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生物资源利用,涉及一株产吲哚乙酸、解有机磷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我国的化肥用量逐年提高,过量的化学肥料的使用,将形成农业耕种的恶性循环,这不仅难以提高作物的化肥利用效率,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根瘤菌菌剂往往存在着环境适应性差、结瘤率低、接种效果不稳定等问题。
2、如何提高根瘤菌的共生结瘤和固氮效果,一直成为根瘤菌应用研究的主要问题。根瘤菌菌剂应由单一菌种、单一功能向复合菌种、多功能方向发展。将根瘤菌与其它有益微生物如植物促生菌复合,更有利于根瘤菌的固氮作用,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因此开发出新型植物促生菌与根瘤菌复合接种是现代根瘤菌菌剂研究的主要方向。
3、植物促生菌作为植物有益微生物可通过分泌植物激素、拮抗病原微生物或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等方式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以代替化肥与农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且植物促生菌种类繁多,芽孢杆菌、假单胞菌、固氮菌和链霉菌等在农业上都具有巨大应用价值。其具体作用体现在四个不同方面:①为植物合成特定化合物如几丁质酶,促进植物吸收土壤养分,减少或抑制植物病害。②分泌植物激素如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酸(ga)等。③一些促生菌具有水解无机磷、矿化有机磷的能力,可促进植物磷元素吸收。④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如抗旱、抗盐碱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株产吲哚乙酸、解有机磷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及其应用。筛选出一株高效产生长素且具有解有机磷能力的植物促生菌,与根瘤菌双接种能有效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株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c232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817。
4、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在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中的应用,其具有高效产生长素和解有机磷能力。
5、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的菌体、无菌发酵液、或菌体与无菌发酵液的混合物在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中的应用。
6、一种生防菌剂,所述生防菌剂的组分包括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的菌体,或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的发酵液,或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菌体和发酵液的混合物。
7、所述的生防菌剂,所述生防菌剂加工成农业上可接受的制剂后施用。
8、所述的生防菌剂,所述生防菌剂用于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10、(1)针对根瘤菌筛选出与其匹配的根际促生菌,菌株在产iaa、解有机磷方面能力优良;
11、(2)与传统促生菌相比,本发明筛选出的菌株可大幅度促进根瘤菌结瘤固氮。
1.一株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其特征在于,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c232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8817。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在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中的应用,其具有高效产生长素和解有机磷能力。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的菌体、无菌发酵液、或菌体与无菌发酵液的混合物在促进植物的生长,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中的应用。
4.一种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的组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的菌体,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的发酵液,或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脱羧勒克莱尔氏菌菌体和发酵液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加工成农业上可接受的制剂后施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用于提高根瘤菌的结瘤固氮能力,增加植物对氮、磷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