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印刷油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7451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印刷油墨。



背景技术:

采用电子束能量固化的油墨称为电子束固化油墨(即eb油墨)。近年来eb固化设备虽然在价格上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但是其设备一次性投入仍然较大;eb油墨的价格仍比普通油墨的价格高;为解决空气中氧的抑制问题,一般都必须采用惰性气体屏蔽的方法,不仅增加了装置的复杂性,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eb固化仅适用于平面的涂层固化,因而固化产品的几何形状受到限制;eb油墨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它有良好的耐抗性,但这在废弃印刷品回收时则成为脱墨难、妨碍回收的一个因素,因此在印品回收方面还必须做新的研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表面印刷油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表面印刷油墨,该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密度聚乙烯10~2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10份,聚酰胺10~20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0~60份,稀释剂10~25份,二氧化钛10~20份,分散剂0.1~2份,防腐蚀颜料1~30份。

本发明的电子束固化油墨可以仅由以上各组分配制而成,也可以在不影响整体性能的基础上加入其他组分,例如润湿剂等等。

在一种方案中,本发明的表面印刷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密度聚乙烯10~2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2~8份,聚酰胺10~20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30~50份,稀释剂15~25份,二氧化钛10~20份,分散剂0.1~1份,防腐蚀颜料5~30份。

在另一种方案中,本发明的表面印刷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密度聚乙烯12~17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3~8份,聚酰胺12~18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35~45份,稀释剂15~20份,二氧化钛12~20份,分散剂0.1~0.5份,防腐蚀颜料15~30份。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本发明的表面印刷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密度聚乙烯1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6份,聚酰胺15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40份,稀释剂18份,二氧化钛15份,分散剂0.2份,防腐蚀颜料20份。

本发明中的稀释剂选自环己烷。

本发明中的分散剂选自优卡uniqjet9510或斯洛柯silok7195w分散剂。

本发明的eb油墨具有如下诸多优点:

(1)不含挥发性物质voc,没有气味或仅有很小的气味,减少了对工人健康的危害,无环境污染;

(2)耐抗性好,油墨中的化学物质通过交联反应形成了高分子立体网状聚合物,墨膜具有较好的耐化学性和耐摩擦性;

(3)固化时间短,只需0.1秒左右即可彻底干燥,与传统印刷需要几分钟甚至几天才能彻底干燥相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进行规模生产;

(4)颜料浓底高,印制的产品外观漂亮,具有很强的光泽高和立体感;

(5)减少了印刷机的清洗时间,墨斗里的eb油墨即使存放一个晚上,也不会出现结皮、硬化现象,减少了浪费;

(6)固化时不会出现导致承印物变形的强热量。

本发明的表面印刷油墨在各组分的协同作用下,特别是在高密度聚乙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酰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的相互协同作用下,使得油墨能够在极短的固化时间下形成强有力且相互交互的高分子立体聚合网络,解决了传统溶剂型烘烤油墨的高能耗高voc排放的问题,解决了传统uv固化油墨附着力,深层固化以及重涂性的问题,同时使得墨膜同时具有较高的硬度、附着力、耐化学性、耐摩擦性、耐热性和耐蒸煮性能,其经济环保,可以满足各种印刷方式包括丝印、网印、数码印刷及喷墨印刷,为eb固化技术在油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以下各实施例。

实施例1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6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6份,聚酰胺15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40份,稀释剂环己烷10份,稀释剂环己烷8份,二氧化钛15份,uniqjet9510分散剂0.2份,防腐蚀颜料20份。

实施例2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8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7份,聚酰胺11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35份,稀释剂环己烷16份,二氧化钛13份,silok7195w分散剂0.2份,防腐蚀颜料15份。

实施例3

各组分的重量份组成为:高密度聚乙烯1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5份,聚酰胺11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38份,稀释剂环己烷15份,二氧化钛11份,uniqjet9510分散剂0.2份,防腐蚀颜料20份。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印刷油墨,该油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高密度聚乙烯10~20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1~10份,聚酰胺10~20份,甲基丙烯酸正丁酯20~60份,稀释剂10~25份,二氧化钛10~20份,分散剂0.1~2份,防腐蚀颜料1~30份。本发明的油墨在高密度聚乙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聚酰胺、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等各组分的相互协同作用下,使得油墨能够在极短的固化时间下形成强有力且相互交互的高分子立体聚合网络,解决了传统溶剂型烘烤油墨的高能耗高VOC排放的问题,解决了传统UV固化油墨附着力,深层固化以及重涂性的问题,同时使得墨膜同时具有较高的硬度、附着力、耐化学性、耐摩擦性、耐热性和耐蒸煮性能,其经济环保,为EB固化技术在油墨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郑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荣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2.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