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58897发布日期:2023-05-14 18:2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培养盒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属于微生物培养。


背景技术:

1、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少数藻类等。(但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等。)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根据存在的不同环境分为空间微生物、海洋微生物等,按照细胞结构分类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

2、在微生物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培养器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培养皿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在对照试验中,需要培养多组微生物,以便于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存活状态进行比对,需要分别对多组培养皿进行一一拿取,操作十分不便,且不便于进行比对,现在急需一种微生物培养盒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能够同时对多组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不同培养基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所述培养盒上侧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上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培养盒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内部放置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

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卡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卡槽均匀开设于支撑垫板内部,所述限位卡槽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限位卡槽内径与培养皿直径相同。

4、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培养皿一一对应放置于限位卡槽中。

5、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端盖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掀片,所述培养皿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直径与密封端盖直径相同。

6、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外表面前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培养皿内壁底部刻设有网格状的标识线。

7、进一步地,所述培养面外侧套设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前侧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部宽度大于刻度线宽度。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通过设置的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该设计能够同时对多组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不同培养基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解决了原有微生物研究过程中,需要使用培养器具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单一培养皿对微生物进行培养,在对照试验中,需要培养多组微生物,以便于对其在不同培养基中的存活状态进行比对,需要分别对多组培养皿进行一一拿取,操作十分不便,且不便于进行比对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便捷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盒上侧设置有盒盖,所述盒盖上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培养盒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所述支撑垫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内部放置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卡槽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限位卡槽均匀开设于支撑垫板内部,所述限位卡槽设置为圆形结构,所述限位卡槽内径与培养皿直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设置有多组,多组所述培养皿一一对应放置于限位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端盖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掀片,所述培养皿环形侧面上侧设置有限位挡片,所述限位挡片直径与密封端盖直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外表面前侧设置有刻度线,所述培养皿内壁底部刻设有网格状的标识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外侧套设有防滑胶套,所述防滑胶套前侧开设有豁口,所述豁口内部宽度大于刻度线宽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盒,包括盒盖、把手、培养盒、密封端盖、培养皿、支撑垫板以及限位卡槽,培养盒上侧设置有盒盖,盒盖上侧设置有把手,培养盒内部下侧设置有支撑垫板,支撑垫板内部开设有限位卡槽,限位卡槽内部放置有培养皿,培养皿上侧设置有密封端盖,本技术结构合理,能够同时对多组不同培养基的微生物进行培养,方便对培养皿进行拿取,同时便于对不同培养基微生物的生存状态进行比对,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生,郑丰,郑丽洪,翁其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耀食同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