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9639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减振器管内清洗装
置。背景技术
由于减振器有利于改善机动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所以在大多数 机动车的悬架系统内部都装有减振器。减振器管件在装配前,内壁会存有 油污,需要对其管内壁进行清洗。现有清洗减振器管内壁的清洗装置,多 为利用高压水的冲击力将油污冲刷,这种装置的喷口设置在喷头顶端,水 从管子轴线方向喷出,水对管内壁的冲击力不大,需要添加洗涤剂进行清 洗,但仍不能有效清除管内壁附着的油污,影响减振器品质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更好的克服上述清洗装置清洗效果不好、需要添加洗涤剂等缺 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减振器 清洗装置,包括喷水管和喷头,所述喷水管与所述喷头相连接,所述喷头 侧壁设有至少二个第一喷口 ,所述第一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周向或轴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扭一步改进是,所述喷头顶端设有至少二个第二喷口, 所述第二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径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二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径向均匀分 布,所述第二喷口为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二喷口与所述第一喷口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喷口为圆形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第一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周向或轴向 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喷头外侧面设有二个凸台,所述凸 台沿所述喷头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喷头外侧面设有至少三个凸台,所 述凸台沿所述喷头周向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凸台为凸缘。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喷水管与所述喷头为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所述喷头侧 壁设置至少二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周向或者轴向设置, 当水从所述第一喷口喷出时,可形成水刀,所述水刀直接冲击管内壁,提 高了水对管内壁的冲击力和冲洗范围,靠水的冲击力把油污冲刷掉,实现 水的冲击力对油污机械作用最大化,不需要添加洗涤剂,结构简单,既环 保又降低成本,清洗效果好。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喷头的俯视图; 图4为图3的剖面图A-A;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喷头的俯视图; 图8为图7的剖面图B-B。 ,具体实施方式
'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结合
图1至图8, 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管1和喷头2,所述喷水管1 与所述喷头2相连接,所述喷头2侧壁设有至少二个第一喷口 21,所述第 一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或轴向分布。
所述第一喷口 21至少有二个,也就是说所述第一喷口 21可以有二个、 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
所述第一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分布,所述第一喷口 21设置为 细孔,提高水喷出的速度,增强水喷出的压力,所述第一喷口 21的间隔设 置得很小。每个第一喷口 21形成了一个水柱,多个紧密排列的第一喷口 21则形成了水刀,将所述第一喷口 21周向布满所述喷头时,可形成360 度的水刀。可在所述喷头上设置至少二圈所述第一喷口 21,以形成多个水 刀,以增强清洗的效果。所述第一喷口 21可以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倾斜环 绕,甚至可以沿所述喷头2—周倾斜环绕,形成360度的水刀。所述第一 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分布以形成360度的水刀为最佳方案,对所述第一喷口 21设置在周向的排列无严格要求,可以是无规则的周向分布,只
要清洗过程中无冲刷死角的各种排列都可以。
所述第一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一喷口 21设置为 细孔,提高水喷出的速度,增强水喷出的压力,所述第一喷口 21的间隔设 置得很小,每个第一喷口21形成了水柱,多个紧密排列的第一喷口21则 形成水刀。可在所述喷头2上设置至少二列所述第一喷口 21,以形成多个 水刀,增强清洗的效果,可每隔90度设置一列轴向分布的第一喷口 21, 形成四列轴向分布的第一喷口 21,形成四个水刀。所述第一喷口 21在沿 所述喷头2轴向分布的同时,可以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分布,形成倾斜水 刀。
所述喷头2顶端设有至少二个第二喷口 22,所述第二喷口 22沿所述 喷头2的径向分布。
所述第二喷口 22至少有二个,也就是说所述第二喷口 22可以有二个、 三个、四个甚至更多个。
所述第二喷口 22沿所述喷头2的径向分布,所述第二喷口 22为细孔, 将所述第二喷口 22的间隔设置得很小,可形成垂直于所述喷口 2顶端的水 刀。
所述第一喷口 21形成的水刀垂直于所述喷口 2的侧壁。所述第二喷口 22形成的水刀垂直于所述喷口 2的顶端。
,所述第二喷口 22沿所述喷头2的径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喷口 22为 圆形通孔。所述第二喷口 22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喷口 22的直径。 所述第二喷口 22的间隔可以等于所述第二喷口的直径。所述第二喷口 22 的间隔也可以等于所述第二喷口的半径。
所述第二喷口 22与所述第一喷口 21相连通。
所述第一喷口 21为圆形通孔。所述第一喷口 21的间隔小于或等于所 述第一喷口 21的直径。所述第一喷口 21的间隔可以等于所述第一喷口 21 的直径。所述第一喷口 21的间隔也可以等于所述第一喷口 21的半径。 所述第一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或轴向均匀分布。 所述喷头2外侧面设有二个凸台23,所述凸台23沿所述喷头2的周 向均匀分布。
所述喷头2外侧面设有至少三个凸台23,所述凸台23沿所述喷头2周向分布。
所述凸台23为凸缘。当所述凸台无间隙连续分布在所述喷头2上时, 即形成了所述凸缘。所述凸缘是所述凸台23的一种特殊形式。 所述喷水管1与所述喷头2为螺纹连接。
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当减振器管3为一端封闭时,所述喷 头2同时设置第一喷口 21和第二喷口 22,所述第一喷口 21与所述第二喷 口22相连通,所述第一喷口21为沿所述喷头2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喷 口22为沿所述喷头2的径向设置,所述凸台23优选设置为四个,沿喷头 2的外侧壁周向有规则排列,优选为每隔90度角设置一个凸台23。
清洗时,可以由电机带动链条、齿轮、皮带传动等驱动喷水管1旋转, 带动喷头2旋转。可以由气缸、油缸推动,也可以由电机带动齿轮齿条、 丝杆等驱动喷水管1沿减振器管3轴向移动,带动喷头2沿减振器管轴向 移动。可以由电机带动链条、齿轮、皮带传动等驱动减振器管3旋转。可 以由气缸、油缸推动,也可以由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丝杆等驱动减振器管 3轴向移动。
通过水泵输入高压水,经过喷水管l、喷头2,最终在相连通的第一喷 口 21和第二喷口 22处形成了扇面水刀,扇面水刀冲击减振器管3侧壁和 封闭端部,由于扇面水刀以近似90度的角度,垂直冲击减振器管3内壁和 封闭端部,实现水的冲击力对油污的机械作用最大化,不需要添加洗涤剂, 既环保又降低成本,清洗效果好。
由于喷头2与减振器管3的相对旋转和移动,结合扇面水刀,可实现 清洗彻底,不留死角。
绕喷头2外侧壁周向设置的凸台23使喷头2的中心线在旋转过程中, 始终与减振器管3的中心线重合,保持了两者之间的最佳距离,可实现喷 头2与减振器管3内壁无碰撞,为清洗后的水提供排水通道,确保可持续 喷水作业。
实施例二,如图5至图8所示,当减振器管3两端为非封闭端时,所 述喷头2设置一圈沿所述喷头2周向分布的第一喷口 21,所述凸台23沿 喷头2周向无间隙连续设置,形成了凸缘,所述凸缘设置在所述喷头2的 顶端。也可以采用实施例一凸台23的设置方式。
清洗时,可以由气缸、油缸推动,也可以由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丝杆
6等驱动喷水管1沿减振器管3轴向移动,带动喷头2沿减振器管3轴向移 动。也可以由气缸、油缸推动,也可以由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丝杆等驱动 减振器管3轴向移动。
通过水泵输入高压水,经过所述喷水管l、喷头2,最终在所述第一喷 口 21处形成了扇面水刀,所述扇面水刀冲击减振器管3内壁,由于扇面水 刀以近似90度的角度,垂直冲击减振器管3内壁,实现水的冲击力对油污 的机械作用最大化,不需要添加洗涤剂,既环保又降低成本,清洗效果好。
由于喷头2与减振器管3的相对旋转和移动,结合扇面水刀,可实现 清洗彻底。
绕喷头2外壁周向无间隙连续设置的凸台23,也就是凸缘,使喷头2 的中心线在旋转过程中,始终与减振器管3的中心线重合,保持了两者之 间的最佳距离,可实现喷头2与减振器管3内壁无碰撞,为清洗后的水提 供排水通道,确保可持续喷水作业。
所述减振器清洗装置通过在喷头2侧壁开设至少二个第一喷口 21,所 述第一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或轴向分布,并结合清洗对象,可在喷 头2顶端增设第二喷IU 22,所述第二喷口 22包括至少有二个,所述第二 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径向分布,水从喷口 2喷出,形成扇面水刀,直接 冲击减振器管3内壁或减振器管3内封闭端,提高了水对减振器管3内壁 的冲击力,靠水的冲击力把油污冲刷掉,实现水的冲击力对油污机械作用 最大化,不需要添加洗涤剂,结构简单,既环保又降低成本,清洗效果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 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 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管(1)和喷头(2),所述喷水管(1)与所述喷头(2)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侧壁设有至少二个第一喷口(21),所述第一喷口(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或轴向分布。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 顶端设有至少二个第二喷口 (22),所述第二喷口 (22)沿所述喷头(2)的径向分布。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 口 (22)沿所述喷头(2)的径向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喷口 (22)为 圆形通孔。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 口 (22)与所述第一喷口 (21)相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 口 (21)为圆形通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口 (21)沿所述喷头(2)的周向或轴向均匀分布。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 外侧面设有二个凸台(23),所述凸台(23)沿所述喷头(2)的周 向均匀分布。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 外侧面设有至少三个凸台(23),所述凸台(23)沿所述喷头(2) 周向分布。
9、 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 台(23)为凸缘。
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管(1)与所述喷头(2)为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器清洗装置。所述减振器清洗装置,包括喷水管和喷头,所述喷水管与所述喷头相连接,所述喷头侧壁设有至少二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周向或轴向分布。通过在所述喷头侧壁设置至少二个第一喷口,所述第一喷口沿所述喷头的周向或者轴向设置,当水从所述第一喷口喷出时,可形成水刀,所述水刀直接冲击管内壁,提高了水对管内壁的冲击力和冲洗范围,靠水的冲击力把油污冲刷掉,实现水的冲击力对油污机械作用最大化,不需要添加洗涤剂,结构简单,既环保又降低成本,清洗效果好。
文档编号B05B1/02GK201375974SQ20092013013
公开日2010年1月6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9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9日
发明者张海勇 申请人:深圳市新沧海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