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723264发布日期:2024-01-16 12:2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有核细胞提取,具体涉及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中国专利cn104694473b公开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从成人外周血中自动化提取免疫细胞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使用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来从成人外周血中自动化提取免疫细胞的方法,以及相配套使用的冻存和复苏的方法,以及复苏后免疫细胞扩增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全血样本预处理、自动分离、单个核细胞收集和任选的对所得免疫细胞检测以下项目的至少一项:单个核细胞总数、单个核细胞活率、细胞污染、遗传病、hla-abc/dr配型;

2、现有技术中,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过程中,其缓冲液中的抗血缘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不能进行有效地缓冲释放,从而将影响核细胞的提取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及应用,解决以下技术问题:

2、缓冲液中的抗血缘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不能进行有效地缓冲释放的问题。

3、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4、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步骤1、全血样本预处理:将采集的成人外周血血样,转移至axp处理袋中,加入缓冲溶液放置在摇床上充分混匀;

6、步骤2、自动分离:将axp处理袋放入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后,进行自动分离;

7、步骤3、单个核细胞收集:由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自动分离得到的免疫细胞自动收集于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内所附的冻存袋中;

8、其中,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组分包括:缓冲液,缓冲液包括细胞分离介质,细胞分离介质包含改性二氧化硅。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0、在室温下,将100mg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分散在抗血源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中,并放置于摇床中24小时,得到改性二氧化硅。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与抗血缘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的质量比100-200:10-2。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如下:将含有-c=o的中空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完全分散到超纯水中,通入氮气并保持温度在70℃条件下,将混合液连续搅拌1小时后,将过硫酸钾加入混合物中,得到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含有-c=o的中空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25-30:183-190:5.3-8.6。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c=o的中空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的制备工艺如下:

15、将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于氨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将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快速滴加到混合液中,把温度升到50℃,继续搅拌5小时;然后,把温度降至室温,8小时后停止反应;获得了含有-c=o不饱和键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氨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ml:30ml;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体积比为10ml:1ml;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氨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32-60:60-120:15-30:15-30。

1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中空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工艺如下:

18、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溶解在乙醇和氨的混合溶液,保持温度在35℃的条件下,搅拌1小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继续反应24小时后,获得乙烷桥联型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称取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分散于水中配制成0.5mg/ml的分散液,在120℃,经过5小时反应后,获得具有中空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1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硅酸乙酯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的质量比为32-60:25-40:25-40;乙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水、乙醇和氨水(质量分数25%)的量分别为150ml、60ml和2ml。

20、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应用,应用于神经胶质瘤、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的药物。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2、本发明在含有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氨水和两种硅源的乙醇水溶液中,采用表面活性剂诱导的溶胶-凝胶法,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通过高速搅拌合成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然后,采用水热处理法,通过一步水热处理得到中空纳米;其次,通过有机硅烷对介孔二氧化硅表面进行修饰,再采用溶剂法除去模板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获得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再通过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作为抗血缘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的载体;从而使得抗血缘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在缓冲溶液中可以得到控制释放,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外周血细胞的缓冲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改性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与抗血缘性有核细胞表面标识物抗体的磁性或非磁性免疫微球的质量比100-200:10-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的制备工艺如下:将含有-c=o的中空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完全分散到超纯水中,通入氮气并保持温度在70℃条件下,将混合液连续搅拌1小时后,将过硫酸钾加入混合物中,得到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c=o的中空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球、n-异丙基丙烯酰胺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质量比为25-30:183-190:5.3-8.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c=o的中空杂化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的制备工艺如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氨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的体积比为1ml:30ml;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体积比为10ml:1ml;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氨水和乙醇组成的混合液、正硅酸乙酯和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质量比为32-60:60-120:15-30:15-3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空结构的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制备工艺如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硅酸乙酯和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的质量比为32-60:25-40:25-40;乙醇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水、乙醇和氨水(质量分数25%)的量分别为150ml、60ml和2ml。

10.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神经胶质瘤、乳腺癌、卵巢癌、肺癌的药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全血样本预处理:将采集的成人外周血血样,转移至AXP处理袋中,加入缓冲溶液放置在摇床上充分混匀;步骤2、自动分离:将AXP处理袋放入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后,进行自动分离;步骤3、单个核细胞收集:由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自动分离得到的免疫细胞自动收集于AXP全自动细胞分离设备内所附的冻存袋中;其中,从外周血中提取有核细胞的组分包括:缓冲液,缓冲液包括细胞分离介质,细胞分离介质包含改性二氧化硅,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外周血细胞的缓冲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艳,缪纾,程琳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态恩(江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