/l;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技术特征:

1.白蜡酮酯a,其结构式如下:

2.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蜡酮酯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蜡酮酯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提取条件为:常压、温度为85-9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蜡酮酯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浓缩的条件为-0.05~-0.08mpa。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白蜡酮酯a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是体积比为45∶55的甲醇∶水,流速为3ml/分钟。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蜡酮酯a在制备抗炎或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剂型包括注射剂、冻干粉针剂或口服制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服制剂包括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硬胶囊剂、口服液或缓控释制剂。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白蜡酮酯a处理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将将白蜡酮酯a处理肿瘤细胞。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白蜡酮酯A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具有体外抗炎和抗肿瘤活性中的应用。白蜡酮酯A的分子式为C<subgt;16</subgt;H<subgt;18</subgt;O<subgt;6</subgt;,分子量为306.1103。本发明制备的白蜡酮酯A对LPS诱导的炎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NO释放率的IC50为13.59μM/L,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炎活性;对肝癌组织细胞(HepG2)抑制作用的IC50为19.57μM/L;说明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娜,卢宜然,张宏莲,刘春峰,孙宇,杨秀峰,郑继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齐哈尔医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