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0578阅读:3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喷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头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能促使液体雾化,并螺旋状喷出 的喷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各类洗洁精、药用、刹虫剂用的喷雾装置中,常常因雾化效果不好,而使洗洁精 或药液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如附图1(A)、(B)、及附图2、3所示,一种 原喷头结构,包括圆柱形喷头壳体、喷头架、密封圈、挡头弹簧、挡头及水管;喷头架在喷头 壳体内,挡头包括挡头前端部和后连接杆,挡头前端部呈圆形,其端面与喷头端面内侧面接 触,其圆形侧面与喷头内腔前端壁为间隙配合;喷头端面内侧面为带有几个触点的圆盘状 平面,当液体在圆柱形喷头壳体内,经过挡头四周,再经过喷头端面内侧面的圆盘状平面, 从喷口喷出时,液体内部压力较小,液体内部相互间碰撞机会较少,液流呈直线状,雾化效 果较差,与物体表面的附着力弱,产生的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当液体在壳体内,经过挡片四周,从喷 口喷出时,液体内部压力较小,液体内部相互间碰撞机会较少,液流呈直线状,雾化效果较 差,与物体表面的附着力弱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液流从喷口喷出时,不呈直线状,液体内部 压力较大,液体内部相互间碰撞机会较多,雾化效果较好,与物体表面的附着力较强的喷头 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头结构,包括圆柱形喷 头壳体、喷头架、密封圈、挡头弹簧、挡头及水管;喷头壳体包括喷头内腔、内凸环,喷头端面 和喷口 ;喷头架在喷头壳体内,喷头架包括外侧凹环、后连接部、后通孔、前腔,喷头内凸环 与喷头架外侧凹环为镶嵌配合,密封圈在喷头架外侧凹环内、喷头内凸环后侧;挡头包括挡 头前端部和后连接杆,挡头前端部呈圆形,其端面与喷头端面内侧面接触,其圆形侧面与喷 头内腔前端壁为间隙配合;挡头后连接杆在喷头架前腔内,其外侧套置有挡头弹簧;水管 与喷头架后连接部为紧配连接,喷头端面的内表面设置有两片或两片以上均勻分布的扇叶 状凹面,喷口在扇叶状凹面的中心位置。所述喷头端面的内表面设置有3片均勻分布的扇叶状凹面。所述扇叶状凹面和喷口之间,有一个圆形凹面区。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的两侧边为直线,扇叶状凹面的外侧宽度要比内侧宽度大, 两侧边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30°。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两侧边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5°。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的两侧边为弧线,扇叶状凹面的外侧宽度要比内侧宽度大, 两侧边弧线所在弦之间的夹角为20-30°。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两侧边弧线所在弦之间的夹角为25°。[0011]扇叶状凹面深度在0. 15-0. 2mm,优选为0. 18_。雾化机理流体在喷头端面的内表面是按扇叶状线路流向喷口,使液体从喷口喷 出时,呈螺旋状,液体内部在喷射过程中,相互碰撞的机会增加,这就促进了水滴的破碎。液 体经扇叶状路径流向喷口时,其内部的压力比液体经圆盘状内表面流向喷口时的压力增 大,这也促使水滴进一步雾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液体在圆柱形喷头壳体内,从挡头 四周的间隙,流向喷头端面的内表面,由于喷头端面内表面上,扇叶状凹面的引导作用,液 体从喷口喷出时,不呈直线状,而呈螺旋状,液体内部压力较大,液体内部相互间碰撞机会 较多,达到了较好的雾化效果。可使喷出的液体流为带气泡的雾滴,当雾滴达到被喷物体的 表面时,发生撞击,进一步破碎成细雾滴,与物体表面产生较强的附着力,从而产生良好效
^ ο
附图1 (A)是原喷头结构圆柱形喷头壳体主视剖视图;附图1 (B)是原喷头结构圆柱形喷头壳体左视图;附图2是原喷头结构剖视结构图;附图3是原喷头端面液体喷出时的流向图;附图4(A)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圆柱形喷头壳体主视剖视图;附图4(B)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圆柱形喷头壳体左视图;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剖视结构图;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喷头端面液体喷出时的流向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立体图。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圆柱形喷头壳体左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圆柱形喷头壳体 11喷头内腔 12喷头内凸环13喷头端面 14喷口 15扇叶状凹面 16圆形凹面区 2喷头架21喷头架外侧凹环 22连接部 23 后通孔24前腔3密封圈4挡头弹簧5挡头51挡头前端部52后连接杆6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实施例1如附图4(A)至图7所示,一种喷头结构,包括圆柱形喷头壳体1、喷头架2、密封圈 3、挡头弹簧4、挡头5及水管6 ;喷头壳体1包括喷头内腔11、喷头内凸环12,喷头端面13 和喷口 14 ;喷头架2在喷头壳体1内,喷头架2包括喷头架外侧凹环21、后连接部22、后通 孔23、前腔24,喷头内凸环12与喷头架外侧凹环21为镶嵌配合,密封圈3在喷头架外侧凹 环21内、喷头内凸环12后侧;挡头5包括挡头前端部51和后连接杆52,挡头前端部51呈 圆形,其端面与喷头端面内侧面接触,其圆形侧面与喷头内腔前端壁为间隙配合;挡头后连 接杆52在喷头架前腔24内,其外侧套置有挡头弹簧4 ;水管6与喷头架后连接部22为紧 配连接,喷头端面13的内表面设置有两片或两片以上均勻分布的扇叶状凹面15,喷口 14在扇叶状凹面15的中心位置。喷头端面13的内表面设置有3片均勻分布的扇叶状凹面15。 扇叶状凹面15和喷口 14之间,有一个圆形凹面区16。每片扇叶状凹面15的两侧边为直 线,扇叶状凹面15的外侧宽度要比内侧宽度大,两侧边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5°。扇叶状凹面深度为0. 18mm。实施例2如附图6、7、8所示,一种喷头结构,每片扇叶状凹面15的两侧边为弧线,两侧边弧 线所在弦之间的夹角为25°。余同实施例1。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二种,本领域的技 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喷头结构,包括圆柱形喷头壳体、喷头架、密封圈、挡头弹簧、挡头及水管;喷头壳体包括喷头内腔、内凸环,喷头端面和喷口;喷头架在喷头壳体内,喷头架包括外侧凹环、后连接部、后通孔、前腔,喷头内凸环与喷头架外侧凹环为镶嵌配合,密封圈在喷头架外侧凹环内、喷头内凸环后侧;挡头包括挡头前端部和后连接杆,挡头前端部呈圆形,其端面与喷头端面内侧面接触,其圆形侧面与喷头内腔前端壁为间隙配合;挡头后连接杆在喷头架前腔内,其外侧套置有挡头弹簧;水管与喷头架后连接部为紧配连接,其特征在于喷头端面的内表面设置有两片或两片以上均匀分布的扇叶状凹面,喷口在扇叶状凹面的中心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端面的内表面设置有3 片均勻分布的扇叶状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状凹面和喷口之间,有 一个圆形凹面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的两 侧边为直线,扇叶状凹面的外侧宽度要比内侧宽度大,两侧边直线之间的夹角为20-3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两侧边直 线之间的夹角为25°。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的 两侧边为弧线,扇叶状凹面的外侧宽度要比内侧宽度大,两侧边弧线所在弦之间的夹角为 20-30° 。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片扇叶状凹面两侧边弧 线所在弦之间的夹角为25°。
专利摘要一种喷头结构,属于喷射装置部件技术领域,包括圆柱形喷头壳体、喷头端面、喷口及挡片,圆柱形喷头壳体与喷头端面为一体结构,喷口在喷头端面中心位置,挡片在圆柱形喷头壳体内,挡片与圆柱形喷头壳体为固定连接,所述喷头端面的内表面设置有两片或两片以上均匀分布的扇叶状凹面,喷口在扇叶状凹面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扇叶状凹面的引导作用,液体从喷口喷出时,不呈直线状,而呈螺旋状,达到了较好的雾化效果。
文档编号B05B1/26GK201618632SQ20102016742
公开日2010年11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沈国强 申请人:余姚市中豪电器有限公司;宁波国盛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