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8032892发布日期:2024-05-17 13:1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和农业病害防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从幼苗到果实成熟的各个阶段,灰霉菌可对宿主的不同部分造成感染,包括茎、花、叶、果实,使作物品质下降,产量减少,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使是在采后的储藏、运输过程中,灰霉菌仍可持续对作物造成威胁,是对作物最具破坏性的病原真菌之一。当前,施用化学杀菌剂是防治灰霉菌的主要手段。然而,长期和大量施用传统化学农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负担和抗性问题。

2、天然产物是新农药发现和开发的重要来源,对具有有效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筛选、修饰、作用模式研究成为农业领域的一大热点。天然芪类化合物,即含有二苯乙烯母核的一类化合物,是植物受到病原菌侵染或损伤时产生的一种植物抗毒素,能有效抵抗植物微生物感染的威胁,可生物降解、毒性小,作为农业杀菌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天然芪类化合物提取效率低、稳定性差、溶解性差,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通过化学合成的手段,对二苯乙烯骨架进行修饰,是解决上述缺陷的简单有效方法,为合成高效低毒农用抗菌剂提供了新途径。

3、以含氮杂环为代表的活性基团在新农药研发领域被广泛应用,吡唑类化合物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化合物通常具有内吸性好、生物活性高的优势,在杀虫、抗菌、除草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商业化的吡唑类农用抗菌剂有联苯吡菌胺、吡噻菌胺、氟唑菌酰胺等。取代吡唑类中间体通过直接对吡唑环官能化或成环反应构建。在直接对吡唑环进行取代的反应中,文献[chem.asian j.2015,10,1626]以3-碘-1h-吡唑为原料,在钯催化下合成了不同位点取代的吡唑衍生物,该方法底物范围小,且使用贵金属催化剂,反应成本较高;相较于前者,后者反应类型丰富,但部分反应存在区域选择性差、反应步骤多、时间长、收率低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衍生物,能作为一种高效农用抗菌剂。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化合物在抑制灰霉菌方面的应用。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衍生物,在以arbuzov反应和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二苯乙烯骨架的基础上,通过取代肼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引入吡唑环,具有式i-ii所示的结构式:

6、

7、式中r为:cl,no2,och3。

8、进一步,所述化合物(i)以4-肼基苯甲酸、2-乙酰基-3-(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过环合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及wittig-horner反应,合成路线如下:

9、

10、进一步,所述目标化合物(ii)由目标化合物(i)水解得到,合成路线如下:

11、

12、上述含吡唑环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应用,具体是将化合物用于制备抗灰霉菌的药物中。

13、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发明提供的含吡唑环二苯乙烯衍生物原料易得、合成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具有明显的抗灰霉菌活性,可用作高效杀菌剂。



技术特征:

1.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如下任意一种:

2.权利要求1所述杀菌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式i化合物的制备:以4-肼基苯甲酸、2-乙酰基-3-(二甲氨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经过环合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及wittig-horner反应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化合物的合成步骤如下:

4.权利要求1所述含吡唑环二苯乙烯杀菌剂在制备抗灰霉菌农药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吡唑环二苯乙烯杀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以Arbuzov反应和Wittig‑Horner反应合成二苯乙烯骨架的基础上,通过取代肼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引入吡唑环,具有式I或II所示的结构式。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对灰霉菌有良好的抑制活性,可作为农用抗菌剂。

技术研发人员:何道航,洪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南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