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791126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包括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供粉斗组件或内芯轴组件上设有最少2件可控密封件,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做相对移动,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通过相对移动得到对应的几个不同的组合位置,并由可控密封件在设定的吸粉口一侧及另一侧的密封位置对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进行密封。通过可控密封件的开启或关闭形成不同的粉末、清理气通道组合,产生所需的供粉、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卸料、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人工检查工作状态。供粉、清理、通道之间的切换可实现自动,由可控密封件调整间隙,调整方便密封可靠,清理简单方便、彻底。
【专利说明】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
【【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属于粉末输送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半自动清理功能的供粉装置,其在供粉状态时,如图1所示,升降机构01向下运动直到吸粉管02插入粉斗03的粉末内,粉泵011的送粉气开始供气,在送粉气的作用下粉泵011产生真空,流化桶03内经流化板031流化的粉末在负压作用下经吸粉管02、粉泵011、出粉管012输送到喷枪06 ;同时,粉泵011的雾化气供气使粉末达到雾化效果输送到喷枪06。在清理时,如图2所示,粉泵011的送粉气、雾化气停止供气,人工移开粉斗03,升降机构01向下移动直到吸粉管02插入高压清理气包05的密封圈051内,高压清理气包05通过其清理气入口 052向吸粉管02内吹入高压清理气清理吸粉管02到喷枪06之间的粉末管路。
[0003]此供粉装置存在如下缺点:I)吸粉泵在清理时需要人工移开粉斗03,吸粉管02外壁需要人工清理,自动化程度低,清理麻烦复杂。2)粉斗03内壁无法实现自动清理,需人工清理。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无需人工干预,即可实现自动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供粉斗等粉末储存及流通管路的清理,清理彻底、简便。
[000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6]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包括:
[0007]—供粉斗组件,供粉斗组件中空的内腔形成储存粉末的容器;
[0008]一芯轴组件,内芯轴的顶部嵌套在内腔里面,内芯轴组件的顶部的外侧壁与供粉斗组件的内腔里面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0009]一吸粉口,设置在所述的供粉斗组件上,向外部供给粉末;
[0010]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设置在供粉斗组件或内芯轴组件上,且相隔一段距离,可控密封件用于封闭或者打开间隙,通过对可控密封件的不同控制和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相对移动得到设定的几个不同的工作状态,所述可控密封件在吸粉口一侧或两侧对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进行密封。
[0011]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粉斗组件底部设置开口与内腔连通,内芯轴组件的顶部可从开口伸入内腔内部。
[0012]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粉口与粉管、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相连。
[0013]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可布置在吸粉口两侧,一件可控密封件是封闭或者开启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是封闭或者开启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
[0014]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配合的外表面为柱形。
[0015]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轴组件的顶部的外侧壁与供粉斗组件的内腔里面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范围是0.lmm-20mm。
[0016]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密封件的膨胀或收缩通过压缩气体驱动,或者液压驱动或机械结构驱动,实现内芯轴组件的顶部的外侧壁和供粉斗组件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在不同位置的封闭和开启。
[0017]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轴组件上设有流化板、卸料通道、卸料阀,所述卸料阀为粉末卸料阀,所述卸料阀为翻板式卸料阀或者蝶阀或者软管阀。
[0018]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可控密封件的不同控制并使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相对移动得到至少4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0019]A)供粉状态: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上方,打开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下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
[0020]B)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状态: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上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下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通入压缩空气对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进行清理。
[0021]C)清理供粉组件内部状态: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上方,打开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下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关闭吸粉口与外部通道;通入压缩空气对供粉斗组件进行清理;
[0022]D)人工检查状态:可控密封件处于放松状态,使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相当移动至完全分离位置,可供人员进行检查操作。
[0023]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和吸粉口都设置在供粉斗组件上,可控密封件之间设置吸粉口。
[0024]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和吸粉口都设置在内芯轴组件上,可控密封件之间设置吸粉口。
[0025]上述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1件可控密封件设置在供粉斗组件上,另I件可控密封件设置在内芯轴组件上,可控密封件之间设置吸粉口。
[002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27]1.供粉斗组件同内芯轴组件做相对移动得到对应的几个不同组合位置,并由可控密封件在吸粉口两侧对供粉斗组件同内芯轴组件之间的间隙进行分别封闭与开启,而形成不同的通道组合提供给粉末路径或压缩气体路径来实现不同的状态。结构简单,供粉、清理、路径通道之间的切换可实现自动化。
[0028]2.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之间的间隙是靠可控密封件封闭和开启,密封可靠无泄漏,清理更快捷和彻底,对于粉末容器可实现自动清理,可大幅缩短清理所需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29]图1为现有供粉装置在供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为现有供粉装置在清理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实用新型供粉状态原理说明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实用新型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状态原理说明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实用新型卸料状态原理说明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实用新型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原理说明结构示意图。
[0035]图7为本实用新型人工检查状态原理说明结构示意图。
[0036]图8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一在供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9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一在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一在卸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1为本实用新型典型 实施例一在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一人工检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3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二在供粉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二在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的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3]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二在卸料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4]图16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二在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5]图17为本实用新型典型实施例二在人工检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如图3、图4、图5、图6、图7所示,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包括供粉斗组件I和内芯轴组件2,供粉斗组件I内部设置存储粉末6的内腔,供粉斗组件I或内芯轴组件2上设有至少两道可控密封件33、34,密封位置31、32分别设置在吸粉口 131的两侧,供粉斗组件I与内芯轴组件2可以做相对移动,并由可控密封件33或34的封闭或者开启形成不同的粉末、清理气通道组合,从而实现所需的工作状态。
[0047]供粉斗组件上设有吸粉口 131,吸粉口 131与喷粉系统5相连。所述的喷粉系统5包括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
[0048]两道可控密封件布置在吸粉口 131两侧,一道可控密封圈34是封闭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到吸粉口 131的通道42,一道可控密封件33是封闭供粉斗组件I同外部的通道43。
[0049]内芯轴组件2和可控密封件33或34配合的外表面209为柱形,最佳为圆柱形,当然非圆柱形也可以。
[0050]内芯轴组件2和供粉斗组件I之内腔预留0.1~20mm的间隙,便于实现内芯轴组件2和供粉斗组件I之间的相对移动。
[0051]可控密封件33、34可为压缩气体驱动、或者液压驱动或其他机械结构驱动,实现内芯轴组件2外表面209和供粉斗组件I内表面12之间的间隙在不同位置封闭和开启。
[0052]内芯轴组件2上设有流化板204、卸料阀23,流化板204下方设有流化气室222,由外引入流化气72到流化气室222使供粉斗组件I内部的粉末6处于流动状态,输送的粉末混合更均匀,卸料阀23在清理时可以把供粉斗组件I内未使用完的粉末6及时回收。
[0053]上述所述卸料阀23为粉末卸料阀,所述卸料阀为翻板式卸料阀或者蝶阀或者软管阀。
[005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供粉斗组件I与内芯轴组件2在做相对移动,并由可控密封件33或34的封闭或者开启形成不同的粉末清理气通道组合,即形成不同的工作状态,产生所需的供粉状态、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的状态、卸料状态、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及人工检查工作状态。
[0055]供粉状态:如图3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相对移动到可控密封件33处于32位置,可控密封件33关闭通道43,由外部引入流化气72到流化气室222,使供粉斗组件I内部粉末6处于流动状态,启动喷粉系统5,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由吸粉口 131被输送到喷粉系统5,实现粉末供应。通道42、43是内芯轴组件2和供粉斗组件I之内腔预留间隙的一部分。
[0056]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的状态:如图4所示,适当控制可控密封件33使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之间能做相对移动而粉末6不会从通道42、43溢到外部,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相对移动到可控密封件33处于32位置,可控密封件34处于31位置,可控密封件34关闭通道42,可控密封件33仍于32位置并继续保持封闭通道43、由外部引入高压清理气体71进入到吸粉口 131、供粉斗组件I内表面12、可控密封件33、34围成的区域41,进入41区的高压清理气体再由通过吸粉口 131喷射到喷粉系统5的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进行清理。
[0057]卸料状态:如图5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仍处于如图4的清理位置,可控密封圈34、33继续分别处于31、32位置并分别封闭通道42、43,卸料阀23打开粉末6由供粉斗组件I内从卸料通道223卸下回收。
[0058]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如图6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仍处于如图4的清理位置,可控密封件33继续关闭通道43,卸料阀23处于开启状态,关闭喷粉系统5通道,可控密封件34开启,打开通道42并继续保持在41区引入高压清理气体71,在41区的高压清理气体71由通道42进入供粉斗组件I内部,同时从外部引入到流化气室222的小气压流化气72也转换为高压清理气73,实施对供粉斗组件I内部及流化板204的清理。
[0059]人工检查状态:如图7所示,清理完成后,控制可控密封件33使通道43打开,供粉斗组件I和内芯轴组件2相对移动到内芯轴组件2离开供粉斗组件I内腔,人工检查内芯轴组件2及供粉斗组件I的状况。
[0060]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的说明,以下针对应用的典型实例做详细说明。
[0061]典型实施实例一:
[0062]如图8、图9、图10、图11、图12所示,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包括供粉斗组件I和内芯轴组件2。可控密封件采用气控密封圈,气控密封圈数量为两个,均安装在供粉斗组件I上,由供粉斗组件I固定,内芯轴组件2在供粉斗组件I内腔中移动。
[0063]供粉斗组件I由储粉斗11、吸料环13、压板15及安装和支撑气控密封圈33、34的进气环32、31组成,储料斗11内设内腔111用于容置粉末6,内腔111内壁是圆柱型,供粉斗组件I底部设置开口 112与内腔111连通,开口 112用于内芯轴组件2进入内腔111,吸料环13上设有与内腔111连通的吸粉口 131。在吸粉口 131两侧各安装一个气控密封圈33,34,进气环31上设有进气口 35,进气环32上设有进气口 36,进气口 35、36为气控密封圈进气或抽气时的压缩气体引入及排出。
[0064]内芯轴组件2包括内芯轴主体202、底座201、流化板204及卸料阀23,内芯轴主体202外侧安装底座201,内芯轴主体202中间设有卸料通道223,卸料通道223 —端连通内腔111,另一端安装卸料阀23,卸料阀23开启可以卸下储粉斗11内的粉末6,关闭就可以密封卸料通道,使粉末保持在储粉斗11内。在内芯轴主体202上部设有流化气室222,流化气室上方安装有流化板204,底座201设置高压清理气通道211及流化气通道224,通过从流化气通道224引入流化气到流化气室222作用给流化板204使储粉斗11内的粉末处于流动状态,在清理时可以从流化气通道224引入高压清理气实现对流化板204的清理,高压清理气通道211用于在清理时引入高压清理气对供粉斗组件I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5进行清理,内芯轴组件2外壁与供粉斗组件I内壁之间预留有I?4mm的间隙。
[0065]供粉斗组件I在内芯轴组件2内腔内移动,由进气口 35或36引入可控的压缩气体作用给气控密封圈34或33,使气控密封圈34或33收缩或膨胀开启或封闭供粉斗组件I内壁与内芯轴组件2外壁之间的间隙,在吸粉口 131两侧形成不同的通道提供给粉末或清理气,从而实现所需三种工作位置:供粉位置、清理位置及检查位置,及五种组合工作状态:请见如下描述:
[0066]供粉位置如图8所示:内芯轴组件2上的流化板204上端面同下可控密封圈33在吸粉口 131的同侧且内芯轴组件2未离开内腔111。
[0067]清理位置:如图9所示:内芯轴组件2上的流化板204上端面同可控密封圈33分别在吸粉口 131的两侧。
[0068]人工检查位置:如图12所示,内芯轴组件2上的流化板204上端面同下可控密封圈33在吸粉口 131的同侧且内芯轴组件2离开内腔111。
[0069]供粉状态如图8所示,内芯轴组件2在供粉斗组件I内腔内移动到供粉位置,关闭卸料阀23,由进气口 36引入可控压缩气体使气控密封圈33充气膨胀抱紧内芯轴主体202的侧壁221,从而密封供粉斗组件I与外部的通道。此时,供粉系统(图中未示意)开启,由内芯轴组件2的流化气通道224引入小气压流化气72到流化气室222作用给流化板204,使供粉斗组件I内腔的粉末6处于流动状态,开启喷粉系统5,供粉斗组件I内腔的粉末6由吸粉口 131供给喷粉系统5。
[0070]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的状态:如图9所示,适当控制由进气口 36引入的可控压缩气体的压力使可控密封圈33同内芯轴组件2与供粉斗组件I之间能做相对移动而粉末6不会从内芯轴组件2与供粉斗组件I之间的间隙溢到外部,移动内芯轴组件2至清理位置,控制由进气口 36引入的压缩气体的压力使下可控密封圈33抱紧底座201的侧壁214,同时由进气口 35引入压缩气体使上气控密封圈充气膨胀抱紧内芯轴主体202的侧壁221,隔断内腔111与吸粉口 131之间的粉末通道,由清理气通道211引入高压清理气71,高压清理气71由吸粉口 131进入到粉管、粉泵及粉末喷涂设备对其进行清理。
[0071]卸料状态:如图10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仍在清理位置,喷粉系统5及供粉系统仍处于关闭状态,停止从清理气通道211引入高压清理气,继续从流化气通道224引入小气压流化气72使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处于流动状态,打开卸料阀23,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从卸料通道223卸下,清空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实现卸料状态。
[0072]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如图11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仍在清理位置,喷粉系统5及供粉系统仍处于关闭状态,下气控密封圈33继续充气膨胀抱紧底座201中部侧壁214,隔断吸粉口 131与外部的通道,由进气口 35向外抽气使上气控密封圈34收缩打开内腔111与吸粉口 131之间的粉末通道,由清理气通道211引入的高压清理气71就会由内芯轴主体202的侧壁221与供粉斗组件I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供粉斗内部,由流化气通道224引入的小气压流化气72转换为高压清理气73进入到流化气室222后对流化板进行清理,这样就实现了对供粉斗组件I内部的清理。
[0073]人工检查状态如图12所示,移动内芯轴组件2到检查位置,检查供粉斗组件I和内芯轴组件2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及清理状况等。
[0074]典型实施实例二:
[0075]如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所示,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包括供粉斗组件I和内芯轴组件2。可控密封件采用气控密封圈,气控密封圈数量为两个,一件安装在供粉斗组件I上另一件安装在内芯轴组件2上,供粉斗组件I固定,内芯轴组件2在供粉斗组件I内腔中移动。
[0076]供粉斗组件I由储粉斗11、吸料环13、压板15、移动板16及安装和支撑气控密封圈33的进气环32组成,储料斗11内设内腔111用于容置粉末6,内腔111内壁是圆柱型,供粉斗组件I底部设置开口 112与内腔111连通,开口 112用于内芯轴组件2进入内腔111,供粉斗组件I的壁面上设置有与内腔111连通的吸粉口 131。在吸粉口 131两侧各安装一个气控密封圈33、34,进气环31上设有进气口 35,进气环32上设有进气口 36,进气口 35、36为气控密封圈进气或抽气时的压缩气体引入及排出口,吸料环13同移动板16之间设有高压清理气通道211,在清理时移动板16向下移动打开高压清理气通道211,由高压清理气通道211引入的高压清理气71对供粉斗组件I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5进行清理。
[0077]内芯轴组件2包括内芯轴主体202、底座201、流化板204及卸料阀23及安装和支撑气控密封圈34的进气环31组成,在底座201与内芯轴主体202之间安装进气环31及可控密封圈34,内芯轴主体202中间设有卸料通道223,卸料通道223 —端连通内腔111,另一端安装卸料阀23,卸料阀23开启可以卸下储粉斗11内的粉末6,关闭就可以密封卸料通道,使粉末保持在储粉斗11内。在内芯轴主体202上部设有流化气室222,流化气室上方安装有流化板204,内芯轴主体202上设置有流化气通道224,通过从流化气通道224引入流化气到流化气室222作用给流化板204使储粉斗11内的粉末处于流动状态,在清理时可以从流化气通道224引入高压清理气实现对流化板204的清理,内芯轴组件2外壁与供粉斗组件I内壁之间预留有I?4_的间隙。
[0078]供粉斗组件I在内芯轴组件2内腔内移动,由进气口 35或36引入可控的压缩气体作用给气控密封圈34或33,使气控密封圈34或33收缩或膨胀开启或封闭供粉斗组件I内壁与内芯轴组件2外壁之间的间隙在吸粉口 131两侧形成不同的通道提供给粉末或清理气,从而实现所需三种工作位置:供粉位置、清理位置及检查位置,及五种工作状态。同时在供粉或清理时还可以对底座201的外壁214进行清理,也可以对下可控密封圈33进行充气膨胀,使下可控密封圈抱紧底座201的外壁214使在供粉状态时供粉斗组件I同内芯轴组件2之间的密封更加可靠。[0079]供粉位置:内芯轴组件2上的流化板204上端面同下可控密封圈33在吸粉口 131的同侧且内芯轴组件2未离开内腔111。
[0080]清理位置:内芯轴组件2上的流化板204上端面同和可控密封圈33分别在吸粉口131的两侧。
[0081]检查位置:内芯同组件2上的流化板204上端面同下可控密封圈33在吸粉口 131的同侧且内芯轴组件2离开内腔111。
[0082]供粉状态如图13示,内芯轴组件2在供粉斗组件I内腔内移动到供粉位置,由进气口 35引入可控压缩气体使气控密封圈34充气膨胀压紧吸料环13的内壁,从而密封供粉斗组件I与外部的通道。此时,供粉系统(图中未示意)开启,由内芯轴组件2的流化气通道224引入小气压流化气72到流化气室222作用给流化板204,使供粉斗组件I内腔111内的粉末6处于流动状态,开启喷粉系统5,供粉斗组件I内腔111内的粉末6由吸粉口 131供给喷粉系统5。此时也可以同时对底座201的外壁214进行清理:由进气口 36对下可控密封圈33抽气,使下可控密封圈33收缩,移动移动板16打开高压清理气通道211,由高压清理气通道211引入高压清理气可对底座201的外壁214进行清理。也可以由进气口 36引入压缩气体使下可控密封圈膨胀抱紧底座201的外壁214密封外壁214与移动板之间的间隙,使密封更加可靠。
[0083]清理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的状态如图14所示,适当控制由进气口 36引入的可控压缩气体的压力使可控密封圈33同内芯轴组件2与供粉斗组件I之间能做相对移动而粉末6不会从内芯轴组件2与供粉斗组件I之间的间隙溢到外部,由进气口35对上可控密封圈34抽气,使上可控密封圈34收缩,移动内芯轴组件2至清理位置,控制由进气口 36引入的压缩气体的压力使下可控密封圈33抱紧底座201的侧壁214,同时由进气口 35引入可控压缩气体使上气控密封圈充气膨胀压紧供粉斗组件I的内壁,隔断内腔111与吸粉口 131之间的粉末通道,移动移动板16打开高压清理气通道211,由高压清理气通道211引入高压清理气71,高压清理气71由吸粉口 131进入到粉管、粉泵及喷粉及、或其它应用设备对其进行清理。
[0084]卸料状态如图15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仍在清理位置,喷粉系统5及供粉系统仍处于关闭状态,停止从清理气通道211引入高压清理气,继续从流化气通道224引入小气压流化气72使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处于流动状态,打开卸料阀23,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从卸料通道223卸下,清空供粉斗组件I内的粉末6,实现卸料状态。
[0085]清理供粉斗组件内部状态如图16所示,内芯轴组件2同供粉斗组件I仍在清理位置,喷粉系统5及供粉系统仍处于关闭状态,下气控密封圈33继续充气膨胀抱紧底座201中部侧壁214,隔断吸粉口 131与外部的通道,由进气口 35向外抽气使上气控密封圈34收缩打开内腔111与吸粉口 131之间的粉末通道,移动移动板16打开高压清理气通道211,由高压清理气通道211引入高压清理气71,就会由底座201的侧壁及内芯轴主体202的侧壁221与供粉斗组件I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到供粉斗组件I内部,由流化气通道224引入的小气压流化气72转换为高压清理气73进入到流化气室222后对流化板进行清理,这样就实现了对供粉斗组件I内部的清理。
[0086]在清理供粉斗组件I内部的状态下,控制可控密封圈34及33还可以实现清理底201与移动板16之间的间隙。[0087]人工检查状态如图17所示,移动内芯轴组件2到检查位置,检查供粉斗组件I和内芯轴组件2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及清理状况等。
[008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典型的实施实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可控密封件是保证内芯轴组件在粉末中移动变得可能的一种可行方案,但如果用其它类型的密封件也属于本专利的一个变形,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无论是典型实例或工作原理)所做的同等变化与修饰,皆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包括: 一供粉斗组件,供粉斗组件中空的内腔形成储存粉末的容器; 一芯轴组件,内芯轴的顶部嵌套在内腔里面,内芯轴组件的顶部的外侧壁与供粉斗组件的内腔里面的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 一吸粉口,设置在所述的供粉斗组件上,向外部供给粉末; 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设置在供粉斗组件或内芯轴组件上,且相隔一段距离,可控密封件用于封闭或者打开间隙,通过对可控密封件的不同控制和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相对移动得到设定的几个不同的工作状态,所述可控密封件在吸粉口一侧或两侧对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供粉斗组件底部设置开口与内腔连通,内芯轴组件的顶部可从开口伸入内腔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粉口与喷粉系统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可布置在吸粉口两侧,一件可控密封件是封闭或者开启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是封闭或者开启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配 合的外表面为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芯轴组件的顶部的外侧壁与供粉斗组件的内腔里面的内侧壁之间的间隙范围是0.lmm-20mmo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可控密封件的膨胀或收缩通过压缩气体驱动,或者液压驱动或机械结构驱动,实现内芯轴组件的顶部的外侧壁和供粉斗组件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在不同位置的封闭和开启。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轴组件上设有流化板、卸料通道、卸料阀,所述卸料阀为粉末卸料阀,所述卸料阀为翻板式卸料阀或者蝶阀或者软管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对可控密封件的不同控制并使供粉斗组件与内芯轴组件相对移动得到至少4种不同的工作状态: A)供粉状态: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上方,打开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下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 B)清理喷粉系统状态: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上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下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通入压缩空气对喷粉系统进行清理。 C)清理供粉组件内部状态: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上方,打开供粉斗组件内的粉末到吸粉口的通道;另一件可控密封件位于吸粉口下方,封闭供粉斗组件和外部的通道,关闭吸粉口与外部通道;通入压缩空气对供粉斗组件进行清理; D)人工检查状态:可控密封件处于放松状态,使供粉斗组件和内芯轴组件相当移动至完全分离位置,可供人员进行检查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和吸粉口都设置在供粉斗组件上,可控密封件之间设置吸粉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2件可控密封件和吸粉口都设置在内芯轴组件上,可控密封件之间设置吸粉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闭路循环的自动清理供粉装置,其特征在于:I件可控密封件设置在供粉斗组件上,另I件可控密封件设置在内芯轴组件上,可控密封件之间设置 吸粉口。
【文档编号】B05B9/04GK203494685SQ201320396542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4日
【发明者】柯儒群 申请人:裕东(中山)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