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微雾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微雾喷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雾喷头结构,尤指将液体变成水雾而且喷出的喷头 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微雾喷头的构成是一本体轴向内组设有一转子,且喷头的端部设有一 喷水孔。当液体流经本体内部且由喷水孔喷出时,因转子与本体壁面间有一小 间距且转子会产生转动,所以液体会以水雾状态由喷水孔喷出。然而外界的水 在进入喷头时并未经特别过滤,故水中仍存有杂质,这些杂质在进入转子与本 体间之间距时,易阻塞在小间距内且阻碍转子使其无法转动,同时水雾也无法 顺利地喷洒出来。
此外,该微雾喷头在不执行喷水时,存留在喷头内部的水会再渗出喷头而 产生滴水的情形,归究原因是喷头内部没有防漏设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先前技术所揭露的微雾喷头结构不具有对流进喷头的水进行过滤及 防漏的功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创新的微雾喷头结构以 解决先前技术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微雾喷头结构,它包含 一喷头组合件, 其中轴向内部具有一水流通道, 一喷水口形成在喷头组合件一端且连通水流通 道, 一入水口形成在喷头组合件另一端且连接水流通道; 一容置空间,是形成 在喷头组合件一端轴向内部连接入水口 ,且该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入水口的内 径; 一转子,是可活动地设于喷头组合件的水流通道内; 一滤材,是组设于喷 头组合件一端之容置空间内,且部份露出该喷头组合件之端部。
一种微雾喷头结构,它包含 一本体,其轴向内部形成一第一通道且一端 定义为入水口, 一内螺纹部形成于本体轴向内部且衔接第一通道; 一容置空间, 是形成于本体一端轴向内部连接入水口 ,且容置空间之内径大于入水口之内径; 一喷头,其轴向内部形成一第二通道, 一喷水孔形成于端部且连接第二通道; 一外螺纹部延伸在另一端用连接本体之内螺纹部使得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通 形成一水流通道; 一转子,是可活动地设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组成的水流 通道内; 一滤材,是部分组设于容置空间内,且部分露出本体之端部。
上述的喷头组合件是由一本体及一喷头组合而成,此外更可在喷头组合件 内部的信道内组设一防漏组件,藉此可达到过滤流水及防止渗漏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具有能过滤流入喷头的水之功效,且其具有能防止存留在喷头 内部的水再渗出喷头而产生滴水之情形。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之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IO)本体
(16)内螺纹部
(24)喷水孔
(32)颈部
(42)弹簧
(62)容置空间
(76)容置室
(92)水流通道
(12)第一通道
(20)喷头
(26)外螺纹部
(34)挡片部
(44)阻挡件
(72)座体
(78)喷水孔
(14)入水口
(22)第二通道
(30)转子
(40)防漏组件
(50)滤材
(74)塞体
(90)喷头组合件
说明书第2/3页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l所示,微雾喷头之组件包含一本体(IO)、 一喷头(20)、 一转子 (30)、 一防漏组件(40)及一滤材(50)。
请参阅图2,该本体(10)轴向内部是形成一第一通道(12)且一端定义为入水 口(14), 一内螺纹部(16)形成在本体(10)轴向内部且衔接第一通道(12)。 一容 置空间(62)形成在本体(10)—端轴向内部连接入水口(14),且容置空间(62)的 内径大于入水口(14)的内径。
该喷头(20)轴向内部形成一第二通道(22)。 一喷水孔(24)形成在喷头(20) 端部且连接第二通道(22)。 一外螺纹部(26)是延伸在喷头(20)的另一端用以连 接本体(10)的内螺纹部(16)使得第一通道(12)与第二通道(22)互相连通。
该转子(30)可活动地设于第一通道(12)及第二通道(22)所组成的通道内; 转子(30)的一端延伸形成一颈部(32),且一挡片部(34)形成在颈部(32)之一端。
该防漏组件(40)是组设在第一通道(12)内。防漏组件(40)由一弹簧(42)— 端配置一阻挡件(44)所组成。其中弹簧(42)的一端靠置在转子(30)—端所形成 之挡片部(34),另一端靠置在类球形之阻挡件(44),而阻挡件(44)可靠置在入 水口(14)且相对滤材(50)。换言之该防漏组件(40)是位在转子(30)与滤材(50) 之间。
该滤材(50)组设在容置空间(62)内,且值得注意的是滤材(50)的一部分露 出本体(10)的端部。
本实施例所揭露的本体(10)及喷头(20)皆为独立组件,但二者可组成一体。 根据上述,本体(10)与喷头(20)的组合可进一步称为喷头组合件(90),且相连 接的第一通道(12)及第二通道(22)称为水流通道(92)。而转子(30)及防漏组件(40)则分别组设在水流通道(92)内。
请参阅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不同处在于喷头(20)是由 一座体(72)及一塞体(74)所组成。易言之,该第二通道(22)是形成于座体(72) 轴向内部,且一容置室(76)形成于第二通道(22)端部。又塞体(74)轴向内部形 成贯穿构造之喷水孔(78)。如此一来塞体(74)组设于容置室(76)内可使喷水孔 (78)与第二通道(22)互相连通。
不论是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其使用时水流会先经滤材(50)而进入水 流通道(92)内,并流经转子(30)与水流通道(92)壁面间之间距,再由喷水孔(24) 或(78)喷出。由于水流己经过滤材(50)过滤,故水流所含有的杂质可被滤除不 会阻塞在喷头组合件(90)内部,换言之,可使转子(30)与水流通道(92)壁面间 之间距保持通畅且达到提高喷洒效果的功效。
此外,微雾喷头不喷水时,该防漏组件(40)可阻塞在入水口(14),因此喷 头组合件(90)内的水不会渗出而达到防止渗漏的效果。
至于该滤材(50)部分露出喷头组合件(90)端部,除了增加滤水行程使过滤 效果提高外,在更换滤材时可方便使用者施力及抽出。
权利要求1、一种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喷头组合件,其中轴向内部具有一水流通道,一喷水口形成在喷头组合件一端且连通水流通道,一入水口形成在喷头组合件另一端且连接水流通道;一容置空间,是形成在喷头组合件一端轴向内部连接入水口,且该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入水口的内径;一转子,是可活动地设于喷头组合件的水流通道内;一滤材,是组设于喷头组合件一端之容置空间内,且部份露出该喷头组合件之端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更包含一防 漏组件设于水流通道内且位于转子与滤材间。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该转子一端 延伸具有一颈部,且一挡片部形成在颈部之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该防漏组件 由一弹簧一端配置一阻挡件所组成,该弹簧一端靠置在转子一端,该 阻挡件相对该滤材。
5 、 一种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一本体,其轴向内部形成一第一通道且一端定义为入水口, 一内螺纹部形成于本体轴向内部且衔接第一通道;一容置空间,是形成于本体一端轴向内部连接入水口,且容置空 间之内径大于入水口之内径;一喷头,其轴向内部形成一第二通道, 一喷水孔形成于端部且连 接第二通道, 一外螺纹部延伸在另一端用连接本体之内螺纹部使得第 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相通形成一水流通道;一转子,是可活动地设于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所组成的水流通道内;一滤材,是部分组设于容置空间内,且部分露出本体之端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更包含一防漏组件设于第一通道内且位于转子与滤材间。
7、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该转子一端 延伸具有一颈部,且一挡片部形成在颈部之端部。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该防漏组件 由一弹簧一端配置一阻挡件所组成,该弹簧一端靠置在转子一端,该 阻挡件相对该滤材。
9、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之微雾喷头结构,其特征为该喷头是由一座体及一塞体所组成,该第二通道形成在座体的轴向内部且一容置 室形成在第二通道的端部,该塞体的轴向内部形成贯穿构造的喷水 孔,且塞体组设在容置室内使喷水孔与第二通道互相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雾喷头结构,其包含一喷头组合件,其轴向内部具一通道,一喷水口形成在喷头组合件一端且连通该通道,一入水口形成在喷头组合件另一端且连接该通道;一容置空间是形成在喷头组合件一端轴向内部连接入水口,且容置空间的内径大于入水口的内径;一转子可活动地配设在喷头组合件的通道内;一滤材组设在喷头组合件一端之容置空间内,且一部份露出喷头组合件的端部。上述的喷头组合件可由一本体及一喷头组合而成,此外更可在喷头组合件内部的通道内组设一防漏组件,藉此可达过滤流水及防止渗漏的功效。
文档编号B05B3/02GK201220192SQ20082004779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5日
发明者徐慧珊 申请人:徐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