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线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7614282发布日期:2024-04-18 17:2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放线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具体涉及一种放线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温室白粉虱the greenhouse whitefly(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westwood)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严重为害果树、蔬菜与花卉类作物,可刺吸植物汁液造成直接危害,并分泌蜜露引发煤污病,最主要的是传播多种植物病毒造成巨大的间接危害,从而造成植物减产甚至绝收。化学防治是目前最常用的田间防治温室白粉虱的方法,如有机磷脂类、拟除虫菊酯类,新烟碱类杀虫剂。然而随着化学药剂的大量使用,温室白粉虱对几乎所有主要类别的常规杀虫剂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抗性,因此不同化学农药对同种温室白粉虱隐存种的防治效果不相同,已经不适于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控。同时不同隐存种面对同种化学农药表现出的抗药性程度也不同。因此需要新型生物源杀虫剂来延缓杀虫剂抗性的发展并延长杀虫剂的效用。

2、天然产物长期以来一直被用作杀虫剂或合成杀虫剂的先导化合物,并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结构多样性和环境友好等特性而被广泛用作创造新杀虫剂的基础。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能够具有对温室白粉虱具有防治效果的天然化合物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放线菌以及其发酵制备得到的化合物,该化合物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和触杀活性,因此本发明制备的放线菌次生代谢产物化合物(凯灵酮菌素)可用于防治温室白粉虱或制备防止温室白粉虱的农药,可有效降低我国使用传统化学农药所引发的抗药性问题,同时有效减少生态环境污染。

2、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放线菌(streptomyces tianzhuensis),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06。

3、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物,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a)本发明的放线菌;(b)本发明的放线菌的裂解物;(c)本发明的放线菌的培养物;(d)本发明的放线菌的发酵液。

4、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5、

6、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本发明的的放线菌发酵制得。

7、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剂,其包括本发明的放线菌或本发明的组合物或本发明的化合物;以及载体。

8、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上述的制剂为片剂、丸剂、胶囊剂、粉剂、凝胶剂、颗粒剂或液体剂。

9、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本发明的放线菌或本发明的组合物或本发明的化合物在作为或制备防治温室白粉虱农药的应用。

10、本发明中的放线菌保藏信息如下: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2020年07月07日;保藏编号:cgmcc no.20306;分类命名:放线菌(streptomyces tianzhuensis)。

11、本发明有益效果至少包括:本发明提供的放线菌(streptomyces tianzhuensis)可以分离纯化出凯灵酮菌素,该化合物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在化合物浓度为100μg/ml处理72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90.30%,且其对温室白粉虱还具有触杀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处理72h,校正死亡率达到82.55%。



技术特征:

1.一种放线菌(streptomyces tianzhuensis),其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菌,其特征在于,其16srdna序列包含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

3.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a)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线菌;(b)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线菌的裂解物;(c)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线菌的培养物;(d)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线菌的发酵液。

4.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下式i所示,

5.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菌发酵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将放线菌活化后恒温培养;培养与培养液混合,灭菌,继续培养得一级种子液;(2)将一级种子液与灭菌后的培养液混合,培养得二级种子液;(3)将二级种子液与灭菌后的amberlite xad-16树脂和培养液混合,培养后清除菌体,收集树脂,将树脂干燥;(4)使用甲醇洗脱树脂,收集洗脱液,减压蒸馏,获得甲醇浸膏;(5)将甲醇浸膏溶解在甲醇水溶液中,使用二氯甲烷萃取,浓缩收集的二氯甲烷馏分,获得放线菌的二氯甲烷浸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子在于,还包括:(6)以二氯甲烷-甲醇放线菌的二氯甲烷浸膏进行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v(二氯甲烷):v(甲醇)=100:0、100:1、100:2、100:4、100:8、100:16和1:1分别进行洗脱;一级硅胶柱层析后根据薄层层析结果,合并相似组分,共得到a-d 4个组分;(7)选择200-300目硅胶对a组分进行柱层析,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1体系为洗脱液进行等梯度洗脱,将其按照极性相近的组分合并后,得到a1-a5 5个组分,将a3合并到b组分进行下一步的分离纯化;(8)以石油醚:乙醚=100:1体系为洗脱液对b组分进行等梯度洗脱,将洗脱得到的馏分进行薄层层析检测,将检测结果相近的组分合并后,得到b1-b7 7个组分;将b3组分采用体系为石油醚:二氯甲烷:甲醇=2:1:1的sephadexlh-20凝胶柱进一步去除杂质,得到b3a组分;

8.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线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化合物;以及载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剂为片剂、丸剂、胶囊剂、粉剂、凝胶剂、颗粒剂或液体剂。

10.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线菌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物或权利要求4所述化合物在作为或制备防治温室白粉虱农药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线菌、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放线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0306。该放线菌可以分离纯化出凯灵酮菌素,该化合物对温室白粉虱成虫具有明显的胃毒活性,在化合物浓度为100μg/mL处理72h时,校正死亡率达到90.30%,且其对温室白粉虱还具有触杀活性,在浓度为100μg/mL处理72h,校正死亡率达到82.55%。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国,刘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