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7469发布日期:2023-11-06 16:1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生物菌群的培养用,具体为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微生物培养,是指借助人工配制的培养基和人为创造的培养条件,使某些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称为微生物培养,微生物培养可分为纯培养和混合培养,前者是指对已纯化的单一菌种进行培养和利用;后者是指对混合菌种或自然样品中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根据培养基上所生长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在一定程度上估算土壤中微生物的多样性与数量。

2、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2122522868.6一种可控制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包括:培养罐,所述培养罐的顶部设置有罐盖,且加液管与罐盖贯穿连接,所述罐盖靠近加液管的外侧开设有对接槽,且加液管的外侧固定有对接板,所述对接板与对接槽相连接;凸起,设置在所述对接槽的内壁,且对接板的外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凸起与限位槽相连接,且限位螺钉贯穿对接板与罐盖相连接;对接座,设置在所述加液管的底端。该可控制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采用了可安装的加液管与喷头,从而便于对培养装置内部的微生物进行均匀加入培养基,配合夹板与弹簧,从而便于对培养瓶进行稳定摆放,通过设置有抽风机与通风管道,从而便于对微生物周围的氧气进行控制。

3、上述安装板的底端表面设置有培养瓶,但是安装板上下移动时,会让培养瓶产生晃动,从而造成培养瓶内部生物菌落的晃出,造成培养瓶内部生物菌落生成的数据产生误差,要花费时间和资源再一次培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包括菌群培养箱体和菌群培养箱门,所述菌群培养箱体的内壁表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滑杆二,所述菌群培养箱体内部前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后端螺纹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培养罐体,所述菌群培养箱体活动连接于菌群培养箱门的背面。

3、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单元和固定单元,所述限位单元和插接单元从前到后依次排列。

4、优选的,所述固定单元包括金属板、金属滑板、金属滑杆一、和螺旋弹簧,所述金属滑板位于固定单元的右端,所述金属滑板活动连接于金属滑杆一的右端表面,所述金属滑板固定连接于螺旋弹簧的右侧表面,所述金属滑板活动连接于金属板的右端。

5、优选的,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螺纹杆、限位板和六角螺母,所述六角螺母位于限位单元的前端,所述六角螺母螺纹连接于限位螺纹杆前端的螺纹端表面,所述六角螺母活动连接于限位板的正面上端。

6、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螺纹杆、变频电机、培养箱承载台和滑动装置,所述变频电机位于升降机构的上端,所述变频电机固定连接于升降螺纹杆的顶端表面,所述升降螺纹杆活动连接于培养箱承载台的前端内壁表面,所述培养箱承载台固定连接于滑动装置的顶端表面。

7、优选的,所述培养箱承载台活动连接于培养罐体的底端表面,所述培养箱承载台活动连接于限位板的下端表面,所述限位板活动连接于培养罐体的正面,所述培养箱承载台螺纹连接于金属板的底端表面。

8、优选的,所述金属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滑板活动连接于培养罐体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两个所述金属滑板活动连接于金属板的左端和右端,所述培养罐体活动连接于金属板的正面,培养罐体的后端推动金属滑板左右移动,金属滑板能够在金属板内壁表面滑动,使得金属滑板拉动螺旋弹簧,同时金属滑板能够在金属滑杆一的表面滑动。

9、优选的,所述限位螺纹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螺纹杆固定连接于金属板正面上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限位螺纹杆活动连接于限位板的上端的左侧和右侧,握住限位板的上端,推动限位板向后移动,限位板能够在培养箱承载台上端内壁表面,使得培养箱承载台的背面和培养罐体的正面连接,同时限位板的背面和培养罐体的正面连接。

10、优选的,所述金属滑杆二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金属滑杆二为一组,两组所述金属滑杆二活动连接于滑动装置的左端和右端,升降螺纹杆带动滑动装置向下移动,滑动装置带动培养箱承载台向下移动,使得培养箱承载台能够在菌群培养箱体内部向下移动,同时滑动装置在金属滑杆二的表面向下滑动。

11、优选的,所述变频电机固定连接于菌群培养箱体的顶端表面的前端,所述菌群培养箱体活动连接于升降螺纹杆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菌群培养箱体活动连接于滑动装置的左端和右端,启动变频电机,变频电机的转子带动升降螺纹杆旋转,升降螺纹杆带动培养箱承载台向上移动,培养箱承载台带动培养罐体向上移动,从而能够调节培养罐体的位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该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通过设置有限位板、金属板和金属滑板,从而能够将培养罐体的位置固定,从而能够避免培养罐体内部的微生物菌群晃出,可以避免培养罐体生成的数据产生误差,不需要再一次花费时间和资源培养。

14、2、该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通过设置有升降螺纹杆、滑动装置和培养箱承载台,能够让培养箱承载台上下移动更加顺滑,能够保护培养罐体的安全,从而能够增加该装置的使用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包括菌群培养箱体(4)和菌群培养箱门(5),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群培养箱体(4)的内壁表面的前端连接有金属滑杆二(6),所述菌群培养箱体(4)内部前端连接有升降机构(1),所述升降机构(1)的后端连接有限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培养罐体(3),所述菌群培养箱体(4)连接于菌群培养箱门(5)的背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金属板(201)、金属滑板(202)、金属滑杆一(204)和螺旋弹簧(205),所述金属滑板(202)位于固定单元的右端,所述金属滑板(202)连接于金属滑杆一(204)的右端表面,所述金属滑板(202)连接于螺旋弹簧(205)的右侧表面,所述金属滑板(202)连接于金属板(201)的右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单元包括限位螺纹杆(203)、限位板(206)和六角螺母(207),所述六角螺母(207)位于限位单元的前端,所述六角螺母(207)连接于限位螺纹杆(203)前端的螺纹端表面,所述六角螺母(207)连接于限位板(206)的正面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1)包括升降螺纹杆(101)、变频电机(102)、培养箱承载台(103)和滑动装置(104),所述变频电机(102)位于升降机构(1)的上端,所述变频电机(102)连接于升降螺纹杆(101)的顶端表面,所述升降螺纹杆(101)连接于培养箱承载台(103)的前端内壁表面,所述培养箱承载台(103)连接于滑动装置(104)的顶端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承载台(103)连接于培养罐体(3)的底端表面,所述培养箱承载台(103)连接于限位板(206)的下端表面,所述限位板(206)连接于培养罐体(3)的正面,所述培养箱承载台(103)连接于金属板(201)的底端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滑板(20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金属滑板(202)连接于培养罐体(3)的左侧表面和右侧表面,两个所述金属滑板(202)连接于金属板(201)的左端和右端,所述培养罐体(3)连接于金属板(201)的正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螺纹杆(20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限位螺纹杆(203)连接于金属板(201)正面上端的左侧和右侧,所述限位螺纹杆(203)连接于限位板(206)的上端的左侧和右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滑杆二(6)的数量为四个,两个所述金属滑杆二(6)为一组,两组所述金属滑杆二(6)连接于滑动装置(104)的左端和右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电机(102)连接于菌群培养箱体(4)的顶端表面的前端,所述菌群培养箱体(4)连接于升降螺纹杆(101)的上端和下端,所述菌群培养箱体(4)连接于滑动装置(104)的左端和右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生物菌群的培养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包括菌群培养箱体和菌群培养箱门,所述菌群培养箱体的内壁表面的前端固定连接有金属滑杆二,所述菌群培养箱体内部前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后端螺纹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培养罐体,所述菌群培养箱体活动连接于菌群培养箱门的背面。该微生物菌群的培养装置,通过设置有限位板、金属板和金属滑板,从而能够将培养罐体的位置固定,从而能够避免培养罐体内部的微生物菌群晃出,可以避免培养罐体生成的数据产生误差,不需要再一次花费时间和资源培养,能够让培养箱承载台上下移动更加顺滑,能够保护培养罐体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陈昭民,李海铭,郑晓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味燃食品生物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