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OCT包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5007发布日期:2023-08-29 18:14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类器官OCT包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类器官实验器材,尤其涉及一种类器官oct包埋装置。


背景技术:

1、类器官是干细胞在体外自组织形成的3d微型结构,直径可小至几十微米。在96孔板中培养类器官后,利用枪尖将类器官吸到ep管中,吸去多余的培养基。用pbs洗涤后,再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固定15-30分钟后吸出多聚甲醛,再用pbs洗涤三遍;然后将其放置入20-30%的蔗糖溶液中过夜脱水;脱水完成后用枪头将带有蔗糖溶液的类器官转移到包埋盒中;接下来,吸去类器官周围的蔗糖溶液,然后将oct试剂加入包埋盒中,对类器官进行包埋。包埋后,类器官的理想位置是处于包埋盒的中心位置。但是,由于类器官不同于其他的组织,体积非常小,在蔗糖吸除的过程中,类器官非常容易受到枪头所吸除的蔗糖溶液的影响,位置常贴到包埋盒的边缘上;此外,加入oct试剂的过程中,类器官也容易随着oct试剂流动而贴到包埋盒的边缘;这样,就发生了所谓的贴壁现象,对后期的操作和处理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旨在提出一种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能够有效避免类器官在包埋盒中的贴壁现象。

2、本申请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包括:包埋盒、限位圈、oct分流器;

3、包埋盒形成为圆盘形结构,环绕其外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沿;凸沿环绕而形成oct容纳空间;

4、限位圈形成为圆环形结构,环绕限位圈形成多个孔,该孔的直径小于类器官的最小直径;

5、oct分流器包括漏斗;漏斗的下端封闭;环绕漏斗在其下部形成有多对分流管,每对分流管包括两个彼此正对的分流管;

6、限位圈用于放置在包埋盒的中心位置;限位圈中用于容纳从蔗糖溶液中转移过来的类器官;

7、oct分流器放置在包埋盒上,其所述多对分流管支撑在包埋盒上,位于oct容纳空间中,且位于限位圈的外侧。

8、优选地,所述包埋盒中环绕其中心形成有横截面为v字形的凹槽。

9、优选地,所述凹槽包括向下倾斜的外环斜面和向上倾斜的内环斜面。

10、优选地,所述限位圈位于内环斜面上。

11、优选地,所述包埋盒在其中心位置形成为水平的;中心位置的水平位置低于所述外环斜面的上边缘。

12、优选地,所述限位圈下侧形成有托脚;托脚位于所述凹槽中;受到托脚的支撑,所述限位圈与所述内环斜面之间形成有缝隙。

13、优选地,所述托脚的下表面与凹槽对应。

14、优选地,所述分流管形成为2对。

15、本申请的oct包埋装置,通过限位圈的设置,将类器官限制在包埋盒的中心位置,吸除蔗糖溶液时,贴着限位圈的外壁进行吸除,一方面可以保证类器官始终处于限位圈内,另一方面能够防止类器官被不小心吸到枪头中;通过设置oct分流器,oct试剂不是在一个方向被倒入,而是从多个方向同时倒入,这样,oct试剂从外围向中心位置流动,不会造成类器官贴壁;而且彼此正对的分流管从相反的方向注入oct试剂,对类器官造成的位置影响会发生对消,也更有利于类器官保持在中心位置。



技术特征:

1.一种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包括:包埋盒、限位圈、oct分流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申请的类器官OCT包埋装置,其包括:包埋盒、限位圈、OCT分流器;包埋盒形成为圆盘形结构,环绕其外周形成有向上延伸的凸沿;凸沿环绕而形成OCT容纳空间;限位圈形成为圆环形结构,环绕限位圈形成多个孔,该孔的直径小于类器官的最小直径;OCT分流器包括漏斗;漏斗的下端封闭;环绕漏斗在其下部形成有多对分流管,每对分流管包括两个彼此正对的分流管;限位圈用于放置在包埋盒的中心位置;限位圈中用于容纳从蔗糖溶液中转移过来的类器官;OCT分流器放置在包埋盒上,其所述多对分流管支撑在包埋盒上,位于OCT容纳空间中,且位于限位圈的外侧。本申请的OCT包埋装置,通过限位圈的设置,将类器官限制在包埋盒的中心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杰,郭清华,江小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