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黍米黄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16251发布日期:2023-12-19 18:3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黍米黄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酿酒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黍米黄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黄酒是中国特有的酒种,与啤酒、葡萄酒并称为世界三大古酒。黄酒由于酒精度低,并富含氨基酸、糖类等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近年来,随着黄酒消费市场的扩大,黄酒行业的产能也在不断提升,而浸米工序会产生越来越多的米浆水,其废水cod高达30000mg/l以上,且酸度高达10g/l(以乳酸计),悬浮固体超过10000mg/l,企业需投入大量财力、物力进行污水处理。随着原材料、能源价格的上涨,企业负担加重,成为制约黄酒厂规模扩大的主要瓶颈之一。

2、为解决黄酒生产中产生的米浆水问题,不少企业和科研工作者尝试改善黄酒酿造工艺,如生料发酵法、液化法酿造工艺、膨化米酿造工艺、高温流化米酿造法等,但目前因为原料处理困难、生产周期长、设备要求高、生产质量达不到黄酒标准等原因,尚未实现规模化生产。

3、现有技术中对上述浸米废水的问题提出了改进,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或在改进上述问题的同时增加了其他问题。如cn103343071a公开了一种黄酒的生产工艺及黄酒,其将浸米后米浆中的水分排干。但该专利的生产过程中产生浸米浆水,且并未节省生产用水;同时排干浸米水会不利于浸过之后黍米的输送。

4、cn102041216a公开了一种改进原料米处理的黄酒生产方法,其采用烘焙的方式来处理原料黍米,省去浸米和洗米工序,但该专利中,烘焙黍米需要增加额外的机械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从生产实际出发,在不增加设备投入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工艺改造,提供一种新的黍米黄酒的酿造方法,以解决黍米黄酒生产米浆水处理难的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酿造方法,通过用流水浇淋处理酿制黄酒的原料黍米(简称淋米),代替黄酒传统生产方法中的浸米处理过程,之后喷淋余水可回收利用,从而为实现黍米黄酒的规模化清洁生产做了新的尝试。

3、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4、本发明提供一种黍米黄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s1.黍米的除尘与筛选;

6、s2.喷淋处理:通过喷淋头,连续喷淋输送带上的黍米;

7、s3.蒸饭:将喷淋处理后的黍米进行蒸饭;

8、s4.落缸拌曲:将步骤s3中蒸煮糊化的黍米取出,摊凉降温,加入辅料,搅拌均匀后密封;

9、s5.发酵;

10、s6.澄清;

11、s7.煎酒和陈化;

12、s8.灌坛和贮存。

1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2中,所述喷淋处理为通过设置与输送带上方的喷淋头,对输送网带上的黍米喷淋浸泡;进一步地,通过喷淋头,连续喷淋输送带上的黍米,优选为使用20-40℃的水,连续喷淋30-60min;进一步地,通过喷淋步骤,使黍米含水率达到原料米的20-50%重量,优选为30-35%,以利于后续煮米;进一步地,喷淋后的余水可以重复使用,以减少废水排放,并避免淀粉损耗,降低用水和黍米用料成本。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3中,将所述喷淋处理后的黍米输送到蒸饭机中进行蒸饭;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蒸煮时间为30-60min,蒸饭后使黍米含水率达到原料米的35-50%。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4中,将s3中蒸煮糊化的黍米取出,摊凉降温后加入容器中,加入辅料,搅拌均匀后封口,进行发酵;进一步地,所述辅料包括红曲米、麸曲、酵母、酶和水;其中,所述红曲米以红曲米水的形式加入,所述红曲米水是通过将红曲米加水浸泡15-25小时,即得。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红曲米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10-15%;所述红曲米水中水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60-85%;进一步地,所述麸曲为纯种曲;其中,所述麸曲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0.2-0.8%;进一步地,所述酶包括糖化酶和液化酶,其添加量分别为黍米重量的0.3-0.7%;进一步地,所述酵母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10%;所述水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120-180%。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5中,所述发酵分为前酵和后酵两个阶段;进一步地,所述前酵的平均温度控制在20-26℃,优选为22-25℃;进一步地,所述前酵的时间为3-5天,优选为4天;进一步地,所述后酵的温度控制在20℃以下,优选为14-18℃,更优选为15℃±1℃;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的总时间为15-25天,优选为20-25天。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6中,即所述s5中的发酵结束后,在4℃下澄清15天以上。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7中,所述煎酒的过程为,在70-100℃下水浴20min;进一步地,在步骤s7中,所述煎酒后,在阴凉处放置陈化30天以上,得成品黍米黄酒。

20、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在步骤s8中,将s7中得到的成品黍米黄酒灌装于坛中进行贮存。

21、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取得了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提出的淋米生产方法中,直接将黍米置于输送带上,通过输送带上方的喷淋头,直接对黍米进行喷淋浸润,无需传统黍米酿造工艺的浸米过程,因此无浸米浆水的产生。同时,由于淋米过程只需1个小时左右,而浸米通常需要两天,因此大大缩短了酿造周期。

23、2、由于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黍米中一些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浸出后随米浆水排出,未能进入发酵醅中。而本发明的快速淋米工艺中,由于淋水时间短,且喷淋用水循环利用,米中蛋白质等未浸出流失,全部进入发酵醅,经过麦曲中蛋白酶分解,最终转化为氨基酸,因此,本发明的产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大幅增加,即氨基酸含量增加,提高了成品黍米黄酒的营养价值。

24、3、采用对黍米直接喷淋的蒸煮方式,替代原有浸米工序,解决了传统黄酒酿造中大量黍米的米浆水的产生及排放问题,有效突破了黍米黄酒生产的排污瓶颈,同时节省了大量水资源,并可降低原料黍米的损耗,总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先进工艺技术路线,并且产品质量达到黄酒国家标准gb/t13662-2008所规定的干黄酒优级品标准。

25、4、在整个淋米过程中可实现水循环利用,最终基本被米全部吸收,杜绝了传统工艺长时间浸米后产生高浓度cod、高酸度的米浆废水,并节约了生产用水;且产品指标符合优级酒标准,为下一步推动黄酒行业向节能、环保、循环经济方向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技术特征:

1.一种黍米黄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喷淋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处理包括连续喷淋;其中,所述连续喷淋的用水水温不小于20℃,所述连续喷淋的喷淋时间不超过6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用喷淋处理包括对米直接喷淋,喷淋时间不超过1h,喷淋水温不小于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经所述喷淋处理后,黍米含水率为20-50%;其中,喷淋处理中所用的水可循环利用,无米浆水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所述蒸饭时间不小于0.5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所述辅料包括红曲米、麸曲、酵母、酶和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曲米以红曲米水的形式加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红曲米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10-15%;所述红曲米水中水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60-85%。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麸曲为纯种曲;其中,所述麸曲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0.2-0.8%;所述酶包括糖化酶和液化酶,其添加量分别为黍米重量的0.3-0.7%;所述酵母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10%;所述水的添加量为黍米重量的120-18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黍米黄酒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对黍米进行除尘与筛选、喷淋处理、蒸饭、落缸拌曲、发酵、澄清、煎酒和陈化以及灌坛和贮存,使得黍米黄酒呈橙黄色,清澈透明,具有黄酒特有的香气,醇香浓郁,口味醇和,具备干型黄酒特有的风格。在本发明中,直接将黍米置于输送网带上,通过网带上方的水喷头对黍米进行在线喷淋即可,该过程水可循环利用,无米浆水的排放,且快速淋米工艺下氨氮、pH等指标明显高于传统浸米工艺。

技术研发人员:李淼,王志毅,王永刚,孙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同云冈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