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6503096发布日期:2023-12-28 07:1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cca)是最常见的以胆道分化为特征的异质性胆道恶性肿瘤,根据肿瘤的解剖来源,胆管癌可以分为肝内、肝门和远端cca三种类型。且每一种解剖亚型都具有各自的遗传突变特征、临床表现和治疗选择。cca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cc)的第二大常见的原发性肝恶性肿瘤,约占所有原发性肝肿瘤的10%-15%,占胃肠道癌的3%。近40年来,cca发病率显著增加。cca因其具有侵袭性高、发现晚、难治度高等特点,导致患者预后不良。这些年尽管对于cca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但在过去的这些年中,患者的预后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5年生存率仍没有增加,且肿瘤切除后的复发率仍然很高。每年因胆管癌死亡的患者的人数约占全世界所有癌症相关死亡人数的2%。因此,寻找能够评估胆管癌预后的新的生物标志物,对于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风险及丰富胆管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人类是共生生物,人体各处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微生物群落,得益于这些共生微生物的存在,机体得以维持生存和处于健康状态。人体的共生微生物主要是位于肠道、皮肤、胆管、口腔、阴道和鼻腔中,这些微生物组所编码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称之为微生物组。健康的共生微生物群参与多种生理功能。健康的人体菌群在粘膜稳态与上皮屏障功能的调节、参与物质能量代谢、抵抗外界病原体和维持免疫力的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之,肠道菌群的失衡则会打破与宿主之间共生互惠互利的作用,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结直肠癌、糖尿病等。

3、随着基因组时代的到来,微生物群落结构研究出现了新的技术平台,将一个全新的微生物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它充分显示了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和强大复杂的功能,并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动力。其中,16s rrna基因测序和宏基因组测序已经成为当前研究微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分布的重要手段,可以更准确地研究群落组成、物种多样性、进化关系以及基因功能等。因此可以尝试高通量测序对胆道菌群进行研究,并筛选出与胆管癌相关性高的生物标志物。一方面,对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机制有更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获得的微生物标志物对于检测胆管癌预后将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微生物层面提供了一种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标志物,对于诊断胆管癌和准确预测胆管癌患者的预后风险及丰富胆管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胆管癌预后的微生物标志物,所述微生物标志物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4、进一步地,所述微生物标志物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的含量升高,则预示所述胆管癌患者预后差。

5、本发明还提供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含量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胆管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6、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7、本发明还提供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含量的试剂在制备评估胆管癌预后的产品中的应用。

8、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9、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评估胆管癌预后的产品,包括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含量的试剂。

10、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11、进一步地,所述产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所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的含量。

12、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3、本发明采用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组织和胆汁中的微生物,并分析其最关键的差异微生物,筛选得到了能在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胆汁都能检测出来并且相对高丰度一致的特异差异微生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经验证,相对于胆管癌患者癌旁组织,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cca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更高;相对于胆石症患者胆汁,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胆汁中表达水平更高。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低表达组的胆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短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高表达组的胆管癌患者;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相对表达量越高,胆管癌患者的总生存期越短。因此,本发明研究发现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以作为胆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本发明在微生物层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这对于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风险及丰富胆管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标志物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生物标志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标志物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的含量升高,则预示所述胆管癌患者预后差。

3.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含量的试剂在制备诊断胆管癌的产品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5.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含量的试剂在制备评估胆管癌预后的产品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7.一种诊断胆管癌或评估胆管癌预后的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含量的试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包括试剂或试剂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所述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的含量。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及其应用,涉及医学检测技术领域。该微生物标志物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本发明采用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组织和胆汁中的微生物,并分析其最关键的差异微生物,筛选得到了能在胆管癌患者肿瘤组织和胆汁都能检测出来并且相对高丰度一致的特异差异微生物——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经验证,发现胆管癌患者的胆管癌组织或胆汁中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可以作为胆管癌诊断或预后评估的微生物标志物,这对于准确预测患者的预后风险及丰富胆管癌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研发人员:张宗利,徐云飞,汤永昌,刘云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