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及包含其的新型病理载玻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06293发布日期:2024-04-30 17:16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及包含其的新型病理载玻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特别涉及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及包含其的新型病理载玻片。


背景技术:

1、目前,已有的一类免疫组化染色仪是根据开放式个性化切片染色技术这一原理进行设计的,其具有独特的模块技术、超大切片容量以及高度模拟手工免疫组化程序以保证实验结果可靠性等优点。但其也具有一些弊端,如目前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可运行ihc、icc及fish等多种程序)所使用的粘附载玻片与普通手工操作所用的载玻片相似,其虽然在临床病理诊断及科学研究中广泛使用,可以将组织切片粘附在载玻片表面,进行全自动病理染色如免疫组化、细胞诊断以及免疫荧光原位杂交等多个程序,但在高温修复和缓冲液冲洗等过程中,常常出现组织从载玻片表面脱落的现象。因此,大多数载玻片都是经过表面处理,以增强其对组织的粘附能力。目前,文献报道及商品化的粘附载玻片主要是表面含有赖氨酸、氨基硅烷、蛋白等具有正电荷的物质。但是这些粘附载玻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产品性能不稳定,如蛋白处理的载玻片很容易失去粘附功能,而赖氨酸等处理的载玻片粘附性能较强,非常适用于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但其粘附性强的同时其疏水性也较强。以开放式个性化切片染色技术为基础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由于缺乏液体覆盖技术,以及所用载玻片的强疏水性,使得免疫组化染色过程中出现试剂延展性差,导致染色不均等问题频发。为解决该问题,我们通常会在抗原修复液以及洗涤缓冲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以增加试剂的延展性。此方法效果显著,使全自动病理染色过程中载玻片上试剂的延展性明显改善,试剂滴加在载玻片上可迅速延展开。然而,试剂延展性增加后引发一系列问题,如利用开放式原理设计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进行病理切片染色时,滴加试剂前的去除洗涤缓冲液吹片步骤,由于吹片只能从载玻片的标签端靠内几公分处开始至载玻片的尾端,且洗涤缓冲液可能残留于玻片的尾端,导致载玻片尾端和标签端洗涤缓冲液回流到载玻片的组织粘附区域,稀释试剂;且试剂滴加后会延展至载玻片的尾端和标签端,导致试剂覆盖厚度稀薄,部分试剂色素吸附于标签端。以上现象可能会导致病理染色结果偏弱和染色不均等问题。

2、有鉴于此,需要针对全自动病理染色领域中使用的粘附载玻片的不足,设计一种特殊的新型病理载玻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及包含其的新型病理载玻片,解决以上全自动病理染色过程中各试剂被载玻片标签端和尾端洗涤缓冲液回流稀释的问题。

2、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15~55%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18~35%无水乙醇以及25~49%双蒸水。

4、优选地,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5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0%无水乙醇,30%双蒸水;或4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5%无水乙醇,35%双蒸水;或2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33%无水乙醇,47%双蒸水。

5、一种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上设置有标签区和防脱涂层区,所述防脱涂层区上设置有采用超疏水疏油材料制成的试剂阻隔线,所述试剂阻隔线为设置于所述防脱涂层区中间区域的圆形或方形闭合线条,或者所述试剂阻隔线为对称设置于所述防脱涂层区左右两端的标签端阻隔线和载玻片尾端阻隔线。

6、优选地,所述标签端阻隔线和所述载玻片尾端阻隔线为直线或曲线。

7、优选地,所述防脱涂层区上设置有粘附性能物质,所述粘附性能物质为铬钒明胶、多聚赖氨酸以及apes硅化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8、优选地,所述试剂阻隔线采用超疏水疏油材料制成,所述超疏水疏油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15~55%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18~35%无水乙醇以及25~49%双蒸水。

9、优选地,所述超疏水疏油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5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0%无水乙醇,30%双蒸水;或4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5%无水乙醇,35%双蒸水;或2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33%无水乙醇,47%双蒸水。

10、优选地,所述试剂阻隔结构(3)的厚度为0.2~0.5μm。

11、一种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1)将载玻片本体设置标签区和防脱涂层区,其中防脱涂层区使用粘附性能物质进行防脱处理,晾干;

13、(2)用笔或毛刷蘸取超疏水疏油材料,在防脱涂层区的中央区域或左右两侧区域进行划线或涂线,晾干即得。

14、一种病理载玻片在病理诊断领域中的应用,如免疫组织或细胞化学染色技术(ihc或icc)、细胞学诊断、hpv检测以及免疫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等。

15、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1)本发明具有超强组织粘附能力;

17、(2)本发明上通过用笔画或毛刷擦涂的阻隔线采用的材料具有超疏水疏油以及耐高温高碱性能,经过高温高碱抗原修复后仍能牢固地粘附在载玻片上,并保持其原有的疏水疏油能力;

18、(3)本发明利用超疏水材料的优点,可将全自动病理染色过程中的试剂阻隔在两条或圆形或正方形的阻隔线之间(组织或细胞粘附区域),防止试剂外溢,可减少试剂用量;

19、(4)本发明用于全自动病理染色过程,还能将吹片过程中载玻片尾端和标签端的洗涤缓冲液阻断在试剂阻隔线之外,使缓冲液不会回流到组织粘附区域稀释试剂;

20、(5)本发明在出厂时就已进行阻隔线处理,出厂后可直接运用于全自动病理染色如ihc、icc、以及fish等。若用于大组织的手工操作的病理染色技术,可免去抗原修复后使用油笔画圈步骤,且组织防脱作用优于普通手工病理染色使用的载玻片,使病理染色过程更加便捷。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15~55%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18~35%无水乙醇以及25~49%双蒸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疏水疏油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5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0%无水乙醇,30%双蒸水;或4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5%无水乙醇,35%双蒸水;或2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33%无水乙醇,47%双蒸水。

3.一种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玻片本体,所述载玻片本体上设置有标签区(1)和防脱涂层区(2),所述防脱涂层区(2)上设置有采用超疏水疏油材料制成的试剂阻隔线(3),所述试剂阻隔线(3)为设置于所述防脱涂层区(2)中间区域的圆形或方形闭合线条,或者所述试剂阻隔线(3)为对称设置于所述防脱涂层区(2)左右两端的标签端阻隔线和载玻片尾端阻隔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标签端阻隔线和所述载玻片尾端阻隔线为直线或曲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涂层区(2)上设置有粘附性能物质,所述粘附性能物质为铬钒明胶、多聚赖氨酸以及apes硅化物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疏油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15~55%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18~35%无水乙醇以及25~49%双蒸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疏水疏油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5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0%无水乙醇,30%双蒸水;或4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25%无水乙醇,35%双蒸水;或20%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33%无水乙醇,47%双蒸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阻隔结构(3)的厚度为0.2~0.5μm。

9.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3-8任一所述的具有超疏水疏油试剂阻隔线的病理载玻片或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病理载玻片在病理诊断领域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疏油材料及包含其的新型病理载玻片,该材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组分:15~55%用氟接枝的二氧化硅、18~35%无水乙醇及25~49%双蒸水。该病理载玻片包括载玻片本体,载玻片本体上设置有标签区和防脱涂层区,防脱涂层区上设置有采用超疏水疏油材料制成的试剂阻隔线,试剂阻隔线为设置于防脱涂层区中间区域的圆形或方形闭合线条,或者试剂阻隔线为对称设置于防脱涂层区左右两端的标签端阻隔线和载玻片尾端阻隔线。本发明适用于病理诊断领域,具有超强组织粘附能力,病理染色过程中组织切片不易掉片;阻隔线能牢固地粘附在载玻片上,并保持其原有的超疏水疏油能力,同时可将病理染色过程中的试剂阻隔在阻隔线之间,防止试剂外溢。

技术研发人员:李妙君,陈赞烽,鲁璐淋,林齐心,钟才荣,洪雅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