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牡蛎致敏原Craa1衍生物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7729344发布日期:2024-04-23 12:1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软体类水产品中的福建牡蛎(crassostrea angulata),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且肉质鲜美广受消费者喜爱,在我国的年养殖产量逐年增加,但随之引发的食物过敏事件也屡见报道,严重影响过敏人群的生活质量。因此,牡蛎等软体类水产品过敏的预防和治疗对水产品产业的发展及过敏人群安全食用水产品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致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法已成为治疗由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的常用方法,旨在通过重复接触致敏原使过敏患者恢复食物耐受性,实现脱敏的效果,但时常伴随过敏等副作用。

3、虽然牡蛎等软体类水产品的过敏事件频发,但关于牡蛎致敏原的脱敏制剂还未见报道。cra a 1是牡蛎的主要致敏原,且作为泛过敏原能够引起甲壳类及软体类物种间的免疫交叉反应,基于牡蛎cra a 1开发低致敏性衍生物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衍生物保留野生型cra a 1的t细胞表位且删除5个关键的b细胞表位,如此使得该衍生物的igg/ige结合活性显著降低,能显著下调牡蛎过敏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水平,促进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cells,bmdc)成熟的能力减弱,可开发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牡蛎过敏疾病的药物、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脱敏制剂,可以大大减少免疫治疗中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4、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提供了一种编码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的基因,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5、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衍生物基因与野生型致敏原cra a 1相比,其碱基在79~129,130~153,181~228,493~522,544~576位置处被删减。

6、在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中,提供了一种重组载体,其包含编码上述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的基因。

7、在本发明的第四方面中,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备福建牡蛎致敏原craa 1衍生物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1)以pet-22b-cra a 1质粒为模板,seq id no:3、seq id no:4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一轮扩增,获得第一产物;以pet-22b-cra a 1质粒为模板,seq id no:5、seq idno:6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一轮扩增,获得第二产物;以pet-22b-cra a 1质粒为模板,seq id no:7、seq id no:8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一轮扩增,获得第三产物;以所述第一产物、第二产物、第三产物为模板,seq id no:3、seq id no:8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二轮扩增,获得第四产物;

9、(2)以所述第四产物为模板,seq id no:3、seq id no:9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一轮扩增,获得第五产物;seq id no:10、seq id no:11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一轮扩增,获得第六产物;seq id no:12、seq id no:8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一轮扩增,获得第七产物;以所述第五产物、第六产物、第七产物为模板,seq id no:3、seq id no:8为引物进行重叠延伸pcr第二轮扩增,获得第八产物,所述第八产物扩增回收,获得cra a 1衍生物基因;

10、(3)将所述衍生物基因克隆入pet-28a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重组载体;

11、(4)将所述重组载体转入宿主菌,诱导其表达并纯化蛋白,以获得所述衍生物。

12、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重叠延伸pcr技术将cra a 1的b细胞表位删除,获得衍生物基因与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后转入e.coli bl21(de3)中,构建具有mcra a 1基因的重组菌株,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目的蛋白并纯化,获得低致敏性的cra a 1衍生物。

13、在本发明的第五方面中,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的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在制备缓解或治疗牡蛎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4、在本发明的第六方面中,本发明还提出了上述的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在制备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脱敏制剂中的应用。

15、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2.一种编码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的基因,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3.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包含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因。

4.一种制备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在制备缓解或治疗牡蛎过敏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在制备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脱敏制剂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福建牡蛎致敏原Cra a 1衍生物及其应用,所述衍生物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衍生物保留野生型Cra a 1的T细胞表位且删除5个关键的B细胞表位,如此使得该衍生物的IgG/IgE结合活性显著降低,能显著下调牡蛎过敏患者嗜碱性粒细胞的激活水平,促进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成熟的能力减弱,可开发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牡蛎过敏疾病的药物、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脱敏制剂,可以大大减少免疫治疗中的副作用,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光明,桓霏,郜帅,倪玲娜,邬铭瑄,云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集美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