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23900发布日期:2023-12-20 16:25阅读:18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毛慈菇作为兰科杜鹃兰属植物,作为重要中药材具有重要药用价值。毛慈菇现有的繁殖技术中,块茎繁殖生长周期长、繁殖慢,且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不适合农户发展。种子是最佳的繁殖材料,但种子休眠期长,在自然条件下难以打破体眠,而且种壳坚硬,通透性差。另外,毛慈菇种子十分细小,胚乳发育不充分,导致在自然条件下萌发困难,野生毛慈菇自然萌发率不到10%,种苗更新缓慢,加之人工盗采情况严重,野外资源难以满足人工种植的种源需求。

2、毛慈菇直播栽培时需要伴生菌以促进种子萌发,现在市面上虽有很多品种的毛慈菇菌种,但是不一定都能完全出苗。因此,亟需找到解决利用人工种子繁育毛慈菇萌发困难的有效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可明显促进毛慈菇种子的萌发,促进毛慈菇幼苗的成活和生长。

2、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毛慈菇伴生菌(ilyonectria sp.djl-1)于2022年07月05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028。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毛慈菇伴生菌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在毛慈菇根系处获取的龙胆消毒、研磨后涂抹于初代培养基于黑暗条件下培养10~12天后,挑取红色菌落接种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置于黑暗环境下培养至无杂菌长出为止。

5、优选地,所述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去皮马铃薯180~220g、葡萄糖18~24g、维生素8~12mg、磷酸二氢钾0.4~0.8g、硫酸镁0.2~0.34g、琼脂14~16g。

6、优选地,所述培养温度为18~25℃。

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促进毛慈菇种子萌发的方法,将所述伴生菌或所述培养方法获得的伴生菌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培养,将所得菌种按照每平方0.3~0.8kg放入苗床中,在上述苗床上播撒毛慈菇种子进行萌发。

8、优选地,所述扩大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杂木屑75%~85%、麸皮16%~20%、石膏0.8%~1.2%、蔗糖0.8%~1.2%、维生素b10.05%~0.07%。

9、更优选地,所述扩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65%。

10、优选地,所述伴生菌按照质量比1:10~1:15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

11、优选地,所述培养的条件为:18℃~25℃温度下培养22~26天。

12、优选地,所述种子的播种量为每平方1~1.5g。

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毛慈菇伴生菌在促进毛慈菇幼苗成活和/或生长中的应用。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5、本发明首次从野外分离获得对毛慈菇萌发具有促生作用的ilyonectria sp.djl-1菌株,优化了菌株的分离、纯化、扩大培养和播种系列技术方案。本发明通过在不同产地毛慈菇种子萌发实验中验证了所述菌种对毛慈菇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平均发芽天数、发芽指数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无菌组和培养基组,明显促进了毛慈菇种子的萌发量、萌发速度、萌发整齐程度;所述菌种对毛慈菇幼苗成活率、总根长、株高、叶面积、叶绿素spad值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无菌组和培养基组,明显促进了毛慈菇幼苗的成活和生长,进一步验证了所述菌种对于促进毛慈菇种子萌发的可行性和先进性,找到解决人工种子繁育毛慈菇萌发困难的有效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1.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毛慈菇伴生菌(ilyonectriasp.djl-1)于2022年07月05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028。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毛慈菇伴生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在毛慈菇根系处获取的龙胆消毒、研磨后涂抹于初代培养基于黑暗条件下培养10~12天后,挑取红色菌落接种至马铃薯琼脂培养基置于黑暗环境下培养至无杂菌长出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代培养基的配方为:去皮马铃薯180~220g、葡萄糖18~24g、维生素8~12mg、磷酸二氢钾0.4~0.8g、硫酸镁0.2~0.34g、琼脂14~16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温度为18~25℃。

5.一种促进毛慈菇种子萌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所述毛慈菇伴生菌或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培养方法获得的伴生菌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培养,将所得的菌种按照每平方0.3~0.8kg放入苗床中,在苗床上播撒毛慈菇种子进行萌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基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杂木屑75%~85%、麸皮16%~20%、石膏0.8%~1.2%、蔗糖0.8%~1.2%、维生素b10.05%~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大培养基的含水量为55~6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伴生菌按照质量比1:10~1:15接种至扩大培养基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条件为:18℃~25℃温度下培养22~26天。

10.权利要求1所述毛慈菇伴生菌在促进毛慈菇幼苗成活和/或生长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毛慈菇伴生菌及其应用,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毛慈菇伴生菌从野外自然生长毛慈菇根系处分离获得,其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21028。本发明获得的毛慈菇伴生菌能够明显促进毛慈菇种子的萌发量、萌发速度、萌发整齐程度,促进毛慈菇幼苗的成活和生长。

技术研发人员:林雪,王灵军,杨钰灏,唐明,龚记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百里杜鹃管理区科研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