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

文档序号:36643259发布日期:2024-01-06 23:2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尤其涉及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肿瘤细胞实质就是肿瘤,肿瘤是一种基因遗传病,但并非是遗传的,它是指细胞在致瘤因素作用下,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异常增生,可分为良性和恶性肿瘤两大类,在进行抗肿瘤实验中,需要对肿瘤细胞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对培养皿中增加培养液以及对培养皿内细胞进行摇晃,让细胞均匀生长,而现有的细胞培养装置大多仅仅具有培养皿放置储存的效果,对于培养皿的摇晃以及培养液的填充等操作时仍需将培养皿取出细胞培养装置,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并且细胞培养装置内存放堆积着大量的培养皿,不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准确的取出所需培养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旨在解决或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包括:

3、培养箱,所述培养箱侧壁安装有开合门;

4、若干个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所述培养箱内,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开合门平行设置,若干个所述安装板呈周向分布,所述安装板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所述安装板顶面设有若干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内可拆卸连接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顶口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上设有开合组件;

5、注液组件,所述注液组件设置在所述培养箱内,所述注液组件上传动连接有注液管,所述注液管与若干所述开合组件可拆卸连接。

6、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所述电机固接在所述培养箱内侧壁,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远离所述电机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7、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轴座,所述第一轴座固接在所述培养箱远离所述转盘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轴座上转动连接有随动盘,所述随动盘与所述转盘之间固接有连接杆,所述随动盘朝向所述转盘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8、可选的,所述转盘和所述随动盘相对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周向设置的第一内螺纹槽,所述第一内螺纹槽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9、可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轴座,所述第二轴座固接在所述安装板端部,所述第二轴座上转动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远离所述第二轴座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连接筒,且所述轴杆远离所述第二轴座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筒靠近所述轴杆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二内螺纹槽,所述第二内螺纹槽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筒远离所述轴杆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槽螺纹连接。

10、可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安装板顶面,所述凹槽滑动连接有两弧形的夹持板,两所述夹持板内弧端相对设置,两所述夹持板与所述培养皿可拆卸连接,所述凹槽两侧分别连通有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内滑动连接有拨动板,两所述拨动板与两所述夹持板一一对应,且所述拨动板与所述夹持板之间固接有推杆,所述夹持板远离所述推杆的端面与所述开口槽端面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

11、可选的,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开合管,所述开合管固接在所述顶盖上,所述开合管两端敞开,所述开合管内固接有开合环,所述开合环内腔分两小径端相对且连通的锥形腔,位于底部的所述锥形腔内可拆卸连接有锥形的封堵块,所述封堵块与所述开合环底面之间固接有若干第二弹簧,所述封堵块与所述注液管可拆卸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注液组件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接在所述培养箱内侧壁,且位于若干所述安装板上方,并于所述安装板平行,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垂直,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注液管固接,所述注液管底口通过若干支杆固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封堵块可拆卸连接。

13、可选的,所述培养箱内侧壁固接有储存箱,所述储存箱内放置有培养液,所述储存箱上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吸水端与所述储存箱内腔连通,出水端通过伸缩软管与所述注液管连通。

14、可选的,所述开合门以及所述培养箱顶壁分别设有玻璃观察窗。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和技术效果:

16、将培养皿安装至安装板上的安装组件上,而后通过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带动若干安装板进行周向转动,若干在安装板进行周向旋转时,即可实现自动且持续的对安装板上若干培养皿进行缓慢晃动,提高培养皿内细胞的培养效率,当需要进行增加培养液时,只需停止驱动组件时安装板稳定,即可通过注液组件带动注液管与所需添加培养液的培养皿顶盖上的开合组件对应,通过注液管即可自动对培养皿内注入培养液,无需人工取出培养皿,并且在需要取出培养皿时,只需通过驱动组件将所需取出的培养皿转动至与开合门对应的位置处,即可打开开合门取出该培养皿,无需人工翻找,操作便捷且针对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7),所述电机(7)固接在所述培养箱(1)内侧壁,所述电机(7)的输出轴固接有转盘(8),所述转盘(8)远离所述电机(7)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轴座(9),所述第一轴座(9)固接在所述培养箱(1)远离所述转盘(8)的内侧壁,所述第一轴座(9)上转动连接有随动盘(10),所述随动盘(10)与所述转盘(8)之间固接有连接杆(11),所述随动盘(10)朝向所述转盘(8)的端面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8)和所述随动盘(10)相对的端面分别开设有若干周向设置的第一内螺纹槽(12),所述第一内螺纹槽(12)用于与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二轴座(13),所述第二轴座(13)固接在所述安装板(3)端部,所述第二轴座(13)上转动连接有轴杆(14),所述轴杆(14)远离所述第二轴座(13)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连接筒(15),且所述轴杆(14)远离所述第二轴座(13)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外螺纹(16),所述连接筒(15)靠近所述轴杆(14)的内侧壁形成有第二内螺纹槽(17),所述第二内螺纹槽(17)与所述第二外螺纹(16)螺纹连接,所述连接筒(15)远离所述轴杆(14)的外侧壁形成有第一外螺纹(18),所述第一外螺纹(18)与所述第一内螺纹槽(12)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凹槽(19),所述凹槽(19)开设在所述安装板(3)顶面,所述凹槽(19)滑动连接有两弧形的夹持板(20),两所述夹持板(20)内弧端相对设置,两所述夹持板(20)与所述培养皿(4)可拆卸连接,所述凹槽(19)两侧分别连通有开口槽(21),所述开口槽(21)内滑动连接有拨动板(22),两所述拨动板(22)与两所述夹持板(20)一一对应,且所述拨动板(22)与所述夹持板(20)之间固接有推杆(23),所述夹持板(20)远离所述推杆(23)的端面与所述开口槽(21)端面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2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组件包括开合管(25),所述开合管(25)固接在所述顶盖(5)上,所述开合管(25)两端敞开,所述开合管(25)内固接有开合环(26),所述开合环(26)内腔分两小径端相对且连通的锥形腔(27),位于底部的所述锥形腔(27)内可拆卸连接有锥形的封堵块(28),所述封堵块(28)与所述开合环(26)底面之间固接有若干第二弹簧(29),所述封堵块(28)与所述注液管(6)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组件包括第一电动伸缩杆(30),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0)固接在所述培养箱(1)内侧壁,且位于若干所述安装板(3)上方,并于所述安装板(3)平行,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0)的输出端固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31),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1)与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30)垂直,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31)的底端与所述注液管(6)固接,所述注液管(6)底口通过若干支杆(32)固接有顶杆(33),所述顶杆(33)与所述封堵块(28)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内侧壁固接有储存箱(34),所述储存箱(34)内放置有培养液,所述储存箱(34)上安装有水泵(35),所述水泵(35)的吸水端与所述储存箱(34)内腔连通,出水端通过伸缩软管(36)与所述注液管(6)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门(2)以及所述培养箱(1)顶壁分别设有玻璃观察窗(37)。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抗肿瘤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箱侧壁安装有开合门;安装板位于培养箱内,若干个安装板呈周向分布,安装板两端分别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有驱动组件和支撑组件,安装板顶面设有若干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内可拆卸连接有培养皿,培养皿顶口可拆卸连接有顶盖,顶盖上设有开合组件;注液组件设置在培养箱内,注液组件上传动连接有注液管,注液管与若干开合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自动且持续的对安装板上若干培养皿进行缓慢晃动,通过注液管即可自动对培养皿内注入培养液,无需人工取出培养皿,并且在需要取出培养皿时,无需人工翻找,操作便捷且针对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高洪伟,战久宇,孙英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鲁东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