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乳化沥青,具体涉及一种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乳化沥青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道路建设、养护以及建筑防水等领域的重要材料,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工程质量与寿命。在道路工程方面,随着交通流量日益增大、车辆载重不断攀升,对路面的耐磨性、抗滑性以及防水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2、传统配方乳化沥青所形成的路面涂层,由于乳化体系稳定性欠佳,易出现早期剥落、裂缝,无法长期承受重型车辆的碾压与复杂气候的侵蚀。建筑防水领域同样如此,老旧的乳化沥青配方难以在建筑表面形成致密、持久的防水层,导致防水效果逐年递减,频繁返修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水1000份、肥皂1-3份、烧碱0.5-1份、玻璃水2-4份、洗衣粉0.5-1.5份、木质素磺酸盐2-3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2份、氢氧化钾0.2-0.6份、沥青400-600份、有机硅消泡剂0.4-0.8份、聚醚改性硅油0.2-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1、二叔丁基对甲酚0.3-0.7份、苯并三氮唑0.2-0.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8-1.2份和纳米二氧化钛0.1-0.3,所述玻璃水包括含乙醇、乙二醇、水及表面活性剂,所述洗衣粉烷基苯磺酸钠含量≥15%。
5、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所述水1000份、肥皂2份、烧碱0.8份、玻璃水3份、洗衣粉1份、木质素磺酸盐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份、氢氧化钾0.4份、沥青550份、有机硅消泡剂0.6份、聚醚改性硅油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7份、二叔丁基对甲酚(bht)0.5份、苯并三氮唑0.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份和纳米二氧化钛0.2份。
6、一种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原料预处理
8、量取1000份的水加入到邦德仕bds-2-5000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设置低速搅拌100-150转/分钟,对反应釜进行预热,使水温缓慢上升至30-35℃,将1-3份以牛油皂化所得脂肪酸钠盐为主的肥皂,切块,投入到预热至40-50℃的少量热水,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肥皂溶液,备用;把0.5-1份烧碱、2-3份木质素磺酸盐、1-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0.2-0.6份氢氧化钾、1-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5-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3-0.7份二叔丁基对甲酚(bht)、0.2-0.4份苯并三氮唑、0.8-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以及0.1-0.3份纳米二氧化钛,分别过80-100目筛;
9、s2、水相制备
10、待反应釜内水温达到30-35℃,将0.5-1.5份洗衣粉撒入反应釜,搅拌3-5分钟,再将准备好的肥皂溶液倒入反应釜,同时加入2-4份玻璃水,提升搅拌速度至200-250转/分钟,搅拌10-15分钟;在持续搅拌下,将0.5-1份烧碱缓慢加入反应釜,调节体系ph值至9-11,再依次加入2-3份木质素磺酸盐、1-2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继续搅拌15-20分钟,使乳化剂充分溶解并均匀分散在水相中。
11、s3、沥青加热与乳化
12、将400-600份沥青在热容器中升温至120-130℃,把预热好的沥青倒入上述制备好的水相体系中,将反应釜搅拌速度提升至400-600转/分钟,进行强力剪切乳化,乳化时间维持在15-20分钟,让沥青被打碎成微小颗粒,均匀分散在水相中。
13、s4、助剂添加与完善
14、乳化完成后,降低搅拌速度至250-300转/分钟,依次加入0.4-0.8份有机硅消泡剂、0.2-0.4份聚醚改性硅油,添加时间控制在5-8分钟,使二者均匀混入体系,接着,将1-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缓慢撒入反应釜,搅拌10-15分钟,随后加入0.5-1份十二烷基硫酸钠,搅拌5-8分钟,产生细腻泡沫,最后,把0.3-0.7份二叔丁基对甲酚(bht)、0.2-0.4份苯并三氮唑、0.8-1.2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以及0.1-0.3份纳米二氧化钛依次加入反应釜,持续搅拌10-15分钟;
15、s5、冷却出料
16、关闭反应釜加热装置,开启夹套冷却循环水,使乳化沥青体系缓慢降温,降温速度控制在每分钟2-3℃,直至温度降至30-40℃,温度达标后,打开反应釜出料阀门,将制备好的乳化沥青转移至储存容器,密封储存。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8、本发明引入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乳化剂,搭配优化用量的肥皂、烧碱、洗衣粉,构建起复合乳化,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效果远超传统单一配方,形成的乳化沥青微粒分布均匀,不易聚并,储存数月仍能维持稳定乳液状态,减少运输、储存损耗,同时有机硅消泡剂与聚醚改性硅油融入功能性玻璃水,成功消除搅拌、摊铺时产生的气泡,配合十二烷基硫酸钠产生的稳泡填充效果,让乳化沥青在施工面上得以平整、均匀铺开,无论是道路刷涂还是建筑屋面涂抹,都能紧密贴合基层,避免出现孔洞、麻面,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且本发明配方用于建筑,可抵御长期风化、侵蚀,显著延长工程服役年限,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1.一种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水1000份、肥皂1-3份、烧碱0.5-1份、玻璃水2-4份、洗衣粉0.5-1.5份、木质素磺酸盐2-3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2份、氢氧化钾0.2-0.6份、沥青400-600份、有机硅消泡剂0.4-0.8份、聚醚改性硅油0.2-0.4份、羧甲基纤维素钠1-1.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5-1、二叔丁基对甲酚0.3-0.7份、苯并三氮唑0.2-0.4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0.8-1.2份和纳米二氧化钛0.1-0.3,所述玻璃水包括含乙醇、乙二醇、水及表面活性剂,所述洗衣粉烷基苯磺酸钠含量≥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所述水1000份、肥皂2份、烧碱0.8份、玻璃水3份、洗衣粉1份、木质素磺酸盐2.5份、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5份、氢氧化钾0.4份、沥青550份、有机硅消泡剂0.6份、聚醚改性硅油0.3份、羧甲基纤维素钠(cmc)1.2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7份、二叔丁基对甲酚(bht)0.5份、苯并三氮唑0.3份、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1份和纳米二氧化钛0.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乳化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