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7980337发布日期:2024-05-13 12:38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特别涉及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苯佐卡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局部麻醉药物,具有多种作用。首先,它能够阻断神经传导,从而减轻疼痛和感觉异常。因此,它可以用于口腔、耳鼻喉科和外科手术等部位的局部麻醉。其次,苯佐卡因还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可以减少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的发生率。此外,苯佐卡因还可以作为抗炎药,用于治疗皮肤病、创伤性炎症等病症。总之,苯佐卡因作为一种常见的局部麻醉药物,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目前,苯佐卡因的合成大多以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在还原步骤中是由铁粉或锌粉进行还原,常形成含胺铁泥、含胺锌泥等吸附在反应瓶壁,合成过程具有成本高、产率低、杂质多、环境污染大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以解决苯佐卡因合成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高、产率低、环境污染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将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加入氧化剂和浓硫酸,在催化剂a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

5、s2,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在催化剂b的催化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6、s3,使用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还原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得到苯佐卡因。

7、优选的, s1具体过程为:将氧化剂溶解在水中,加入浓硫酸,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冷却后,加入对硝基甲苯与催化剂a,加热、搅拌回流,进行氧化反应;将所得反应液冷至室温,倾入冷水中,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用水洗涤后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固液分离,所得固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固液分离,所得液体用浓盐酸调ph值为2~3,析出晶体,固液分离,得到对硝基苯甲酸。

8、优选的,s1中,所述氧化剂为重铬酸钾、重铬酸钠、三氧化铬、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a为氯化胆碱、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9、优选的,s1中,所述对硝基甲苯、氧化剂、浓硫酸和催化剂a的摩尔比为1.0:(0.2~1.2):(4~10):(0.05~0.1)。

10、优选的,s2具体过程为:将对硝基苯甲酸、无水乙醇和催化剂b混合,然后加热回流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趁热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倒入氢氧化钠和冰的混合物中,待结晶析出完全,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11、优选的,s2中,催化剂b为甲磺酸、对甲苯磺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12、优选的,s2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醇和催化剂b的摩尔比为1.0:(8.0~10.0):(0.01~0.5)。

13、优选的,s3具体过程为:将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抗坏血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加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回流反应5~15min,趁热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冷却后析出结晶,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苯佐卡因。

14、优选的,s3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抗坏血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2~1.5):(1.2~1.5)。

15、优选的,s3中,还原温度为60℃~75℃,时间为10min~30min。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苯佐卡因的绿色合成方法,采用抗坏血酸(vc)还原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制备得到苯佐卡因。本发明合成方法,采用抗坏血酸进行还原,避免了铁粉或锌粉的使用,不会产生难处理的含胺铁泥、含胺锌泥,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绿色环保;且抗坏血酸成本低,制备得到的苯佐卡因产率高、杂质少。本发明该方法反应时间短、反应效率高、反应条件易于控制,产物选择性高、原料简单易得,分离简便。

18、进一步的,本发明在氧化阶段,使用相转移催化剂,倾入冰水中加速使固体产物析出完全,减少了浓硫酸的使用,绿色环保。

19、进一步的,本发明在酯化阶段避免了浓硫酸的使用,从而整个反应减少了浓硫酸的用量,从而使得反应过程更加安全、绿色环保。



技术特征:

1.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 s1具体过程为:将氧化剂溶解在水中,加入浓硫酸,得到混合液;混合液冷却后,加入对硝基甲苯与催化剂a,加热、搅拌回流,进行氧化反应;将所得反应液冷至室温,倾入冷水中,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用水洗涤后加入稀硫酸,加热,冷却后固液分离,所得固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固液分离,所得液体用浓盐酸调ph值为2~3,析出晶体,固液分离,得到对硝基苯甲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氧化剂为重铬酸钾、重铬酸钠、三氧化铬、高锰酸钾和高锰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催化剂a为氯化胆碱、苄基三乙基氯化铵、苄基三甲基氯化铵、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和四丁基溴化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对硝基甲苯、氧化剂、浓硫酸和催化剂a的摩尔比为1.0:(0.2~1.2):(4~10):(0.05~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具体过程为:将对硝基苯甲酸、无水乙醇和催化剂b混合,然后加热回流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趁热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倒入氢氧化钠和冰的混合物中,待结晶析出完全,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对硝基苯甲酸乙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催化剂b为甲磺酸、对甲苯磺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醇和催化剂b的摩尔比为1.0:(8.0~10.0):(0.0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具体过程为:将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抗坏血酸和无水乙醇混合,搅拌、加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完毕后,回流反应5~15min,趁热固液分离,所得液体冷却后析出结晶,固液分离,所得固体经洗涤、干燥,得到苯佐卡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对硝基苯甲酸乙酯、抗坏血酸和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0:(1.2~1.5):(1.2~1.5)。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还原温度为60℃~75℃,时间为10min~30min。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苯佐卡因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对硝基甲苯为原料,加入氧化剂和浓硫酸,在催化剂A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S2,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在催化剂B的催化下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硝基苯甲酸乙酯;S3,使用抗坏血酸在碱性条件下还原对硝基苯甲酸乙酯,得到苯佐卡因。本发明合成方法,采用抗坏血酸进行还原,避免了铁粉或锌粉的使用,不会产生难处理的含胺铁泥、含胺锌泥,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绿色环保;且抗坏血酸成本低,制备得到的苯佐卡因产率高、杂质少。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婷,黄郁凯,尹大伟,刘英,李金泽,张子旭,郑睿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