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无菌取样,具体涉及无菌取样装置及无菌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1、生物反应器是利用酶或生物体所具有的生物功能,在体外进行生化反应的装置系统,是一种生物功能模拟机,如发酵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反应器等。生物反应器是使生物反应得以实现的装置。
2、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对生物反应器内的物质进行多次取样。具体地,批次培养时,一批会取样至少18次。因此,目前较多使用的无菌取样装置为多联取样袋,例如圣戈班产品的取样歧管系统,以满足多次取样的需要。这种多联取样袋通常包括反应器、废液收集容器、主连通管路以及多个取样支路,主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反应器与废液收集容器,多个取样支路分别都与主连通管路可选择通断地连通。各取样支路包括取样袋、过滤器以及取样管路,取样袋通过取样管路连接至主连通管路,各取样袋连接有过滤器,各取样管路上设置有阀用于使对应的取样支路与主连通管路可选择通断地连通。各取样袋取样后,可以使用现有的封口机或其他封口装置将取样袋取下。
3、在下一次取样前,为了减少因连通管路中培养液残留而降低检测的准确性,操作者通常需要使用一定量的培养液将连通管路中的培养液残留冲入连接至连通管路末端的废液收集容器例如废液袋或废液瓶中。该操作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无菌取样装置及无菌培养设备,能够降低主连通管路中的培养液残留。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无菌取样装置及无菌培养设备,该无菌取样装置包括:
3、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主连通管路,所述进液口用于与反应器的放液口连通,所述出液口用于与反应器的回液口连通;
4、泵,设置于所述主连通管路上;
5、一个以上的取样支路,分别与所述主连通管路可选择通断地连通;
6、第一阀,所述第一阀被配置为可选择地切断所述反应器内的培养液经所述进液口向所述主连通管路的流动;
7、第二阀,所述第二阀被配置为可选择地切断所述主连通管路内的培养液经所述出液口向所述反应器的流动;
8、以及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一端通过进气阀门连接至所述主连通管路,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正压装置连接;以培养液在所述主连通管路内流向为先后顺序,所述进气阀门位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下游、首个所述取样支路与所述主连通管路连接的位置的上游。
9、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取样支路均包括取样袋、第二过滤器以及取样管路,所述取样管路连通所述取样袋与所述主连通管路。所述第二过滤器的一端与所述取样袋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装置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各所述取样支路均包括第三阀,所述第三阀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取样管路上,所述第三阀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取样支路与所述主连通管路可选择通断地连通。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阀为夹管阀。
12、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无菌培养设备,该设备包括反应器以及任一所述的无菌取样装置及无菌培养设备。所述反应器被配置为存放培养液。该设备具有排空工况。在排空工况下,所述进气阀门被配置为导通,所述第一阀被配置为切断所述反应器内的培养液向所述主连通管路的流动,各所述取样支路被配置为与所述主连通管路切断连通,且所述泵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使所述主连通管路内的培养液回流至所述反应器内。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与所述主连通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该设备具有取样工况。在取样工况下,所述进气阀门被配置为切断,所述第一阀和第二阀被配置为导通,使所述反应器内的培养液能够经所述进液口向所述主连通管路流动,所述主连通管路内的培养液经所述出液口向所述反应器的流动,且所述泵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使所述培养液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流动。
14、在一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负压装置,所述负压装置被配置为在对应的所述取样袋内部形成负压。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负压装置为真空泵。
16、在一实施例中,该设备包括正压装置,所述正压装置被配置为在所述主连通管路内形成微正压,所述微正压是指所述主连通管路内气体压强范围为0.01~0.02mpa。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正压装置为双联球、压缩空气或真空泵。
18、有益效果:
19、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菌取样装置及无菌培养设备中,当无菌取样装置的进液口与反应器的放液口连通,且无菌取样装置的出液口与反应器的回液口连通时,反应器与主连通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通过外部的正压装置通过第一过滤器向主连通管路内通入过滤后的无菌空气,从而在主连通管路内形成微正压。在泵的驱动下,主连通管路内的培养液全部回流至反应器内,从而降低或者消除了主连通管路内的液体残留,减少浪费。
1.一种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无菌取样装置(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取样支路(130)均包括取样袋(131)、第二过滤器(132)以及取样管路(133),所述取样管路(133)连通所述取样袋(131)与所述主连通管路(110);所述第二过滤器(132)的一端与所述取样袋(131)连通,另一端用于与外部的负压装置(4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取样支路(130)均包括第三阀(134),所述第三阀(134)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取样管路(133)上,所述第三阀(134)用于使对应的所述取样支路(130)与所述主连通管路(110)可选择通断地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菌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134)为夹管阀。
5.一种无菌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器(200)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菌取样装置;所述反应器(200)被配置为存放培养液;该设备具有排空工况;在排空工况下,所述进气阀门(170)被配置为导通,所述第一阀(140)被配置为切断所述反应器(200)内的培养液向所述主连通管路(110)的流动,各所述取样支路(130)被配置为与所述主连通管路(110)切断连通,且所述泵(120)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使所述主连通管路(110)内的培养液回流至所述反应器(20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200)与所述主连通管路(110)连接形成循环回路;该设备具有取样工况;在取样工况下,所述进气阀门(170)被配置为切断,所述第一阀(140)和第二阀(150)被配置为导通,使所述反应器(200)内的培养液能够经所述进液口(111)向所述主连通管路(110)流动,所述主连通管路(110)内的培养液经所述出液口(112)向所述反应器(200)的流动,且所述泵(120)被配置为提供动力,使所述培养液在所述循环回路中流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负压装置(400),所述负压装置(400)被配置为在对应的所述取样袋(131)内部形成负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菌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装置(400)为真空泵。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菌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正压装置(300),所述正压装置(300)被配置为在所述主连通管路(110)内形成微正压,所述微正压是指所述主连通管路(110)内气体压强范围为0.01~0.02mp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菌培养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装置(300)为双联球、压缩空气或真空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