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0515发布日期:2023-08-10 07:05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保护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手机贴膜,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挡光结构的手机保护膜。


背景技术:

1、手机保护膜又称手机美容膜,是可用于装裱手机机身表面、屏幕的一种冷裱膜,其作用一般是防摔和防止手机屏幕被刮花。

2、现有的手机膜一般为单张膜片,如图1所示,这种类型的手机膜在使用时,直接贴附在手机屏幕上,使用者在使用贴了此种类型保护膜的手机时,屏幕亮起发出的光落至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使手机屏幕的边缘部分亮度增加,手机的屏幕看起来比屏幕的实际尺寸大,给使用者造成错觉。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挡光结构的手机保护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屏幕贴附单张手机膜时,屏幕发出的光落至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使手机屏幕的边缘部分亮度增加,手机的屏幕看起来比屏幕的实际尺寸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保护膜,包括膜片和边框,该边框的内壁具有向内延伸形成的装配部,所述膜片与所述装配部装配连接,所述手机保护膜还包括挡光结构,所述挡光结构位于所述膜片的边缘区域,用于在手机屏幕与膜片的内表面贴合时遮挡手机屏幕散发的光线以防止该光线散射至膜片与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

3、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安装于所述装配部上表面处;

4、所述挡光结构位于所述膜片的上表面的边缘区域。

5、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的下表面具有用于与手机屏幕贴合的胶粘层,该胶粘层与所述装配部的内侧面之间具有间隙;

6、所述挡光结构位于膜片与所述装配部上表面之间且至少能够将所述间隙遮挡。

7、进一步地,所述膜片安装在所述装配部的下表面处;

8、所述挡光结构位于所述膜片的下表面的边缘区域。

9、进一步地,所述膜片的下表面具有用于与手机屏幕贴合的胶粘层,该胶粘层覆盖至所述边框的下表面的部分区域。

10、进一步地,所述边框的下表面内侧具有向上凹陷的凹槽部,该凹槽部的外侧为阻挡部;

11、所述胶粘层延伸至该凹槽部内,当与手机屏幕贴合受压时胶粘层被所述阻挡部约束在所述凹槽部内。

12、进一步地,所述挡光结构与所述膜片为一体结构。

13、进一步地,所述挡光结构为黑色丝印膜。

14、进一步地,所述挡光结构为一独立存在的薄片结构。

15、进一步地,所述膜片为钢化玻璃,所述边框为金属框结构。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膜片的边缘区域设置挡光结构,使手机保护膜贴附于手机屏幕后,手机屏幕发出的光,不能落至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单张手机膜贴于手机屏幕时,屏幕发出的光透过手机膜散射后,落至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造成的使用者视觉感知的屏幕大小和手机屏幕实际大小不符带来的落差感,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保护膜,包括膜片(1)和边框(2),该边框(2)的内壁具有向内延伸形成的装配部(21),所述膜片(1)与所述装配部(21)装配连接,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保护膜,包括膜片和边框,该边框的内壁具有向内延伸形成的装配部,所述膜片与所述装配部装配连接,还包括挡光结构,所述挡光结构位于所述膜片的边缘区域,用于在手机屏幕与膜片的内表面贴合时遮挡手机屏幕散发的光线以防止该光线散射至膜片与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本技术提供的手机保护膜在使用时,手机屏幕边缘发出的光经挡光结构的阻挡,不会落至手机屏幕显示区域正对范围之外的区域,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的单张手机膜贴附在手机屏幕上时,手机屏幕发出的光经手机膜折射后落在屏幕外侧,造成的使用者视觉感知的屏幕大小与实际屏幕大小之间的偏差,改善了使用者的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舒本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宝亿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3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