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多曲霉CF23及其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81553发布日期:2023-09-09 07:31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聚多曲霉CF23及其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多曲霉cf 23及其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放射性核素、电离辐射源及核电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核能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辐射威胁,当全身受照剂量<6gy时患者病死率约为6.8%,≥6gy时病死率为90%,≥8gy时至今尚无一例存活病例。

2、此外,骨髓造血组织,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胃肠道上皮和生殖系统均为电离辐射损伤的重要靶点。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主要包括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和旁观者效应,其中引发辐射损伤生物效应的主要是间接作用和旁观者效应。电离辐射的间接作用是指体内水分子在电离辐射作用下会产生自由基,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自由基进一步作用于周围的生物大分子,产生级联放大效应,主要以原子转移反应、加成反应及单电子转移等方式,使自由基水平暴增,产生脂类自由基、嘧啶自由基等,破坏核酸、蛋白质、糖类及脂类等生物大分子,进一步损害细胞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旁观者效应是指受到电离辐射的细胞可以释放出大量促炎细胞因子,从而引起机体未辐照细胞和远端组织的损伤。因此,电离辐射所导致的造血和免疫功能低下是引起机体死亡和寿命缩短的重要原因。

3、当前,国内外对于辐射防护剂的研究重点均在缓解和阻断电离辐射所致的自由基爆发,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机体抗辐射能力。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一种比较理想的辐射防护剂。例如,氨磷汀是唯一被美国fda批准上市的辐射防护药物,虽然其预防辐射损伤的效果显著,但其毒副作用及应用限制也很明显,如口服及辐照后给药无效,代谢迅速并伴有急性低血压、恶心、呕吐、嗜睡、过敏性皮疹、颜面潮红、发热或休克,且只有达到中毒剂量时才能显示抗辐射活性,然而该药不能改善辐射所引起造血和免疫功能低下。尼尔雌醇作为长效雌激素类制剂,于1991年批准成为辐射损伤防治药物,该药口服后排除缓慢,多次给药后易产生蓄积中毒效应,表现为乳房胀痛或硬结,诱发女性月经失调等,在男性则会引起睾丸萎缩,生精细胞抑制等,该药同样无法有效改善辐射所致的免疫功能低下。

4、因此,天然药物在抗辐射、提高免疫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为开发高效低毒,成本可控的抗辐射药物,需要在天然药物上进行更广泛的筛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多曲霉cf 23及其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利用本发明的聚多曲霉提取物,能够提高辐照后动物生存率,缓解辐射损伤,促进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多曲霉cf 23,该菌株名为aspergillus sp.cf23,该菌株于2023年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3569。

4、优选的,所述聚多曲霉cf 23的rdnaits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聚多曲霉cf 23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6、优选的,所述聚多曲霉cf 23为聚多曲霉cf 23的菌丝体提取物。

7、优选的,所述聚多曲霉cf 23的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将聚多曲霉cf 23的菌丝体干燥、粉碎后制得菌丝体粉末;

9、2)将菌丝体粉末加水100℃回流提取后离心,收集第一上清液和沉淀备用;

10、3)将所述沉淀再次加水100℃回流提取后离心,收集第二上清液后与第一上清液合并,即得到聚多曲霉cf 23菌丝体的提取物。

11、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菌丝体的干燥温度为60~70℃。

12、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菌丝体粉末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80~120g:500ml。

1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沉淀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70~90g:500ml。

14、优选的,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离心时间为12~17min,转速为7000~9000r/min。

15、优选的,所述药物中聚多曲霉cf 23菌丝体提取物的生药浓度为90~110mg/ml。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聚多曲霉提取物经辐照后连续口服给药,能够显著提高小鼠辐照后存活率,提高小鼠辐照后体重、胸腺和脾脏指数,促进外周血象恢复,是优良的辐射防护剂,具有转化为抗辐射药物的潜在应用价值。

18、生物保藏说明

19、聚多曲霉cf 23,拉丁文名为aspergillus sp.cf23;

20、该菌株于2023年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2023569。



技术特征:

1.一种聚多曲霉cf23,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名为aspergillus sp.cf23,该菌株于2023年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m202356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多曲霉cf23,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曲霉cf23的rdnaits基因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聚多曲霉cf23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曲霉cf23为聚多曲霉cf23的菌丝体提取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多曲霉cf23的菌丝体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菌丝体的干燥温度为60~7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菌丝体粉末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80~120g:500ml。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沉淀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70~90g:500ml。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的离心时间为12~17min,转速为7000~9000r/min。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聚多曲霉cf23菌丝体提取物的生药浓度为90~110mg/ml。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多曲霉CF 23及其在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物制药领域,所述聚多曲霉CF 23的名称为Aspergillus sp.CF23,该菌株于2023年4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CTCC M 2023569;本发明还将该菌株的菌丝体提取物用于制备抗辐射损伤药物,利用本发明的聚多曲霉CF 23的菌丝体提取物,能够提高辐照后动物生存率,缓解辐射损伤,促进造血和免疫功能恢复。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冯旭,张阵阵,于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