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6808500发布日期:2024-01-23 12:3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编码基因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disease virus,fmdv)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该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在70多种偶蹄动物(猪、牛、羊等)之间快速传播,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疫苗接种是防控该病最有效的措施,免疫动物抵御fmdv的能力与疫苗的质量密切相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fmdv疫苗质量控制的首要指标是疫苗中有效抗原含量。fmdv疫苗中有效抗原含量测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双抗体夹心elisa、密度梯度离心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等。但上述方法操作繁琐、成本较高,且对实验室硬件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经验均有较高要求,难以普及推广至基层。因此,研制快速、简便、成本低的fmdv抗原定量方法,对于疫苗中fmdv抗原含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用于检测fmdv抗原含量时,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结果直观,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蛋白的编码基因。

3、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上述蛋白在fmdv抗原含量检测中的应用,用于检测fmdv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耗时短,结果直观。

4、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6、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

7、在本发明中,所述编码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8、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编码基因的载体、重组菌。

9、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蛋白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mecs载体,然后导入大肠杆菌wk6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诱导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裂解重组菌后纯化获得所述蛋白。

10、最后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蛋白在口蹄疫疫苗中fmdv抗原含量检测中的应用。

11、在本发明中,采用所述蛋白建立血凝方法检测口蹄疫疫苗中fmdv抗原含量。

12、在本发明中,向待检样品中加入鸡醛醛化红细胞和所述蛋白,混匀,37℃孵育,目测血凝结果。

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多个可以识别fmdv灭活病毒和鸡醛化红细胞的纳米抗体,并将两种纳米抗体的基因拼接在一起构建融合蛋白,发现只有采用蛋白nb25-37介导的血凝检测方法,可以实现高灵敏度、特异性地检测fmdv抗原含量。采用该蛋白建立的检测疫苗中fmdv抗原含量的血凝方法,是国内外首次建立的基于鸡醛化红细胞的fmdv血凝检测方法,操作简单,与现有方法相关性好、反应时长短(仅15min),结果肉眼可判定,对实验室硬件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经验要求较低,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好。蛋白nb25-37可以通过培养重组菌,原核诱导表达的方法制备,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较长的保存期。因此,采用该蛋白检测fmdv的血凝方法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热稳定性好及保存期长等特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编码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基因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携带权利要求2所述编码基因的载体、重组菌。

5.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2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mecs载体,然后导入大肠杆菌wk6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诱导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裂解重组菌后纯化获得所述蛋白。

6.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在检测疫苗中fmdv抗原含量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蛋白以血凝方法检测fmdv中的含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向待检样品中加入鸡醛化红细胞和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混匀,37℃孵育,目测血凝结果。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编码基因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所述介导FMDV血凝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携带该蛋白的编码基因的载体、重组菌,以及所述蛋白的制备方法,将所述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pMECS载体,然后导入大肠杆菌WK6感受态细胞,获得重组菌;诱导重组菌表达目的蛋白,裂解重组菌后纯化获得所述蛋白。采用该蛋白建立的检测疫苗中FMDV抗原含量的血凝方法,操作简单,与现有方法相关性好、反应时长短(仅15min),结果肉眼可判定,对实验室硬件条件以及操作人员经验要求较低。

技术研发人员:杨利,程海卫,张浩明,郑其升,陈瑾,乔绪稳,侯立婷,杜露平,秦竹,李兰,于晓明,张元鹏,王义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