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具体涉及一种gpx2基因在制备诊断及治疗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皮肤是一种直接暴露于外界环境的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保护性屏障器官,其主要作用是维持皮肤和身体的内稳态,抵抗环境压力,包括紫外线。以往的研究已经证实,外界环境的直接/间接刺激是导致许多皮肤恶性增殖性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包括皮肤鳞癌。
2、皮肤鳞癌是一种起源于表皮和(/或)附属器角质形成细胞的皮肤恶性肿瘤,它是继基底细胞癌的世界第二大常见的非黑色素性皮肤肿瘤,也是最常见的易发生转移的皮肤肿瘤,占所有皮肤肿瘤的20%-50%,并且其发病率正逐年上升。本病常发生于某些皮肤癌前疾病的基础之上,或者由各种癌前病变演变而来,如日光性角化及bowen病,该病好发生于老年人的额面、手背等长期曝光部位,亦可见于黏膜、会阴等部位,临床常常表现为菜花状的结节、斑块等,边缘隆起,形状不规则,底部常不平整,表面常见破溃,易出血。该病具有一定的损容性,且恶性程度较高,虽然大多数的病例可通过简单的手术切除达到治疗效果,但仍有5%的病例可发生转移,这部分病例侵袭其他组织的风险较高,最终导致较低的生存率。因此深入研究cscc发病机制,寻找新的预防、诊断方法,以及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是目前皮肤科医师对皮肤鳞状细胞癌进行研究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3、gpx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2)是g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家庭成员之一,是人体内主要的酶类抗氧化分子,同时也是一种硒蛋白;其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14q24.1,包含两个外显子,其表达的蛋白共含190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2kd。gpx2的酶活性位点是硒代半胱氨酸,位于第40位,同时其含有多个半胱氨酸残基,可被氧化修饰。gpx2最初在胃肠道系统被发现,并命名为gi-gpx、gpx-gi,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研究者也发现其表达于其他系统组织中,如膀胱、皮肤、子宫颈、鼻咽部、尿道、肾脏、肺部等;此外,多数研究已经证实gpx2在不同肿瘤中发挥着不用的作用,与多种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相关,而其对皮肤鳞癌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明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px2基因在制备诊断及治疗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的产品中的应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gpx2基因在制备诊断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的产品中的应用,所述的产品通过体外检测gpx2表达水平来诊断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所述的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所述芯片包括特异性识别gpx2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试剂盒包括特异性扩增gpx2的引物,或特异性识别gpx2的寡核苷酸探针。
4、gpx2基因在制备治疗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药物通过调控gpx2的表达参与细胞生长的调控。具体地,所述的药物通过下调gpx2的表达促进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迁移。
5、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包括特异性抑制gpx2的试剂,所述试剂选自核酸分子、碳水化合物、小分子化合物或干扰慢病毒。优选地,所述的核酸分子选自:反义寡核苷酸、双链rna、小干扰rna或短发夹rna。
6、本发明发现通过降低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中的gpx2的表达,能够抑制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和细胞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从而抑制细胞的恶性表型,阻止皮肤鳞状细胞癌的进一步发展,为制备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主要是皮肤鳞状细胞癌治疗用制剂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同时为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1.gpx2基因在制备诊断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的产品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通过体外检测gpx2表达水平来诊断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包括芯片、试剂盒。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特异性识别gpx2的寡核苷酸探针;所述试剂盒包括特异性扩增gpx2的引物,或特异性识别gpx2的寡核苷酸探针。
4.gpx2基因在制备治疗表皮异常增殖性皮肤病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通过调控gpx2的表达参与皮肤鳞癌细胞生长的调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通过抑制gpx2的表达促进皮肤鳞癌细胞的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及迁移。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特异性抑制gpx2的试剂,所述试剂选自核酸分子、碳水化合物、小分子化合物或干扰慢病毒。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核酸分子选自:反义寡核苷酸、双链rna、小干扰rna或短发夹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