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27255发布日期:2024-04-18 17:41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化学,具体涉及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病毒是一种寄生在宿主细胞上才能完成增殖的非细胞生物,人类的许多疾病就是病毒感染导致。病毒的核心含有核酸(核糖核酸rna或脱氧核糖核酸dna)和复制酶,被包裹在蛋白质外壳和膜中,缺乏完整的酶系统,因此必须依靠宿主的细胞和酶来进行繁殖(复制),复制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吸附,病毒吸附在易感细胞的蛋白质受体上;入侵,病毒进入细胞;核酸复制,病毒进入细胞后释放病毒核酸并复制核酸;组装,复制好的核酸和蛋白装配成完整的病毒。抗病毒药物一般会在病毒复制的不同阶段抑制复制所需的酶,从而阻断复制。

2、槲皮素(3,3′,4′,5,7-五羟基黄酮)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植物界的抗氧化类黄酮,包括蔬菜和水果等日常食物,乌饭树中就含有大量的槲皮素。本发明可以在正常饮食中常规地摄入黄酮类物质,其中槲皮素代表了主要的黄酮类物质。在西方国家,槲皮素的每日摄入量估计为10-20mg。槲皮素大多以其苷的形式存在,在乌饭树中尤其丰富(0.25-0.5mg/g)。槲皮素中含有的酚类羟基对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对促炎症酶的抑制,都有着很好的作用。因此,槲皮素有望在体内抑制多种疾病和/或衰老。然而,口服后槲皮素的代谢转化被认为会减弱其生物活性。槲皮素和槲皮素苷在小肠或大肠中被吸收,但在糖苷的情况下,经过酶水解后,立即被第二阶段的药物代谢酶代谢为葡萄糖醛酸化和/或硫酸化衍生物。槲皮素的3′或4′羟基的一部分也被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甲基化,在人体血浆中只检测到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以前有报告说,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q3ga)是人类和大鼠血浆中的主要代谢物之一,由于儿茶酚结构即使在共轭后也没有改变,所以保持了相当大的抗氧化活性。先前的报道中提到,q3ga很容易被巨噬细胞解聚成聚糖,从而表现出抗病毒和抗炎活性。乌饭树中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含量也极为丰富,提取出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在黄酮提取物中的占比极为丰富。姜黄素是具有很好抗病毒效果的天然化合物。所以本发明通过姜黄素修饰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增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抗病毒和抗炎特性。

3、目前,缺乏一种具有抗病毒效果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具有抗病毒效果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修饰物,即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化合物1)接姜黄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应用。

3、本发明的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4、

5、本发明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

7、(1)将化合物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在0℃下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填加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氧氯化碳(cocl)2,加完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氧氯化碳(cocl)2后将混溶液加热回流1-2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浓缩溶液以除去dcm和过量的氧氯化碳(cocl)2得到黄色油状混合物,无需进一步纯化;

8、(2)配置氢氧化钠水溶液,将黄色油状混合物和姜黄素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将反应混合物在100℃下搅拌0.5-1小时后反应结束,向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2-5次,然后用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剂2-5次,并用无水硫酸钠去除溶液中多余的水,干燥结束后旋干溶剂,在乙醚中重结晶得到纯净的化合物3,化合物3即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

9、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化合物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与氧氯化碳(cocl)2摩尔比为1:2,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氧氯化碳(cocl)2的摩尔比为10:1。

10、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黄色油状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积比为1:10,氢氧化钠水溶液、二氯甲烷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0。

11、更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将478mg,1mmol化合物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在0℃下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填加1-2ml二甲基甲酰胺dmf和2mmol的氧氯化碳(cocl)2,加完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氧氯化碳(cocl)2后将混溶液加热回流1-2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浓缩溶液以除去dcm和过量的氧氯化碳(cocl)2得到黄色油状混合物,无需进一步纯化。

12、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配置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黄色油状混合物和姜黄素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将反应混合物在100℃下搅拌0.5-1小时后反应结束,向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100ml的二氯甲烷萃取2-5次,然后用50-100ml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剂2-5次,并用无水硫酸钠去除溶液中多余的水,干燥结束后旋干溶剂,在乙醚中重结晶得到纯净的化合物3,化合物3即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

13、本发明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14、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接入姜黄素增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抗病毒效果,且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和姜黄素作为天然药物生物毒性几乎为零,对人体损害较小且抗病毒效果较好,这大大增加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修饰物的市场前景,未来有望能为新的抗病毒药物的提出做出贡献。



技术特征:

1.一种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化合物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与氧氯化碳(cocl)2摩尔比为1:2,所述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氧氯化碳(cocl)2的摩尔比为10: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黄色油状混合物与氢氧化钠水溶液体积比为1:10,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二氯甲烷和饱和氯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1:10: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478mg,1mmol化合物1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溶于无水二氯甲烷中,在0℃下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填加1-2ml二甲基甲酰胺dmf和2mmol的氧氯化碳(cocl)2,加完二甲基甲酰胺dmf和氧氯化碳(cocl)2后将混溶液加热回流1-2小时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减压浓缩溶液以除去dcm和过量的氧氯化碳(cocl)2得到黄色油状混合物,无需进一步纯化。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配置1-5m氢氧化钠水溶液,将黄色油状混合物和姜黄素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搅拌,将反应混合物在100℃下搅拌0.5-1小时后反应结束,向反应结束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10-100ml的二氯甲烷萃取2-5次,然后用50-100ml的饱和氯化钠溶液洗涤萃取剂2-5次,并用无水硫酸钠去除溶液中多余的水,干燥结束后旋干溶剂,在乙醚中重结晶得到纯净的化合物3,化合物3即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

7.权利要求1所述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在制备抗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病毒效果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的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接姜黄素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本发明通过接入姜黄素增强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的抗病毒效果,且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和姜黄素作为天然药物生物毒性几乎为零,这大大增加了槲皮素‑3‑O‑葡萄糖醛酸苷修饰物的市场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敏,周鹏,章晨润,李飞,陈亚辉,黄婧,朱海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