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9897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带,具体涉及一种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属于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笔记本、移动终端的市场普及率越来越高,同时这些产品具有小型化、轻型化、薄型化的趋势,为了保护电子产品的屏幕,一般会在电子产品屏幕上贴上保护胶带(也称为保护膜),从而避免划伤或磨损屏幕。

由上可见,保护胶带是直接粘贴在电子产品的屏幕上的,因而对于电子产品的后续使用感受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人们需求的逐步提高,市场上普通的保护胶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高要求,尤其是广大年轻消费群体对于电子产品的视觉享受要求较高,因而对于保护胶带的抗刮伤、防眩光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鉴于上述原因,开发高性能、多样化的屏幕保护胶带已是市场的大势所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刮伤、不留残胶、同时能够消除强眩光的屏幕保护胶带。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一面涂布有抗刮涂层,所述基材另一面涂布有改性胶黏剂层,所述改性胶黏剂层内分散有若干防眩光珠子并且改性胶黏剂层与一离型膜粘合;所述改性胶黏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20-50份、丙烯酸6-1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体3-8份、植物淀粉3-5份、ph调节剂1-2份及适量溶剂。

优选地,前述抗刮涂层为有机硅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厚度为8-10μm。

更优选地,前述基材为经过预处理的pvc薄膜或pet薄膜,厚度为30-80μm。

具体地,前述预处理为:采用弱酸或弱碱对基材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2-6h。

再优选地,前述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平均粒径为80-120nm。

更优选地,前述植物淀粉选自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红薯淀粉及大米淀粉中的一种。

进一步优选地,前述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

更进一步优选地,前述溶剂为多元醇,所述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1,3-丁二醇中的一种。

此外,本发明还公布了如前所述的一种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基材进行预处理,打磨平整并清除其表面油污;

s2、利用刮刀在基材其中一面均匀涂布抗刮涂层,入烘道烘干后取出;

s3、制备改性胶黏剂:将环氧树脂、丙烯酸、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及植物淀粉加入溶剂中,然后用ph调节剂调节混合物的ph值至8-9;边搅拌边将防眩光珠子分散至混合物中,以使防眩光珠子分散均匀,得到改性胶黏剂;

s4、将步骤s3制得的改性胶黏剂均匀涂布于基材的另一面,烘干后取出;

s5、在胶黏剂层上粘合离型膜,得到产品。

优选地,前述防眩光珠子为球形,平均粒径为50-80nm;所述改性胶黏剂层厚度为20-30μm。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的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在基材的一面涂布有抗刮涂层,从而优化了保护胶带的抗刮伤性能,能有效防止手指、挂件等对保护胶带的刮伤及摩擦伤,避免视觉不舒适;

(2)、本发明的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在改性胶黏剂层内分散有防眩光珠子,能够有效消除反射光和强眩光,赋予保护胶带极强的时尚感;同时,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粉体与植物淀粉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保护胶带与屏幕的结合力,并且确保了高低温变化时的粘度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胶黏剂残留在屏幕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的介绍。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包括基材,在基材一面涂布有抗刮涂层,基材另一面涂布有改性胶黏剂层,改性胶黏剂层内分散有若干防眩光珠子并且改性胶黏剂层与一离型膜粘合。需要使用时,将离型膜撕掉后粘贴于电子产品的平面表面即可。

其中,抗刮涂层为有机硅类树脂或丙烯酸类树脂,厚度为8-10μm;基材为经过预处理的pvc薄膜或pet薄膜,厚度为30-80μm。预处理的具体方法为:采用弱酸或弱碱对基材进行浸泡处理,浸泡时间为2-6h,去除基材表面油污等杂质,使得涂层的复合性更好。

改性胶黏剂层是保护胶带的核心,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20份、丙烯酸6份、纳米二氧化硅粉体3份、植物淀粉3份、ph调节剂1份及适量溶剂。其中,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平均粒径为80-120nm,植物淀粉选自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土豆淀粉、红薯淀粉及大米淀粉中的一种,ph调节剂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氢氧化钾溶液,溶剂为多元醇,所述多元醇选自聚乙二醇、聚乙烯醇或1,3-丁二醇中的一种,溶剂用量能够使改性胶黏剂层的粘度适中、便于涂布即可。

为了更好地实施本实施例,该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基材进行预处理,打磨平整并清除其表面油污;

s2、利用刮刀在基材其中一面均匀涂布抗刮涂层,入烘道烘干后取出;

s3、制备改性胶黏剂:将环氧树脂、丙烯酸、纳米二氧化硅粉体及植物淀粉加入溶剂中,然后用ph调节剂调节混合物的ph值至8-9;边搅拌边将防眩光珠子分散至混合物中,以使防眩光珠子分散均匀,得到改性胶黏剂;

s4、将步骤s3制得的改性胶黏剂均匀涂布于基材的另一面,烘干后取出;

s5、在胶黏剂层上粘合离型膜,得到产品。

其中,防眩光珠子为球形,平均粒径为50-80nm;改性胶黏剂层厚度为20-30μ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保护胶带其结构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改性胶黏剂层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为:改性胶黏剂层是保护胶带的核心,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40份、丙烯酸10份、纳米二氧化硅粉体5份、植物淀粉4份、ph调节剂1.5份及适量溶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保护胶带其结构与制备方法均与实施例1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改性胶黏剂层的组分含量不同,具体为:改性胶黏剂层是保护胶带的核心,其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50份、丙烯酸1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体8份、植物淀粉5份、ph调节剂2份及适量溶剂。

经检测,本发明的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在基材的一面涂布有抗刮涂层,从而优化了保护胶带的抗刮伤性能至4h-6h,能有效防止手指、挂件等对保护胶带的刮伤及摩擦伤,避免视觉不舒适;在改性胶黏剂层内分散的防眩光珠子,能够有效消除反射光和强眩光,赋予保护胶带极强的时尚感,提高视觉享受;同时,鉴于纳米二氧化硅粉体与植物淀粉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保护胶带与屏幕的结合力,并且确保了高低温变化时的粘度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胶黏剂残留在屏幕表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刮伤防眩光的保护胶带,包括基材,基材一面涂布有抗刮涂层,另一面涂布有改性胶黏剂层,改性胶黏剂层内分散有若干防眩光珠子并且改性胶黏剂层与一离型膜粘合;改性胶黏剂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环氧树脂20‑50份、丙烯酸6‑15份、纳米二氧化硅粉体3‑8份、植物淀粉3‑5份、pH调节剂1‑2份及适量溶剂。从而优化了保护胶带的抗刮伤、防眩光性能,同时,利用纳米二氧化硅粉体与植物淀粉的协同作用,提高了保护胶带与屏幕的结合力,并且确保了高低温变化时的粘度稳定性,同时还能有效避免胶黏剂残留在屏幕表面。

技术研发人员:朱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斯瑞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04
技术公布日:2017.08.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