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53998发布日期:2024-03-18 18:37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薄膜。


背景技术:

1、随着液晶显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显示要求也越来越高,如需要防止眩光,降低入射光反射率,防指纹等,同时由于显示屏幕清晰度和分辨率越来越高,也会带来屏幕闪点问题。因此,亟需一种表面可防眩光且具有低闪点和高表面能的的防眩光硬化膜,这类防眩光膜在液晶电视、手写板、车载显示屏幕、室外显示等相关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弊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控制光分散粒子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内/外雾度比例,以及光线折射大小,控制雾度和防眩光性的同时可以较好的避免内光源造成的闪点问题;利用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树脂低聚物乳液,在保证树脂机械性能,耐水性等性能的同时,提高树脂的极性从而提高涂层表面能,为硬化膜进一步加工提供高表面能表面。

2、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硬化膜包括支持体和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硬化涂布液,所述硬化涂布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物质:

4、混合树脂乳液:50~80份;

5、第一光分散粒子:1.0~4.5份;

6、第二光分散粒子:1~7.5份;

7、光引发剂:1.0~4.5份;

8、第一流平剂:0.25~1.0份;

9、第二流平剂:0.5~2.0份;

10、溶剂:0.5~46.25份;

11、所述第一光分散粒子为铵根表面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分散粒子,第二光分散粒子为有机硅光分散粒子。

12、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光分散粒子为规则球型,其粒径为1.0μm≤d1≤3.0μm。

13、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混合树脂乳液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低聚物,其中聚氨酯质量比例为30~55%,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例为25~50%,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例≤25%。

14、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树脂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a、聚醚多元醇和二羟甲基丙酸(dmpa)在105℃真空干燥脱水2h,体系冷却至85℃;将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催化剂(二甲基亚锡二丁酸酯)加入到混合物中,油浴反应3小时;50℃向该体系中添加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继续搅拌3小时;然后分别添加三乙胺(tea)和乙二胺(eda)对预聚物进行扩链和中和;混合溶液中加入去离子水,得到固含量为20%的聚氨酯(pu)乳液;

16、b、将pu分散乳液与环氧树脂一起引入瓶中,充分搅拌,得到聚氨酯/环氧树脂混合乳液(pu/ep乳液);

17、c、在60℃下将聚氨酯/环氧树脂混合乳液与引发剂k2s2o8一起引入瓶中,80℃下2小时内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滴入该体系中,加热至85℃并保持2小时,得到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pu/pa/ep)混合乳液。

18、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pu/pa/ep)混合乳液,固含量40%~65%,优选50%。

19、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硬化涂布液涂层的厚度为4~8μm。

20、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所述第一流平剂为硅氧烷类流平剂,第二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

21、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22、上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支持体为pet、tac、pmma或srf中的一种,厚度为40~120μm。

23、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的制备方法,利用湿法涂布的方法,将液晶显示硬化膜涂布液均匀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经80~100℃烘箱处理2~4min后,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得到液晶显示硬化膜。

2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使用铵根表面改性粒子和低折射率有机硅粒子,铵根表面改性粒子表面具有nh2基团,可以分别与聚氨酯中的氨基甲酸酯键、丙烯酸酯中的羰基形成氢键,增大与树脂的作用力,流动性较低,可在涂层内部形成内雾度,由于与树脂的折射率差异可以对内部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折射。低折射率有机硅粒子与溶剂和树脂相容性好,且表面与树脂没有形成作用力,可在溶剂挥发过程中上浮至涂层表面,在涂层表面形成外雾度,在表面形成微凹凸结构,对外部光源形成光漫反射,防止产生眩光。

26、本发明使用的树脂低聚物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低聚物复合材料,通过连续互穿网络进行相互作用,可通过简单的控制复合材料组成比例的方式控制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聚氨酯、丙烯酸酯和环氧树脂的比例,可以达到提高涂层表面能,增强可重涂性,有利于下一步镀膜、印刷等工艺步骤,同时保证材料的机械性能,耐水性能等等,以确保涂层的硬度,耐磨等机械性能满足需求。

27、综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简单获得高表面能,低闪点的防眩光液晶显示硬化膜,能够较好的提高用户的视觉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膜包括支持体和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硬化涂布液,所述硬化涂布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分散粒子为规则球型,其粒径为1.0μm≤d1≤3.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树脂乳液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低聚物,其中聚氨酯质量比例为30~55%,丙烯酸树脂的质量比例为25~50%,环氧树脂的质量比例≤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混合树脂乳液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低聚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树脂低聚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化涂布液涂层的厚度为4~8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自由基型光引发剂;所述第一流平剂为硅氧烷类流平剂,第二流平剂为丙烯酸酯类流平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丙酮、丁酮、乙酸乙酯、乙酸丁酯或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体为pet、tac、pmma或srf中的一种,厚度为40~120μm。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湿法涂布的方法,将液晶显示硬化膜涂布液均匀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经80~100℃烘箱处理2~4min后,通过紫外光照射固化,得到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


技术总结
一种液晶显示防眩光硬化膜,所述硬化膜包括支持体和涂布在支持体表面的硬化涂布液,所述硬化涂布液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各物质:混合树脂乳液:50~80份;第一光分散粒子:1.0~4.5份;第二光分散粒子:1.0~7.5份;光引发剂:1.0~4.5份;第一流平剂:0.25~1.0份;第二流平剂:0.5~2.0份;溶剂:0.5~46.25份;所述第一光分散粒子为铵根表面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分散粒子,第二光分散粒子为有机硅光分散粒子;所述混合树脂乳液为制备的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树脂交联混合的树脂乳液。本发明制备的防眩光液晶显示硬化膜具备高表面能、低闪点的优势,能够较好的提高用户的视觉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倪亮亮,韩捷,李超,刘玉磊,李恒,朱亮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