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贝母提质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7750265发布日期:2024-04-25 10:3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贝母提质中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在贝母提质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甘肃贝母是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作为名贵药材“川贝”基原植物之一,其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之功效。由于其具备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贝母的种植技术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由于传统人工种植模式从播种到形成商品药材需要4-5年时间,周期长,成本高;并且,贝母的经济价值并不依赖于其产量,而主要依赖于药效品质,所以贝母商品药材以小为贵,价值最高的是松贝,形态为怀中抱月,直径一般0.5-0.8厘米;其次为青贝,两瓣大小相同,相互抱合,直径一般为0.8-1.5厘米。但是现有用于促生相关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提高产量的相关产品应用于贝母时,反而会导致贝母药效品质的降低,影响贝母的商品价值。而关于贝母提质的研究中发现,现有种植的三年生甘肃贝母生物碱含量为0.044%,经纳米铁处理后为0.052%,虽然提高了18.2%,但绝对含量仅勉强达到药典标准;四年生贝母空白对照生物碱含量为0.163%,经纳米铁处理为0.128%,反倒降低了21.5%(杨涛等,纳米铁和褪黑素对驯化栽培条件下甘肃贝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因此,在贝母种植技术中,如何提升药效品质、实现快速优质生产、缩短成药期是贝母种植技术领域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2、申请人于2021年12月21日申请了中国发明专利cn114196587a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在贝母提质中的应用,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小叶微杆菌以及氧化微杆菌,由上述菌剂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对贝母进行叶面喷施,并检测其品质,结果表明:由上述菌种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有效增加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为了进一步增强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含量,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还包括圆褐固氮菌,将圆褐固氮菌以及微杆菌、小叶微杆菌和氧化微杆菌共同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应用在贝母中以后,能够进一步增强贝母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有助于贝母中茉莉酸的积累。

3、虽然,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增加贝母中的总生物碱含量,提高了茉莉酸的含量,但是,贝母中促生相关的激素含量并没有明显减少,因此,提供一种能够进一步增强贝母中总生物碱含量,并同时显著减少贝母中促生相关的激素含量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贝母种植技术领域中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并将该菌剂对贝母进行叶面喷施后,进一步提升贝母品质。本发明还设置阳性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组,结果显示该复合菌剂喷施贝母植物后与阳性对照组以及阴性对照组相比:胁迫相关激素茉莉酸含量显著升高,并且变化程度达到成倍或接近成倍的水平;胁迫相关激素水杨酸含量显著降低或不显著;生长相关激素生长素含量变化不显著,或虽显著但变化程度较小;生长相关激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含量显著降低,并且变化程度达到成倍或接近成倍的水平;贝母中生物碱含量显著提高,实现了贝母药效品质的提升。具体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以及氧化烃微杆菌。

3、优选地,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

4、微杆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5、氧化烃微杆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6、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以及寡养单胞菌。

7、优选地,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

8、微杆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9、寡养单胞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10、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氧化烃微杆菌和寡养单胞菌。

11、优选地,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中,

12、微杆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13、氧化烃微杆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4、寡养单胞菌16srdna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15、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植物提质中的应用。

16、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植物提质调节剂中的应用。

17、第六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植物提质专用肥中的应用。

18、优选地的,上述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应用的过程中,使用的植物对象为贝母。

1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0、本发明中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并且还包括氧化烃微杆菌和/或寡养单胞菌,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对贝母进行提质过程中,能够显著提升贝母药效成分生物碱的含量,促进贝母植株茉莉酸的积累,抑制贝母植株赤霉素、水杨酸以及细胞分裂素的积累,具有显著的提质功效,而且提高了贝母的商品价值,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烃微杆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

3.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寡养单胞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

5.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氧化烃微杆菌和寡养单胞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植物提质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植物提质调节剂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5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制备植物提质专用肥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植物提质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为贝母。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微生物菌剂对贝母提质效果不理想的问题,该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微杆菌、氧化烃微杆菌和/或寡养单胞菌,本发明还公开了将上述的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贝母进行提质,具体的是将上述的微生物菌剂制备植物提质调节剂或专用肥对植物进行叶面施肥,效果显示该复合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提升贝母药效成分生物碱的含量,促进贝母植株茉莉酸的积累,抑制贝母植株赤霉素、水杨酸以及细胞分裂素的积累,具有显著的提质功效。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毛婷,党昇荣,沙洁,赵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