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广谱抗菌肽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41199977发布日期:2025-03-11 13:26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乳源广谱抗菌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特别是涉及乳源广谱抗菌肽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增加了病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因此,寻找具有不同作用机制的新活性分子的需要代表了医学中最紧迫的挑战之一。对这些天然免疫调节肽的作用的持续研究以及对免疫应答的复杂性的更深入理解,可能导致免疫相关疾病治疗选择的开发。抗菌肽的应用为开发有效替代传统抗生素的潜在抗菌肽候选药物提供了黄金机遇。

2、本发明拟利用乳源抗菌肽为模板,开发具有高抗菌活性和低溶血活性的短链抗菌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乳源广谱抗菌肽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该抗菌肽具有较高抗菌活性和较低的溶血活性,为开发有效替代传统抗生素的候选药物提供了技术支持。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肽l-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菌肽w-1,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菌肽w-2,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6、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菌肽w-3,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抗菌肽w-4,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8、本发明还提供抗菌肽在制备抑菌剂中的应用,所述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6中任一项所示。

9、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剂抑制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或坂崎肠杆菌;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或蜡样芽孢杆菌。

1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抑菌剂,活性成分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6中任一项所示的抗菌肽。

11、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剂抑制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或坂崎肠杆菌;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或蜡样芽孢杆菌。

12、进一步地,所述抑菌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13、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在模板肽l-0(lkkisqyyqkfa)的基础上进行对称结构设计和氨基酸突变得到了5种新的抗菌肽,经试验发现,5种新的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并且均显著高于模板肽,且基本无细胞毒性。其中,最小抑菌浓度的几何平均数(gm)可达到3.60,治疗指数(ti)可达71.11。

15、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肽,在生理盐浓度和蛋白酶环境中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并具有一定血清稳定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此外,抗菌肽对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良好抑制效果,与传统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

16、本发明为乳源抗菌肽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模板序列。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肽l-1,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2.一种抗菌肽w-1,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3.一种抗菌肽w-2,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4.一种抗菌肽w-3,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

5.一种抗菌肽w-4,其特征在于,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6所示。

6.抗菌肽在制备抑菌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6中任一项所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抑制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或坂崎肠杆菌;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或蜡样芽孢杆菌。

8.一种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括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6中任一项所示的抗菌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抑制的病原菌包括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所述革兰氏阴性菌为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沙门氏菌或坂崎肠杆菌;所述革兰氏阳性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或蜡样芽孢杆菌。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抑菌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乳源广谱抗菌肽及其应用,涉及生物技术领域。该抗菌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6中任一项所示。本发明在模板肽的基础上进行对称结构设计和氨基酸突变得到了5种新的抗菌肽,经试验发现,5种新的抗菌肽具有广谱抑菌活性并且均显著高于模板肽,且基本无细胞毒性。其中,最小抑菌浓度的几何平均数(GM)可达到3.60,治疗指数(TI)可达71.11。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抗菌肽,在生理盐浓度和蛋白酶环境中仍保持良好的抗菌活性,并具有一定血清稳定性,具有较高应用价值;此外,抗菌肽对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良好抑制效果,与传统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财,常云鹤,冯红霞,宋明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阳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3/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