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牛蒡提取物的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6965359发布日期:2024-02-07 13:12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牛蒡提取物的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食品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牛蒡提取物的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可食膜是用可食用的材料加工制成的可食用的膜类,各成膜剂分子之间产生一定作用,烘干之后形成一种薄膜。研究人员正在研究将抗菌剂与可食用材料制备成用于食品包装的可食用膜,旨在减少食品腐烂和损失,并提高食品的保鲜期。可食用膜的研究中,抗菌剂是其主要功能成分之一,对于保证可食用膜和产品的抗菌活性至关重要。制备可食用膜的主要目的是在满足抗菌能力、抗菌有效期和食品安全等要求的同时,实现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并且确保可食用膜本身也具有可持续性。

2、在当下的研究中,可食用抗菌膜的种类有如下几种:多糖基可食用抗菌膜、纤维素基、可食用抗菌膜、蛋白质基可食用抗菌膜等。其中,多糖和纤维素是目前研究较多的基材,因为它们天然、可再生、可降解且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这些基材与抗菌剂相结合制备成的可食用抗菌膜,可以在食品保护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可食用抗菌膜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食品安全性,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因此在未来的食品包装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3、但现有的一些可食用抗菌膜存在抗菌效果不好,透光度差等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可食用抗菌膜的制备。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

2、现有的现有的一些可食用抗菌膜存在抗菌效果不好,透光度差等问题,需要一种新的可食用抗菌膜的制备。

3、技术内容

4、本发明牛蒡俗称“白肌人参”,属桔梗目菊科,为二年生草本植物,被誉为“蔬菜之王”。在中国和一些西方国家已有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在古籍如《本草纲目》、《名医别录》中均有记录。在我国牛蒡主要种植在江苏徐州、山东苍山等地,徐州丰县更是有“牛蒡之乡”的美誉。牛蒡以其独特的香气和极高的营养价值在东南亚市场上广受欢迎。牛蒡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胡萝卜素等,是天然的营养补充食品之一。牛蒡有抗氧化、抗炎、抗糖尿病、抗病毒、保肝、保胃、抗菌和抗癌等生物活性。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牛蒡的营养价值、生物活性以及健康益处,使其烹饪用途逐渐在国际上获得认可。牛蒡中含有多糖、黄酮类及多酚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天然活性多糖是由10个以上具有α-或β-糖苷键的单糖组成的天然大分子,有多种生理功能且几乎没有毒副作用,常用于保健食品和医疗行业。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牛蒡提取物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1)乙酸水溶液中加入壳聚糖,并充分搅拌,得到壳聚糖溶液,把食用性明胶颗粒放入水中,并加热搅拌,得到食用性明胶溶液,把牛蒡提取物放入水中,搅拌,得到牛蒡提取物溶液;

7、(2)将步骤(1)中制得的3种溶液和甘油混合,搅拌,得到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

8、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水溶液中的体积浓度为0.5~1.5%。

9、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5~2.5%。

10、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食用性明胶溶液中的食用性明胶的质量浓度为1.5~2.5%。

11、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牛蒡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s1、称取牛蒡粉,浸提,离心取滤渣,再次浸提一次,合并两次的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牛蒡提取浓缩液。

13、s2、向步骤s1获得的牛蒡提取浓缩液中加入乙醇溶液,混匀后静置,离心弃去上清液,并用无水乙醇洗涤沉淀,将洗涤后的沉淀冷冻干燥,即获得牛蒡提取物。

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牛蒡粉的目数为80~120目。

1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两次所述浸提中牛蒡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g:8~12ml。

1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两次所述浸提为50~70℃下浸提90~120min。

1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1中所述减压浓缩为于60~70℃下旋转蒸发浓缩合并两次的提取液至原体积1/3。

1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乙醇溶液的浓度为90~95%。

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s2中所述静置为在2~4℃下静置6h~12h。

20、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牛蒡提取物溶液中的牛蒡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5~2.5%。

21、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壳聚糖和牛蒡提取物的质量比1:0.5~1.5。

22、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壳聚糖和明胶的质量比1:0.5~1.5。

23、进一步的,步骤(2)所述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壳聚糖和甘油的质量比1:0.1~0.3。

24、本发明提供根据上述方法制得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

25、本发明所制得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2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进行食品保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将食品浸入上述制得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等待2~3min,之后取出晾干。

28、进一步的,所述食品包括肉类和植物。

29、有益效果

30、(1)本发明制备的可食用膜保鲜效果好于无保鲜膜密封和市面上所出售的pe保鲜膜,并且相较于以kgm为基质的可食用膜,以cs为基质的可食用膜具有较薄的膜厚,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高的水蒸气透过率和较低的透光率,在800nm波长处的透光率差异最为显著;加入nisin和茶多酚后,可食用膜的机械强度降低,水蒸气透过率提高,透光率下降;与普通cs膜相比,csb厚度较薄,拉伸强度较低,断裂伸长率较低,水蒸气透过率较高,透光率较高。

31、(2)在可食用膜保鲜美洲鲥鱼肉的方面,以cs为基质的可食用膜,在抑制ph值、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上升时,优于以kgm为基质的可食用膜,但在抑制tba值方面略逊一筹,这表明以cs为基质的可食用膜抑菌效果更好,但是抗氧化能力较差;加入nisin、茶多酚和牛蒡多糖可以提升可食用膜的抑菌和抗氧化能力,而牛蒡多糖在抑制ph、tvb-n含量和菌落总数方面略优于nisin,而在抑制tba值上升方面优于加入茶多酚。

32、(3)在可食用膜保鲜菌菇的方面,有膜包被的菌类在各项方面都优于无膜包被的样品。可食用膜不光维持了菌菇的外观形状,也延缓了气味方面的变质情况,同时根据腐烂程度也说明了可食用膜有一定抗菌性,维持了样品的完整性。并且对于壳聚糖:牛蒡多糖的使用比例,本发明发现了当壳聚糖和牛蒡多糖的质量比为1:1时效果最好,各指标均优于不添加牛蒡多糖的,和添加了过多牛蒡多糖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含牛蒡提取物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乙酸水溶液中的体积浓度为0.5~1.5%;所述壳聚糖溶液中壳聚糖的质量浓度为1.5~2.5%。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食用性明胶溶液中的食用性明胶的质量浓度为1.5~2.5%。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牛蒡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两次所述浸提中牛蒡粉和水的料液比为1g:8~12ml。

6.根据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两次所述浸提为50~70℃下浸提90~12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牛蒡提取物溶液中的牛蒡提取物的质量浓度为1.5~2.5%。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壳聚糖和牛蒡提取物的质量比1:0.5~1.5;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壳聚糖和明胶的质量比1:0.5~1.5;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中壳聚糖和甘油的质量比1:0.1~0.3。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

10.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可食用保鲜膜成膜液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牛蒡提取物的可食用保鲜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生物领域。本发明制备的可食用膜保鲜效果好于无保鲜膜密封和市面上所出售的PE保鲜膜,并且相较于以KGM为基质的可食用膜,以CS为基质的可食用膜具有较薄的膜厚,较低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较高的水蒸气透过率和较低的透光率,在800nm波长处的透光率差异最为显著;加入Nisin和茶多酚后,可食用膜的机械强度降低,水蒸气透过率提高,透光率下降;与普通CS膜相比,CSB厚度较薄,拉伸强度较低,断裂伸长率较低,水蒸气透过率较高,透光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陆乃彦,冯曦瑶,唐雪,杨亮,杨国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