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57103发布日期:2023-11-08 18:44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锅炉受热面涂料,具体为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由于生产系统及余热发电热力系统的特殊性,余热锅炉在整个系统中主要起到以下作用:

2、(1)起到降低整个烟气温度的作用,能够保障系统中除尘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低温环保排放烟气;

3、(2)余热锅炉通过利用余热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通过与补燃锅炉整体配套推动气轮机和发电机发电,例如为整个水泥、硅生产电力生产系统设备提供动力;

4、(3)余热锅炉涂层具有各种余热锅炉受热防结焦防灰及其应用;

5、(4)一定的自除尘作用,分离出的灰尘可以重新回收利用。

6、但是余热锅炉的烟气数量较大,蒸汽和饱和水所需的热量主要来自于烟气,而辅助燃烧器需要的空气量较少,但是需要冷却的烟气数量却很大,数量较少的空气难于有效地气中的热量,如果设置空气预热器,不但回收的热量少,而且所需的传热面积很大,其经济效益必然很差。

7、因此如何提高余热锅炉受热面的导热性能、抗结灰、抗结焦性能则有利于大幅度提高余热锅炉的效率。

8、现有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02351553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壁卫燃带防结焦涂料,虽然该发明专利解决了水冷壁卫燃带防结焦的技术问题,但不能应用于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

9、另外现有技术中对于有锈的受热面需要先用锈涂层转化剂来对有锈的受热面表面进行喷涂处理后再进行防结焦防灰涂料的喷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解决了以下技术问题:

3、1、现有余热锅炉烟道受热面易结焦结灰导致传热效果差;

4、2、现有余热锅炉涂料需要先用锈涂层转化剂来对有锈的受热面表面进行喷涂处理后再进行防结焦防灰涂料的喷涂。

5、(二)技术方案

6、称料-配料-混料-中和-卸料-备用

7、用电子称,称好料,在装有搅拌嚣,恒压滴漏斗,冷凝的四囗烧瓶中,加入计量的水,无机有机杂化水性环氧树脂与硅溶胶混合体,快速搅拌,升温至75度时调整合适的搅拌转速,搅20-60分钟,树脂有气泡添加消泡剂,转速为1500r-1800r/min,搅拌5分钟,根据涂料的状态适当加入离子水,搅拌10min。其中离子水的添加量根据天气、涂料粘度温变进行适当调整。

8、降温到40度以下,添加配料加入,分散剂同时加入各种填料转速升高为3000r/min,搅拌30分钟,使粉体粒子在高剪切速率作用下分散成原子粒,并达到分散稳定状态,中和好,进行卸料备用。其中温度从75度降至40度以下的过程也是材料之间相互产生化合反应的过程;转速升高有利于将配料调匀。

9、喷涂层前用气吹干净余热锅炉受热面,无灰无油,有锈无锈都可以直接喷涂。20度以上喷涂,表干4小时,实干24小时,5度以上喷涂8小时表干48小时实干。

10、在涂料喷涂实干后通入500~600℃烟气使涂料发生化合反应并在受热面上形成抗结焦结灰的涂层。

11、(三)有益效果

1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具备以下

13、有益效果:

14、该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利用配方中的单宁酸、磷酸、钼酸钠能够与受热面的铁锈在500~600℃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牢固的根基,进而可以不使用锈涂层转化剂来对受热面的铁锈进行处理;另外配方中氯化钠、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以及氟碳乳液可以保持涂层具有提高涂层疏水角的性能;最终利用石墨烯均匀分布在涂层内形成多层环孔结构来提高传热性能,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传热提升。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质量比例的成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有机化涂料基材的制备过程如下:

3.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称料、配料、混料、中和、卸料、备用,其特征在于:

4.一种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在余热锅炉受热面积抗结焦结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层前用气吹干净余热锅炉受热面且无需对喷涂的受热面的锈做处理,如20度以上喷涂,表干4小时,实干24小时;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涉及锅炉受热面涂料技术领域。该余热锅炉受面防结焦防灰涂料及制备方法利用配方中的单宁酸、磷酸、钼酸钠能够与受热面的铁锈在500~600℃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牢固的根基,进而可以不使用锈涂层转化剂来对受热面的铁锈进行处理;另外配方中氯化蜡、疏水纳米二氧化硅以及氟碳乳液可以保持涂层具有提高涂层疏水角的性能;最终利用石墨烯均匀分布在涂层内形成多层环孔结构来提高传热性能,并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有较大的传热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戴亚洲,孙积文,陈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陆亨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