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61214发布日期:2024-03-12 20:4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血管修复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血管支架植入是治疗血管狭窄的主要器材,主要作用是防止球囊扩张血管后出现的即刻弹性回缩,或是在扩张时血管内膜发生撕裂,损伤导致的即刻狭窄,进而保持血管张开,恢复血流,支架虽为惰性材料制成,不容易产生过敏或排异反应,但是长时间放置也会作为异物而产生机体增殖反应,导致血管支架内再狭窄。

2、现有技术公开一种具有血管修复功能的感光材料制备方法,利用多肽树枝状分子改善光敏化合物的分布,从而提高光敏化合物在血管壁中的渗透性,但以该种方式合成的分子具有大量氨基基团,表现出很强亲水性,使该分子在血管内使用时容易被血液冲刷,不利于材料与血管壁的精准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材料基于分子结构对光敏化合物的疏水性进行连续的调控,避免材料被血管冲刷,通过特定波长的光激活材料进而引发血管壁中氨基酸之间产生共价交联,稳定支撑血管。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具有式ⅰ或式ⅱ结构:

3、式ⅰ;

4、式ⅱ;

5、2≤m≤200,2≤n≤20,2≤p≤20。

6、优选地,所述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具体为式101或式102:

7、式101;

8、式102。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0、将4-溴-1,8-萘二甲酸酐和有机含氧二胺、碱性物质在第一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具有式ⅲ结构的中间产物1:

11、式ⅲ;

12、将所述中间产物1和含有叔胺的烷基胺类化合物溶解在第二有机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具有式ⅰ结构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

13、或,

14、将4-溴-1,8-萘二甲酸酐和有机二胺在第三有机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具有式ⅳ结构的中间产物2:

15、式ⅳ;

16、将所述中间产物2和有机含氧二胺与碱性物质共溶于第四有机溶剂中反应,得到具有式ⅱ结构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

17、优选地,有机含氧二胺选自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1,11-二氨基-3,6,9-三氧杂十一烷、1,14-二氨基-3,6,9,12-四氧杂十四烷、1,17-二氨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或3,6,9,12,15,18-六氧杂二十烷-1,20-二胺;

18、含有叔胺的烷基胺类化合物选自n,n-二甲基乙二胺、 n,n-二甲基-1,3-丙二胺、n,n-二甲基1,4-丁二胺、5-氨基戊基-二甲基-胺、或6-(二甲胺基)己胺;

19、有机二胺选自二氨基乙烷、1,3-丙二胺、1,4-丁二胺、1,5-戊二胺、1,6-己二胺、1,7-庚二胺、1,8-辛二胺、1,9-壬二胺、1,10-癸二胺、1,11-二氨基十一烷、或1,12-二氨基十二烷。

20、优选地,第一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21、第二有机溶剂选自乙二醇单乙醚和乙二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22、第三有机溶剂选自乙二醇单乙醚、乙二醇单醚、乙二醇二甲醚和乙二醇二乙醚中的一种或多种;

23、第四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24、优选地,制备具有式ⅲ结构的中间产物1时,采用的温度为70~150℃,时间为6~12h;

25、制备具有式ⅰ结构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时,回流温度下搅拌40~60h;

26、制备具有式ⅳ结构的中间产物2时,回流温度下搅拌2~10h;

27、制备具有式ⅱ结构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时,采用的温度为70~150℃,时间为24~48h。

2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涂层,由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溶于第五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溶液涂覆制得。

29、优选地,所述溶液的浓度为0.5~5mg/ml。

30、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球囊本体;

31、及设置在所述球囊本体表面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涂层。

32、优选地,所述球囊扩张导管通过450nm波长的光纤激活。

3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具有式ⅰ或式ⅱ结构。本发明对材料分子进行疏水调控,能够防止材料在血管内输送过程中被血液冲刷,易达到血管病变部位。将上述材料设置在球囊上,作用于血管部位,通过特定波长450nm的光纤激活,引发血管中蛋白氨基酸之间产生共价交联,稳定支撑血管,相当于形成天然稳定的隐形支架,不存在血管内异物,进而避免血管再狭窄。



技术特征:

1.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具有式ⅰ或式ⅱ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具体为式101或式102: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有机含氧二胺选自1,8-二氨基-3,6-二氧杂辛烷、1,11-二氨基-3,6,9-三氧杂十一烷、1,14-二氨基-3,6,9,12-四氧杂十四烷、1,17-二氨基-3,6,9,12,15-五氧杂十七烷、或3,6,9,12,15,18-六氧杂二十烷-1,20-二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有机溶剂选自n,n-二甲基乙酰胺、四氢呋喃、甲苯、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异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具有式ⅲ结构的中间产物1时,采用的温度为70~150℃,时间为6~12h;

7.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涂层,由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或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溶于第五有机溶剂中形成的溶液涂覆制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的浓度为0.5~5mg/ml。

9.一种球囊扩张导管,包括球囊本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球囊扩张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扩张导管中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通过450nm波长的光纤激活。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敏性血管修复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具有式Ⅰ或式Ⅱ结构。本发明对材料分子进行疏水调控,能够防止材料在血管内输送过程中被血液冲刷,易达到血管病变部位。将上述材料设置在球囊上,作用于血管部位,通过特定波长450nm的光纤激活,引发血管中蛋白氨基酸之间产生共价交联,稳定支撑血管,相当于形成天然稳定的隐形支架,不存在血管内异物,进而避免血管再狭窄。实验结果表明:血管增益平均值为14.39~18.93%。式Ⅰ式Ⅱ。

技术研发人员:翁玉麟,吴欣怡,牛冬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鼎科医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