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角低反射薄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68741发布日期:2023-11-09 09:2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大视角低反射薄膜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光学薄膜,具体涉及一种大视角低反射薄膜。


背景技术:

1、汽车天窗是一种常见的车顶开口装置,通常使用高反射的镜面玻璃制成,这种玻璃表面的光芒反射非常强烈,往往会导致车内无法保持隐私。在开车的过程中,如果前排乘客或者后排乘客不小心将头偏向天窗方向,就很有可能直接看到另一个位置的乘客或者座位后面的人的身影,这会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和私密性,尤其是出于安全性考虑,乘客需要在行车中保持警觉和隐私。

2、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采用防窥膜技术,来加强车窗的阻挡隐私和保护乘客的安全,通过在汽车天窗玻璃表面涂上一层低反射膜来降低表面反射率,以提高乘客的隐私性。现有的低反射膜在光在垂直入射时,反射率在0.5%左右,能够起到防窥的作用,但是当应用到汽车天窗中,由于乘客看向天窗时视角会与天窗法线呈一个较大的角度,现有的低反射膜在大角度下反射率会大幅提高,在62°的角度下,现有的低反射膜的反射率会提高到10%左右,无法保证乘客的隐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视角低反射薄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低反射膜在大视角下反射率会大幅提高,当应用到汽车天窗中时,由于乘客看向天窗时视角会与天窗法线呈一个较大的角度,导致反射率的提高,无法保证乘客的隐私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提供一种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包括:

4、基材层;

5、低反射镀膜层,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制备而成,所述低反射镀膜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且所述低反射镀膜层包括层叠布置的若干高折镀膜层以及布置在相邻所述高折镀膜层之间的低折镀膜层;

6、低反射树脂层,通过涂布工艺制备而成,所述低反射树脂层布置在所述低反射镀膜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低反射树脂层的折射率为1.3-1.4,且所述低反射树脂层包括均匀分散的含氟聚合物;

7、所述低反射薄膜对由所述低反射树脂层一侧入射的入射角60°~65°的可见光的平均反射率为4.2%~4.8%。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高折镀膜层为五氧化二铌层,低折镀膜层为二氧化硅层。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反射镀膜层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材层的方向依次层叠布置的第一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硅层和第二五氧化二铌层,所述第一五氧化二铌层的厚度为10~15nm,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40~50nm,所述第二五氧化二铌层的厚度为120~140nm。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反射树脂层还包括丙烯酸树脂;所述低反射树脂层由涂布液涂布固化得到,所述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

11、含氟聚合物20~30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光引发剂1~5份;分散剂1~5份;溶剂30~50份。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低反射树脂层的厚度为120~140nm。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溶剂包括甲基乙基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含氟聚合物包括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三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材层为pet基材层。

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50~125μm,和/或,所述pet基材层的全光透光率大于90%。

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pet基材层的表面经过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磁控溅射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或表面活性剂处理。

18、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19、本申请大视角低反射薄膜设有高折射率和低折射率交替布置的低反射镀膜层低反射镀膜层以及折射率为1.3~1.4的低反射树脂层,并控制每层厚度,使得在光波传播过程中,通过薄膜反射和透射的干涉作用,将反射的光波和折射的光波相互抵消,降低了反射率,低反射薄膜能够降低入射角度与反射率的相关性,使得在大角度入射光的情况下,低反射率的效果仍然能够保持;

20、本申请大视角低反射薄膜的低反射树脂层包括均匀分散的含氟聚合物,氟系有机化合物拥有优秀的光学透明性、低反射性能和耐化学性,另外,氟系有机化合物分子具有较高的电负性,因此它们与表面的基团发生作用时,能够形成紧密的化学结合,提供了强大的表面润湿性和表面润滑性,对于减小表面反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氟系有机化合物还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能够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下稳定地维持原有的性能;

21、本申请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应用在汽车天窗后,在62°的入射角下的反射率低至4.31%,相对于未贴膜的汽车天窗以及贴合传统低反射膜的汽车天窗分别减少了58%和43%,能够显著提高乘客隐私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折镀膜层为五氧化二铌层,所述低折镀膜层为二氧化硅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射镀膜层包括沿背离所述基材层的方向依次层叠布置的第一五氧化二铌层、二氧化硅层和第二五氧化二铌层,所述第一五氧化二铌层的厚度为10~15nm,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40~50nm,所述第二五氧化二铌层的厚度为120~140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射树脂层还包括丙烯酸树脂;所述低反射树脂层由涂布液涂布固化得到,所述涂布液包括以下重量份组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低反射树脂层的厚度为120~140n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包括甲基乙基酮、丙二醇甲醚、甲基异丁基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甲苯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氟聚合物包括聚氟乙烯,聚偏氟乙烯,聚三氟乙烯和聚四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层为pet基材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层的厚度为50~125μm,和/或,所述pet基材层的全光透光率大于90%。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pet基材层的表面经过电晕处理、等离子处理、磁控溅射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或表面活性剂处理。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包括基材层;低反射镀膜层布置在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低反射镀膜层包括层叠布置的若干高折镀膜层以及布置在相邻所述高折镀膜层的低折镀膜层;低反射树脂层布置在所述低反射镀膜层背离所述基材层一面,所述低反射树脂层的折射率为1.3~1.4,且所述低反射树脂层包括均匀分散的含氟聚合物。本申请大视角低反射薄膜应用在汽车天窗后,在62°的入射角下的反射率低至4.31%,相对于未贴膜的汽车天窗以及贴合传统低反射膜的汽车天窗分别减少了58%和43%,能够显著提高乘客隐私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豪栋,吕敬波,于佩强,王雪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日久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