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文档序号:36361008发布日期:2023-12-14 05:13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株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具体涉及一株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1、绿原酸是由咖啡酸的1位羧酸和奎尼酸的2位羟基缩合成酯的天然产物,是许多中药材的有效成分,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炎症等多种生理活性。也可作为添加剂加入咖啡和口香糖等食品中用于减肥。目前主要通过植物提取获得,但受制于植物种植规模,有效成分低、提取率低以及成本高等问题。新兴的合成生物学技术近年来发展壮大,已有众多天然产物应用微生物细胞工厂合成。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

2、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依次克隆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尼酸转移酶突变体基因hqti168l、酪氨酸解氨酶基因tal、抗反馈抑制突变体3-脱氧-d-阿拉伯庚酮酸-7-磷酸合成酶基因arogfbr、抗反馈抑制突变体分支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氢酶基因tyrafbr、4-羟基苯乳酸-3-羟化酶基因hpabc至pet24a;

5、s2:依次克隆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4cl2、酪氨酸转氨酶基因tyrb、转酮醇酶基因arof至pacycduet-1;

6、s3:依次克隆奎尼酸/莽草酸脱氢酶基因ydib、脱氢奎尼酸合成酶基因arob、3-脱氧-7-磷酸庚酮酸合成酶基因tkta至pcdfduet-1;

7、s4:敲除大肠杆菌bl21(de3)的预苯酸脱水酶基因phea和转录调控基因tyrr;

8、s5:将步骤1到步骤s3的表达载体pet24a、pacycduet-1和pacycduet-1共同转化至步骤s4的预苯酸脱水酶基因phea和酪氨酸转录调控基因tyrr双敲除的大肠杆菌bl21(de3)中。

9、进一步地,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尼酸转移酶突变体基因以氨基酸序列为seq idno.1的酶为亲本,将亲本第168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10、进一步地,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尼酸转移酶基因来源于nicotiana tabacum(genbank:aj582651.1),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来源于arabidopsis thaliana(genbank:aee76480.1),酪氨酸解氨酶基因来源于rhodotorula taiwanensis(genbank:pjqd01000085.1),其他基因均来源于大肠杆菌bl21(de3)。

11、一种发酵法合成绿原酸的方法,以葡萄糖或甘油为碳源,在发酵培养基中接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细胞。

12、具体过程为:将所述微生物细胞以1-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30-37℃,ph 6.50-7.00,诱导剂iptg浓度为0.1-1mm,苯丙氨酸浓度为10-100mg/l,培养24-48h。

13、优选地,诱导剂iptg浓度为0.5mm。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一株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可以直接利用葡萄糖或甘油等为碳源发酵合成绿原酸,有效降低合成成本,同时提高产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尼酸转移酶突变体基因以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酶为亲本,将亲本第168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亮氨酸,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尼酸转移酶基因来源于nicotiana tabacum(genbank:aj582651.1),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基因来源于arabidopsis thaliana(genbank:aee76480.1),酪氨酸解氨酶基因来源于rhodotorulataiwanensis(genbank:pjqd01000085.1),其他基因均来源于大肠杆菌bl21(de3)。

4.一种发酵法合成绿原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葡萄糖或甘油为碳源,在发酵培养基中接入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细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微生物细胞以1-10%的接种量接入发酵培养基中,在30-37℃,ph=6.50-7.00,诱导剂iptg浓度为0.1-1mm,苯丙氨酸浓度为10-100mg/l,培养24-48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诱导剂iptg浓度为0.5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合成绿原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通过构建重组菌生物合成绿原酸,所述重组菌同时表达11种酶,分别为羟基肉桂酰辅酶A奎尼酸转移酶突变体,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酪氨酸解氨酶,抗反馈抑制突变体3‑脱氧‑D‑阿拉伯庚酮酸‑7‑磷酸合成酶,抗反馈抑制突变体分支酸变位酶/预苯酸脱氢酶,4‑羟基苯乳酸‑3‑羟化酶,酪氨酸转氨酶,奎尼酸/莽草酸脱氢酶,脱氢奎尼酸合成酶,转酮醇酶和3‑脱氧‑7‑磷酸庚酮酸合成酶,重组菌还敲除了预苯酸脱水酶基因和酪氨酸转录调控基因。本发明所述工程菌以葡萄糖或甘油为碳源,可以实现绿原酸的从头合成,摇瓶中发酵产量为331.9mg/L。本发明实现了绿原酸的发酵法合成,有效提升了产量。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宇,储消和,吴杰群,黄书生,柳鹏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