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生防菌剂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41446091发布日期:2025-03-28 17:3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生防菌剂及其应用

本申请涉及植物病害防治,尤其涉及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生防菌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是检疫性、毁灭性的土传病害,在我国河西走廊大面积发生已成为重要事实。此前,国外的研究发现用溴甲烷和氯化苦对病田土壤进行两次熏蒸,具有较好的效果。熏蒸方法在2015年时在我国已被禁用,因为溴甲烷对大气层会造成严重的破坏。

2、基于以上防治方法的不足,寻找一种绿色环保且可对河西地区大面积防治苜蓿黄萎病的防治方法非常重要。现今,利用细菌生防菌剂是最长见的绿色防治方法。芽孢杆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环境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通常与植物和根际有关。但用于苜蓿病害的生防菌株较少,截止目前报道的有,蜡状芽孢杆菌防治苜蓿幼苗立枯病、链霉菌防治紫花苜蓿幼苗猝倒病,解淀粉芽孢杆菌防治苜蓿炭疽病。进而寻找生防菌株用于苜蓿黄萎病的生物防治迫在敏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生防菌剂及其应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对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有生物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的问题。

2、而本申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yz112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716。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的16s 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no:1所示。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具有解蛋白作用;和/或

6、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具有固氮作用;和/或

7、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具有解钾作用。

8、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生防菌剂,所述生防菌剂包括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防菌剂还包括辅料;和/或

10、所述生防菌剂中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的活菌数为105cfu/ml~1010cfu/ml。

11、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苜蓿病害中的应用,所述苜蓿病害为苜蓿黄萎病、苜蓿根腐病、苜蓿茎点霉叶斑病、苜蓿炭疽病、苜蓿匍柄霉叶斑病以及苜蓿沧州叶枯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苜蓿黄萎病的病原菌为苜蓿轮枝菌(v.alfalfae)lyz0257;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lyz0187、尖镰孢(fusariumoxysporum)lyz0357、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lyz0358、菊异茎点霉(paraphomachrysanthemicola)lyz0368、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lyz0547和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lyz0551中的一种或多种;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lyz0429;苜蓿炭疽病的病原菌为北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mericae-borealis)lyz0544;苜蓿匍柄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葱叶枯匍柄霉(stemphylium botryosum)lyz0550;苜蓿沧州叶枯病的病原菌为沧州叶枯病(slafractonia leguminicola)lyz0582。

13、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黄花棘豆病害中的应用,所述黄花棘豆病害为黄花棘豆黄萎病。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黄花棘豆黄萎病的病原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e)lyz0382。

15、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所述的生防菌剂在促进苜蓿生长中的应用。

16、相应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抗病剂,所述抗病剂包括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

17、在一些实施中,所述抗病剂为苜蓿轮枝菌(v.alfalfae)lyz0257引起的、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lyz0187引起的、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lyz0357引起的、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lyz0358引起的、菊异茎点霉(paraphomachrysanthemicola)lyz0368引起的、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lyz0429引起的、北美炭疽菌(colletotrichum americae-borealis)lyz0544引起的、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lyz0547引起的、葱叶枯匍柄霉(stemphyliumbotryosum)lyz0550引起的、三线镰刀菌(fusarium tricinctum)lyz0551引起的或沧州叶枯病(slafractonia leguminicola)lyz0582引起的苜蓿病害的抗病剂;和/或

18、所述抗病剂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lyz0382引起的黄花棘豆病害的抗病剂。本申请从苜蓿茎秆中分离出一株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lyz1125,并对其进行了保藏,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716,该菌株对苜蓿常见6种病害的11种病原菌以及与苜蓿轮枝菌同属不同种的大丽轮枝菌(分离自黄花棘豆植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通过盆栽实验可知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lyz1125可促进苜蓿根系和植株生长,还可显著降低苜蓿黄萎病发病率,对苜蓿黄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苜蓿黄萎病((v.alfalfae)lyz0257)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技术特征:

1.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lyz112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7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的16s rdna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1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具有解蛋白作用;和/或

4.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包括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防菌剂还包括辅料;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苜蓿病害中的应用,所述苜蓿病害为苜蓿黄萎病、苜蓿根腐病、苜蓿茎点霉叶斑病、苜蓿炭疽病、苜蓿匍柄霉叶斑病以及苜蓿沧州叶枯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苜蓿病害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苜蓿黄萎病的病原菌为苜蓿轮枝菌(v.alfalfae)lyz0257;苜蓿根腐病的病原菌为根异茎点霉(paraphoma radicina)lyz0187、尖镰孢(fusarium oxysporum)lyz0357、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lyz0358、菊异茎点霉(paraphoma chrysanthemicola)lyz0368、黄瓜织球壳菌(plectosphaerella cucumerina)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在防治黄花棘豆病害中的应用,所述黄花棘豆病害为黄花棘豆黄萎病;所述黄花棘豆黄萎病的病原为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lyz0382。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防菌剂在促进苜蓿生长中的应用。

10.抗病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剂包括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生防菌剂及其应用,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LYZ1125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31716;本申请解淀粉芽孢杆菌LYZ1125对苜蓿常见6种病害的11种病原菌以及与苜蓿轮枝菌同属不同种的大丽轮枝菌(分离自黄花棘豆植株)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通过盆栽实验可知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LYZ1125可促进苜蓿根系和植株生长,还可显著降低苜蓿黄萎病发病率,对苜蓿黄萎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为苜蓿黄萎病((V.alfalfae)LYZ0257)的生物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技术研发人员:李彦忠,张梨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兰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