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165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属于破损输送带修复设备【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胶筒直接加热,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的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胶枪枪体上设置有带有齿条的活塞杆,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活塞,所述胶筒可拆卸安装在胶枪枪体上;胶筒包括缸体、前盖、筒座、恒温加热装置、外筒和阀嘴,缸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盖,后端设置有筒座,前盖上设置有阀嘴,所述缸体的外部套装有外筒,外筒一端固定在前盖上,另一端固定在筒座上,缸体和外筒之间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外筒上还设置有穿线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广泛用于破损输送带的修复。
【专利说明】—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属于破损输送带修复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输送带破损是输送带用户难以避免的问题,也是影响输送带安全运行的问题。目前,破损输送带修复一般采用加热填充热固性材料修补,将双组份带状橡胶材料,经胶枪加热、搅拌、混合、挤出,填充覆盖在输送带破损的表面,两种组分反应固化后,完成修补,这种胶枪仅适合于双组份橡胶型热固化材料使用,应用范围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采用胶筒直接加热,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的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包括胶枪枪体和胶筒,所述胶枪枪体上设置有带有齿条的活塞杆,活塞杆的端部安装有活塞,所述胶筒可拆卸安装在胶枪枪体上;
[0005]所述胶筒包括缸体、前盖、筒座、恒温加热装置、外筒和阀嘴,所述缸体的前端设置有前盖,后端设置有筒座,前盖上设置有阀嘴,所述缸体的外部套装有外筒,所述外筒一端固定在前盖上,另一端固定在筒座上,所述缸体和外筒之间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所述外筒上还设置有穿线把。
[0006]所述恒温加热装置和外筒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
[0007]所述恒温加热装置为电热圈。
[0008]所述活塞的中心开有沉头孔,沉头孔内设置有中心开有方孔的齿条轴,沉头孔上设置有端盖,所述齿条轴的侧面正投影视图呈0形,端盖上开有与齿条轴相对应的小形孔,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端盖插装固定在齿条轴的方孔内。
[0009]所述活塞的塞体上设置有沟槽。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本实用新型中胶筒和胶枪枪体为可拆卸式安装,同时胶筒自身安装有恒温加热装置和保温层,加热、保温效果好,能够实现多个胶筒和一个胶枪枪体进行交替使用,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工作效率更高,适合各种皮带的修复,应用范围广。
[0012]2、本实用新型中活塞和活塞杆之间为活动连接,活塞杆通过齿条轴控制活塞移动,且齿条轴与活塞留有活动余量,这样连接方式解决了活塞杆和胶筒不易同心,造成活塞移动困难的问题,同时活塞塞体上开有沟槽,减少与胶筒筒壁的摩擦阻力,移动更加轻巧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活塞和活塞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齿条轴的侧面正投影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塞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图4的右视图。
[0019]图中:1为胶枪枪体,2为胶筒,3为活塞杆,4为活塞,5为缸体,6为前盖,7为筒座,8为恒温加热装置,9为外筒,10为阀嘴,11为穿线把,12为保温层,13为沉头孔,14为齿条轴,15为端盖、16为沟槽,17为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包括胶枪枪体I和胶筒2,所述胶枪枪体I上设置有带有齿条的活塞杆3,活塞杆3的端部安装有活塞4,所述胶筒2可拆卸安装在胶枪枪体I上;
[0021]所述胶筒2包括缸体5、前盖6、筒座7、恒温加热装置8、外筒9和阀嘴10,所述缸体5的前端设置有前盖6,后端设置有筒座7,前盖6上设置有阀嘴10,所述缸体5的外部套装有外筒9,所述外筒9 一端固定在前盖6上,另一端固定在筒座7上,所述缸体5和外筒9之间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8,所述外筒9上还设置有穿线把11。
[0022]所述恒温加热装置8和外筒9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12。
[0023]所述恒温加热装置8为电热圈。
[0024]所述活塞4的中心开有沉头孔13,沉头孔13内设置有中心开有方孔的齿条轴14,沉头孔13上设置有端盖15,所述齿条轴14的侧面正投影视图呈形,端盖15上开有与齿条轴14相对应的形孔17,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穿过端盖15插装固定在齿条轴14的方孔内。
[0025]所述活塞4的塞体上设置有沟槽16。
[0026]本实用新型中该修复装置采用胶筒2和胶枪枪体I可拆卸安装设置,胶枪枪体I与现有技术相同,一把胶枪枪体I可随时更换胶筒2,以适应不同类型的输送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熔融性弹性体装入胶筒内,通过恒温加热装置8,即电热圈,进行恒温加热,恒温加热装置8的电源线穿过穿线把11与电源相连接。同时活塞杆3与活塞4的连接为活动连接,活塞4中心开有沉头孔13,沉头孔13上设置有端盖15,端盖15和活塞4为一体结构,端盖15上开有与齿条轴14相对应的0形孔17,其中0形孔17的圆孔直径比沉头孔13的盲孔直径小;活塞杆3的一端固定在齿条轴14上,齿条轴14穿过形孔17安装在沉头孔13内,将活塞杆3旋转一定角度,使齿条轴14卡装在端盖15和活塞4形成的空腔内,这种连接方式在通过活塞杆3伸出和收缩方便控制活塞4移动的同时,也解决了由于胶筒和活塞杆不同心,导致活塞移动困难的问题;并且活塞4的塞体上还设置有沟槽,以减少活塞4与胶筒的摩擦阻力,活塞移动更加方便。
[0027]本实用新型中胶筒内装填有熔融性弹性体,熔融性弹性体为热塑性物质,一般初始状态颗粒状、或粉末状,或带条状,经恒温极加热融化后变成熔融性弹性体胶液,由胶枪枪体I带动活塞4,经胶筒上的阀嘴10流出,涂覆输送带破损处,修补效率高,反复使用间隔时间段,一般为15分钟左右,即可再次进行开机运行。
[002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第一步、取适量熔融性弹性体装入胶筒内,通电加热胶筒内的熔融性弹性体,加热温度为120°C _230°C,恒温加热10-60分钟,直至熔融性弹性体融化变成熔融性弹性体胶液;
[0029]第二步、打磨待修复输送带表面,使其裸露出新的表面;
[0030]第三步、然后打开胶筒上的阀嘴,熔融性弹性体胶液自动流出或将胶筒安装在胶枪上打出至待修复输送带的新表面上;
[0031]第四步、熔融性弹性体胶液自然冷却凝结,修复完成。
[0032]完成所述弟二步后,在待修复输送带的新表面涂覆底涂处理液,涂覆完成后,保持1-10分钟,在进行第二步。
[0033]所述熔融性弹性体或为具有热塑性的聚酰胺,或为具有热塑性的聚酯,或为EVA,或为TPU,或为TPEE,或为TPE。
[0034]其中熔融性弹性体是为具有热塑性的修补材料,其在适当温度融化形成胶液,并且在冷却后具有一定弹性,所以将这些材料统称熔融性弹性体,由于熔融性弹性体的选材不同,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也不相同,其可根据选材的不同,自行选择。
[0035]本实用新型应用范围广,适应各种类型的输送带的修补,如:各种橡胶输送带、PVC输送带、PVG输送带、聚氨酯输送带,其中各种橡胶输送带和聚氨酯输送带经打磨后需要涂覆底涂处理液,将非极性材料转化成极性材料,已达到更好的粘结效果;PVC输送带、PVG输送带打磨后无需处理,可直接涂覆粘结。
[0036]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得各种变化,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其特征在于:包括胶枪枪体(I)和胶筒(2),所述胶枪枪体(I)上设置有带有齿条的活塞杆(3),活塞杆(3)的端部安装有活塞(4),所述胶筒(2)可拆卸安装在胶枪枪体(I)上; 所述胶筒(2)包括缸体(5)、前盖(6)、筒座(7)、恒温加热装置(8)、外筒(9)和阀嘴(10),所述缸体(5)的前端设置有前盖(6),后端设置有筒座(7),前盖(6)上设置有阀嘴(10),所述缸体(5)的外部套装有外筒(9),所述外筒(9) 一端固定在前盖(6)上,另一端固定在筒座(7 )上,所述缸体(5 )和外筒(9 )之间设置有恒温加热装置(8 ),所述外筒(9 )上还设置有穿线把(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装置(8)和外筒(9)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温加热装置(8)为电热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中心开有沉头孔(13),沉头孔(13)内设置有中心开有方孔的齿条轴(14),沉头孔(13)上设置有端盖(15),所述齿条轴(14)的侧面正投影视图呈形,端盖(15)上开有与齿条轴(14)相对应的0形孔(17),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穿过端盖(15)插装固定在齿条轴(14)的方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1、2、4任一所述的一种破损输送带修复用胶枪,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4)的塞体上设置有沟槽(16)。
【文档编号】B05C5/04GK203459240SQ201320498137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15日
【发明者】任子成, 任一川, 杨君 申请人:任一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