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及深冲延薄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288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及深冲延薄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及深冲延薄罐。
以前,特公昭60-168643号公报提出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的方案,这种钢板对深冲延薄加工性十分优良,在内面具有树脂被覆状态下,可以进行减薄拉深率高达60%以上的深冲加工,同时通过深冲延薄加工制得树脂覆层粘附性,耐腐蚀性以及外观特性都很优良的深冲延薄罐。
该方案的内容涉及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是它具有作为深冲延薄罐时应成为内侧的表面上可以取向且对腐蚀成分具有屏障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等热塑性树脂被覆层,以及紧贴在该被覆层下面构成粘附底层的具有铬水合氧化物等无机氧化物膜层,且作为深冲延薄罐时应成为外侧的面上具有Sn等展延性金属镀层。
将这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进行深冲延薄成形,为了得到树脂层的粘附性、耐腐蚀性及外观特性都很优良的深冲延薄罐,如上述公开公报中所述,在进行深冲延薄加工时,需要将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的被覆树脂限定在适宜的延伸温度(比树脂的结晶化温度更低,且玻璃转移温度(Tg)±30℃之内的温度、例如当树脂为PET树脂时,为40~100℃)。另一方面,用公知的延薄层叠法等制造时,供给深冲延薄工序的深冲延薄用树脂被覆钢板一般是常温,因此以前的制罐工序有必需增加树脂被覆钢板预热工段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需将树脂被覆钢板预热直接在常温下供给深冲延薄加工,深冲延薄加工性十分优良,在内面具有树脂被覆状态下可以60%以上的高拉伸减薄率进行延薄加工,可以制得树脂覆层粘附性、耐腐蚀性良好的深冲延薄罐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并提供具有上述特性的深冲延薄罐。
本发明的要旨如下。
1.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一面上施以Sn镀层而另一面上施以铬酸盐处理的钢板的铬酸盐处理面上,用结晶性聚酯95~5(wt)%和非晶性聚酯5~95(wt)%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
ロイ化率)为5~5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被覆。(892341,CL2)2.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结晶性聚酯95~5(wt)%和非晶性聚酯5~95(wt)%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20~8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被覆。(901259,CL1)3.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非晶性聚酯树脂层被覆,再在该树脂层上,用结晶性聚酯和非晶性聚酯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不足50%(不包括0%)的热塑性树脂进行被覆。(901260,CL1)4.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50%以上100%以下的热塑性聚酯树脂进行被覆,再在其树脂层上被覆结晶性聚酯树脂层。(901260,CL2)5.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50%以上100%以下的热塑性聚酯树脂进行被覆,再在其树脂层上被覆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不足50%(不包括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层。(901260,CL3)6.一种深冲延薄罐,其特征在于,将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之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以树脂被覆面成为罐内面的方式进行深冲延薄加工。
(Tm1- Tm3)/(Tmi- Tm2) × 100 = 合金率或 (Tgi- Tg3)/(Tgi- Tg2) × 100 = 合金率式中,Tm1或Tg1原料之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移温度。
Tm2或Tg2使原料之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完全热熔融反应时的熔点或玻璃转移温度,即具有相同单体组成的无规共聚物聚酯树脂的熔点和玻璃转移温度。
Tm3或Tg3热塑性聚酯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移温度。
上述Tm1,Tm2,Tm3或Tg1,Tg2,Tg3是用差示热分析计(perkin Elmer-7型)以10℃/分温升测得的熔点和玻璃转移温度。
结晶性与非晶性的区别,是用差示热分析计以同样方法发现熔点峰值的称之为结晶性聚酯,而仅只发现玻璃转移温度或者是不出现玻璃转移温度及熔点峰值的称之为非晶性聚酯。
上述结晶性聚酯,可例举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以下称PB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PEN)、及其共聚物,但并不限于这些物质,至少可说是熔点为200℃以上的热塑性聚酯。
上述非晶性聚酯,可例举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简称PEI)、环己烷·二甲醇30 mol%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共聚酯,间苯二甲酸20 mol%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多芳基化合物,聚酯聚碳酸酯等,但并不限于这些物质,可说是玻璃转移温度为20℃以上,最好是40℃以上的非晶性热塑性聚酯。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
首先就权利要求1和2记载的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者们,在构成罐外面的一侧施以镀Sn层、在构成罐内面的一侧施以铬酸盐处理的公知表面处理钢板的铬酸盐处理面上,以及两面上都施以镀Sn层的公知表面处理钢板的一面上,用公知的方法被覆各种热塑性树脂,并进行深冲延薄加工,使罐的内面呈树脂被覆面,从而制得罐。
首先,本发明者们选择公知的PET作为热塑性树脂,还使用也是公知的非晶质状态的树脂。然而,按照公知方法制得的常温树脂被覆钢板,耐轻度深冲延薄加工但是不耐作为本发明者们的目标-60%以上深冲延薄加工。对此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认为,仅仅使用普通的非晶性PET,在深冲延薄加工时,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开始为非晶质的PET由于加工而一部分晶质化,并随继续加工而晶质化,因而不耐深冲加工。因此,本发明者们采用PEI作为不晶质化的聚酯树脂,进行同样的加工。该PEI,如预想的那样,是非晶质的,在深冲加工方面显示出优良的特性,但继续进行延薄加工时,树脂粘附在加工用的冲头上(延薄加工通常是用冲头在3个冲模间挤压金属板,在冲头/冲模之间进行拉深延薄),树脂从罐内面上剥离下来,同时不能从冲头上取下罐体。
使用其它仅仅混合PEI的PET,以及PET、PEI和PBT的混合物,进行同样的深冲延薄加工,都得不到满意的结果。即结晶性树脂成分多时加工性差,非晶性树脂成分多时脱模性差。将这种两成分或三成分进行适当混合的范围内,得不到加工性、脱模性双方都能满意的产品。
本发明者们认为PET、PEI单独为组分当然是不行的,仅仅是混合的情况下树脂溶融时即使一部分酯发生交换反应,也只显示出各自单项的特性,本发明者们制成对苯二甲酸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的共聚物树脂,进行同样试验但却得不到满意的结果。但是,使用这种对苯二甲酸酯和间苯二甲酸酯的共聚物树脂的试验中极为有限的树脂组成范围内,则可得到大致接近目标的特性。因此,本发明者们努力分析所得结果,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为了得到与金属良好的粘附性,按以前的知识仅仅控制树脂的结晶性则不可能耐过严的深冲延薄加工,而树脂的熔点以及对结晶性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即发现,非晶质状态下进行深冲延薄加工时不会因为加工使之过于结晶化、且熔点是在适当的温度范围内的树脂组合物适合于本发明目的。
发现可用以下方法得到具有这种特性的树脂组合物PET及PEI,即结晶性聚酯和非晶性聚酯,最好是至少一方具有触媒活性的状态下使结晶性聚酯95~5(wt)%和非晶性聚酯5~95(wt)%进行热熔融,并将合金化率控制在所定范围内。该合金化率的最佳范围根据上述树脂组合物被覆的基底而不同,发现被覆基底是铬酸盐处理表面时为5~50%,被覆基底是Sn镀层时为20~80%。
所谓具有触媒活性状态,是指原料聚酯加热时会带来分子量(或极限粘度)上升。由于采用这种具有触媒活性的原料,则可以缩短合金化所需要的时间。
以下就权利要求1和2中记载的发明数值限定理由说明之。
当结晶性聚酯和非晶性聚酯树脂合金化时,将其混合比率(非晶性聚酯÷聚酯树脂总量×100)定为5~95%的理由有如下说明。
首先,其混合率规定在5%以上是因为,不足5%时结晶性树脂的影响强,深度延薄加工时,由于延伸,树脂产生不能加工程度的晶质化。上限规定在95%是因为,如果超过95%,则表观熔点为235℃以下,延薄加工时粘在冲头上,脱模性显著变差。
被覆基底为铬酸盐处理面时,热塑性聚酯树脂的合金化率限定在5~50%的理由是,因延薄加工等产生的热增加晶质部分,被覆树脂不能得到高的延薄率,而合金化率超过50%时,被覆树脂的表观熔融温度降低,脱模性大大恶化。
被覆基底为Sn镀层时,热塑性聚酯树脂的合金化率限定理由是,若合金化率不足20%,则因延薄加工时产生的热使晶质部分增加,被覆树脂不能得到高延薄率。当合金化率超过80%时,被覆树脂非晶质部分增加,表观熔融温度降低,脱模性大大恶化。
树脂的被覆基底是铬酸盐处理面时,合金化率的最佳范围的下限比基底是Sn镀层时低,这是因为考虑铬酸盐处理面比Sn镀层面其树脂的粘附性好。树脂的被覆基底是Sn镀层面时,合金化化率的最佳范围的上限比基底是铬酸盐处理面时高,其理由是考虑延薄加工时罐外面发生的加工热作为罐内面Sn镀层的熔融热而被吸收,Sn镀层上的树脂温度上升缓和,与此相反,铬酸盐处理面上没有上述树脂温度上升的缓和作用。
以下对权利要求3-5记载的发明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本发明者们确认,在两面施以Sn镀层的公知表面处理钢板的一面上,用公知的方法被覆各种热塑性树脂并进行深冲延薄加工使罐内面呈树脂被覆面,由此制得罐,其加工性和脱模性根据热塑性树脂而不同,用PET时则加工性差,用PEI时则脱模性差,用PET或PEI不可能得到加工性和脱模性双方都满意的产品;进一步确认,用PET,PEI或PET,PEI,PBT的混合物时,若结晶性树脂成分多时则加工性差,非晶性树脂成分多时脱模性差,而将这些二成分或三成分在适宜的范围内混合,不能得到加工性和脱模性两方面都能满足的产品。
因此,本发明者们构想,在钢板的Sn镀层上叠置上述加工性(粘附性)良好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层,在其树脂层上再叠置上述脱模性好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层,使用各种非晶性聚酯树脂和结晶性聚酯树脂来调查深冲延薄加工性,发现任何组合在深冲延薄加工时下层的非晶性聚酯树脂层和上层的结晶性聚酯树脂层都会产生层间剥离。
估计其原因是,下层树脂和上层树脂的特性极为不同所致,因此本发明者们改良上述上层或下层的树脂组成以防止上下树脂层间剥离,确保树脂的加工性和加工时的脱模性。即,(1)下层采用加工性(粘附性)良好的非晶性聚酯树脂时,作为上层树脂则采用由于加工时的树脂延伸而适度结晶化的特殊树脂,由此减少上下树脂层间的特性差异,从而防止上下树脂层间的剥离且确保加工时的脱模性。
(2)上层采用脱模性良好的结晶性聚酯树脂时,作为下层树脂则采用不会由于加工时的树脂延伸而高度结晶化的特殊树脂,由此减少上下树脂层间的特性差异,从而防止上下树脂层间的剥离且确保加工时的脱模性。
(3)作为上层树脂采用上述(1)之因加工时的树脂延伸而适度结晶化的特殊树脂,同时作为下层树脂则采用上述(2)之不会因加工时的树脂延伸而高度结晶化的特殊树脂,由此减少上下树脂层间的特性差,从而防止上下树脂层间的剥离且确保树脂的加工性和加工时的脱模性。
用作上述上层树脂的适度结晶化特殊树脂,是使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不完全的热熔融反应而得到的,且以上述计算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不足50%(但不包括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
用作下层树脂的上述不高度结晶化的殊殊树脂,是使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不完全热熔融反应而得到的,且以上述计算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50%以上100%以下的热塑性聚酯树脂。
合金化率10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则成为非晶性聚酯树脂,合金化率0%的热塑性树脂则成为结晶性聚酯树脂。
以下说明权利要求3-5中记载的发明数值限定理由。
首先,将与钢板的Sn镀层接触侧,即下层之热塑性聚酯树脂的合金化率限定在50%以上100%以下是因为,当合金化率不足50%时与上述Sn镀层的粘附性不够,深冲延薄加工特别是延薄率65%以上时,被覆树脂的结晶性部分增大,则不能确保与上述Sn镀层的粘附性,即树脂的加工性;合金化率10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是非晶性聚酯树脂;合金化率100%时则不能防止上下树脂层间的剥离。
其次,将深冲延薄加工时与冲头的接触侧,即上层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的合金化率限定在50%以下(但不包括0%)是因为,合金化率超过50%则被覆树脂的非晶质部分增加,表观熔融温度降低,使脱模性大大恶化;合金化率为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是结晶性聚酯树脂,合金化率为0%时则不能防止上下树脂层间的剥离。
将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反应合金化时,其混合比率(非晶性聚酯树脂重量÷聚酯树脂总量×100),在制备下层用合金化率在50%以上100%以下的热塑性聚酯树脂情况下,以50~90%为好;而在制备上层用合金化率不足50%(但不包括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的情况下,以10~50%为好。
关于上述下层、上层的树脂被覆(叠层)厚度,钢板的Sn镀层厚度,没有任何限定,可根据加工条件采用适宜的厚度,但按照本发明的实施结果,Sn镀层厚度为2.8g/cm2,总延薄拉深率为60%以上时,上层树脂层的厚度,为了确保冲头的脱模性,加工前厚度必须在3μm以上,厚度不足3μm时,深冲延薄加工所产生的热量会导致下层树脂的一部分熔附在冲头上,不能确保良好的脱模性。
以下,根据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内容。
实施例权利要求1所述发明的实施例在罐外面侧施以2,8g/cm2Sn镀层,罐内面侧施以铬酸盐处理(金属Cr 55mg/m2,氧化铬18mg/m2)的钢板(相应板厚0.30mm,硬度T-1)的铬处理面上,采用T模,被覆表1所示树脂组合物50μm。此时T模上的树脂熔融温度为265~300℃,被覆时的钢板温度为150~200℃。T模上被覆树脂的钢板在10秒内急骤冷却到100℃以下。急冷的理由是为了防止高温下树脂结晶化。
将由此得到的常温树脂被覆钢板,以罐内面呈树脂被覆面的方式在下述成形条件下进行深冲延薄加工制得罐。为了评价罐内面(树脂被覆面)的健全性,将1.0%食盐水注入罐中,以罐体作为阳极,以设置在罐中央部位的白金作为阴极并加+6V的电压时测定流过的电流值(以下简称QTV试验)。同样,为了评价罐内面的健全性,向罐中注入含硫酸20g/l,硫酸铜(CuSO4·7H2O)50g/l的溶液并放置10分钟,除去液体,水洗后观察析出的Cu(溶液是Cu的化学镀液,如果树脂层上有缺陷,从缺陷部位溶出铁,因而Cu被置换浸镀),以下简称为硫酸铜试验。这些结果,与脱模性评价结果及深冲延薄加工后罐内面观察结果一起示于表2。
(成形条件)1.即将深冲延薄的树脂温度常温2.坯件直径137mmφ3.深冲条件第1次深冲比H/D=33/86mmφ第2次深冲比H/D=50/65mmφ4.延薄冲头直径3段变薄拉深65.5mmφ5.总延薄率70.5%。
表1注DSCPerkin Elmer-7型 差示热分析计*1 J-125
パツト(株)制结晶性聚酯(固有粘度0.75 dl/g)*2A非晶性聚酯(IA/TA/EG=50/50/100 mol%,固有粘度0.85 dl/g)*3Bイ-ストマンコダツク公司制共聚聚酯(TA/CHDM/EG=100/30/70 mol%,固有粘度0.80 dl/g)*4Cバイエル公司制聚酯聚碳酸酯(PC成分25mol%,固有粘度1.0 dl/g)*5 J-240
パツト(株)制低结晶共聚聚酯(IA/TA/EG=10/90/100 mol%,固有粘度0.75 dl/g)*6 D非晶性共聚聚酯(IA/TA/EG=90/10/100 mol%,固有粘度0.85 dl/g)。
表 2脱模性 深冲延薄加 QTV值 硫酸铜试 综合评(树脂粘附在 工后的罐内 mA/罐 验结果 价冲头上以及 面观察结果 (铜析出观罐的脱附性) 察)实施例1 良好 良好 0.5 无 ○实施例2 良好 良好 0.2 无 ○实施例3 良好 良好 0.2 无 ○实施例4 良好 良好 0.2 无 ○实施例5 良好 良好 1.1 无 ○对比例1 良好 不良 50.0 有 ×对比例2 良好 不良 13.0 有 ×对比例3 不良 良好 25.0 有 ×对比例4 良好 不良 65.0 有 ×
对比例5 良好 不良 5.0 有 ×权利要求2所述发明之实施例在罐的两面每一单面上施以2.8 g/m2Sn镀层的钢板(相应板厚0.30mm,硬度T-1)的一面上,采用T模,被覆表3所述树脂组合物50μm。此时T模上的树脂熔融温度为265~300,被覆时的钢板温度是150~260℃。T模上被覆树脂的钢板在10秒内急骤冷却到100℃以下。急冷的理由是为了防止高温下树脂结晶化。将由此得到的常温树脂被覆钢板,以罐内面呈树脂被覆面的方式在下述成形条件下进行深冲延薄加工制得罐。为了评价罐内面的(树脂被覆面)的健全性,将1.0%食盐水注入罐中,以罐体为阳极,以设置在罐中央部位的白金作为阴极并加+6V的电压时测定流过的电流值(以下简称QTV试验)。同样,评价罐内面的健全性,向罐中注入含硫酸20 g/l,硫酸铜(CuSO4,7H2O)50 g/l的溶液并放置10分钟,除去液体,水洗后观察内面析出的Cu(溶液是Cu的化学镀液,如果树脂层上有缺陷,从缺陷部分溶出铁,因而Cu被置换镀敷),以下简称为硫酸铜试验。这些结果,与脱模性评价结果及深冲延薄加工后罐内观察结果一起示于表4。
(成形条件)1.即将深冲延薄的树脂温度常温2.坯件直径137mmφ3.深冲延薄条件第1次深冲比H/D=33/86mmφ第2次深冲比H/D=50/65mmφ4.延薄冲头直径3段变薄拉深65.5mmφ5.总延薄率70.5%。
表3注DSCPerkin Elmer-7型 差示热分析计*1 J-125
パツト(株)制结晶性聚酯(固有粘度0.75 dl/g)*2A
パツト(株)制非晶性聚酯(IA/TA/EG=50/50/100 mol%,固有粘度0.85 dl/g)*3Bイ-ストマンコダツク公司制共聚聚酯(TA/CHDM/EG=100/30/70 mol%,固有粘度0.80 dl/g)*4 J-240
パツト(株)制低结晶共聚聚酯(IA/TA/EG=10/90/100 mol%,固有粘度0.85 dl/g)表 4脱模性 深冲延薄加 QTV值 硫酸铜试 综合评(树脂粘附在 工后的罐内 mA/罐 验结果 价冲头上以及 面观察结果 (铜析出观罐的脱附性) 察)实施例1 良好 良好 0.9 无 ○实施例2 良好 良好 0.5 无 ○实施例3 良好 良好 0.4 无 ○实施例4 良好 良好 0.2 无 ○实施例5 良好 良好 0.2 无 ○对比例1 不良 不良 50.0 有 ×对比例2 不良 稍不良 13.0 有 ×对比例3 良好 不良 25.0 有 ×对比例4 良好 稍不良 5.0 有 ×权利要求3~5所述发明的实施例在罐的两面每一单面上有2.8 g/m2Sn镀层的钢板(相应板厚0.3 mm,硬度T-1)一面的Sn镀层上,采用二层挤出T模,被覆表5所示热塑性聚酯树脂,其下层为20μm,上层为20μm,总计40μm厚。此时T模中树脂熔融温度为265~300℃,被覆时的钢板温度为150~200℃。T模中被覆树脂的钢板在10秒内急骤冷却到100℃以下。急冷的理由是为了防止高温下树脂结晶化。
将由此得到的常温树脂被覆钢板,以罐内面呈树脂被覆面的方式在下述成形条件下进行深冲延薄加工制得罐。为了评价罐内面(树脂被覆面)的健全性,将1.0%食盐水注入罐中,以罐体作为阳极,以设置在罐中央部位的白金作为阴极并加+6V的电压时测定流过的电流值(以下简称QTV试验)。同样,为了评价罐内面的健全性,向罐中注入含硫酸20 g/l,硫酸铜(CuSO4·7H2O)50 g/l的溶液并放置10分钟,除去液体,水洗后观察析出的Cu(溶液是Cu的化学镀液,如果树脂层上有缺陷,从缺陷部位溶出铁,因而Cu被置换镀层),以下简称为硫酸铜试验。这些结果,与脱模性评价结果及深冲延薄加工后罐内面观察结果一起示于表6。
(成形条件)1.即将深冲延薄的树脂温度常温2.坯件直径137mmφ3.深冲条件第1次深冲比H/D=33/86mmφ第2次深冲比H/D=50/65mmφ4.延薄冲头直径3段变薄拉深65.5mmφ5.总延薄率70.5%。
表5注DSCPerkin Elmer-7型 差示热分析计*1 J-125
パツト(株)制结晶性共聚聚酯(固有粘度0.75 dl/g)*2C
パツト(株)制非晶性共聚聚酯(IA/TA/EG=50/50/100 mol%,玻璃转移温度68℃,固有粘度0.85 dl/g)*3Dイ-ストマンコダツク公司制共聚聚酯(TA/CHDM/EG=100/30/70mol%,固有粘度0.80 dl/g)*4 J-240
パツト(株)制低结晶性共聚聚多酯(IA/TA/EG=10/90/100 mol%,固有粘度0.85 dl/g)表 6脱模性 深冲延薄加 QTV值 硫酸铜试 综合评(树脂粘附在 工后的罐内 mA/罐 验结果 价冲头上以及 面观察结果 (铜析出观罐的脱附性) 察)实施例1 良好 良好 0.7 无 ○实施例2 良好 良好 0.5 无 ○实施例3 良好 良好 0.5 无 ○实施例4 良好 良好 0.2 无 ○实施例5 良好 良好 1.0 无 ○实施例6 良好 良好 1.1 无 ○对比例1 不良 不良 50.0 有 ×对比例2 良好 不良 23.0 有 ×对比例3 良好 稍不良 18.0 有 ×对比例4 稍不良 不良 34.0 有 ×如上所述,使用本发明之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制得的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即使在常温下直接供给深冲延薄加工,也可以得到内面特性极优的深冲延薄罐,因此可以省略以前的热塑性树脂制深冲延薄罐用树脂钢板制造罐时所必需用的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的预热工序,以致能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
1.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一面上施以Sn镀层而另一面上施以铬酸盐处理的钢板的铬酸盐处理面上,用结晶性聚酯95~5(wt)%和非晶性聚酯5~95(wt)%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5~5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被覆。
2.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结晶性聚酯95~5(wt)%和非晶性聚酯5~95(wt)%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20~8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组合物进行被覆。
3.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非晶性聚酯树脂层被覆,再在该树脂层上,用结晶性聚酯和非晶性聚酯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不足50%(不包括0%)的热塑性树脂进行被覆。
4.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50%以上100%以下的热塑性聚酯树脂进行被覆,再在其树脂层上被覆结晶性聚酯树脂层。
5.一种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其特征在于,在两面都施以Sn镀层的钢板的一面上,用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为50%以上100%以下的热塑性聚酯树脂进行被覆,再在其树脂层上被覆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热熔融反应且下式定义的合金化率不足50%(不包括0%)的热塑性聚酯树脂层。
6.一种深冲延薄罐,其特征在于,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之深冲延薄罐用树脂被覆钢板,以树脂被覆面成为罐内面的方式进行深冲延薄加工,(Tm1- Tm3)/(Tm1- Tm2) × 100 = 合金率或 (Tg1- Tg3)/(Tg1- Tg2) × 100 = 合金率式中,Tg1-Tg2原料之结晶性聚酯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移温度。Tm2或Tg2使原料之结晶性聚酯树脂和非晶性聚酯树脂进行完全热熔融反应时的熔点或玻璃转移温度,即具有相同单体组成的无规共聚物聚酯树脂的熔点和玻璃转移温度。Tm3或Tg3热塑性聚酯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移温度。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不需预热而直接在常温下供给深冲延薄加工,加工性十分优良的树脂被覆钢板,其树脂被覆层的粘附性、耐腐蚀良好,且具有良好的外观。这些钢板包括一面镀Sn而另一面经铬酸盐处理的钢板,铬酸盐处理的面上进一步用结晶性聚酯95~5wt%和非晶性聚酯5~95wt%进行热熔融反应且合金化率5~50%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进行被覆;还包括两面镀Sn的钢板,其中一面用上述树脂组合物或用非晶性树脂并再用上述树脂组合物被覆,或者用上述树脂组合物并再用结晶性聚酯树脂被覆。
文档编号B05D7/16GK1052631SQ9010927
公开日1991年7月3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5日
发明者和气亮介, 吉原良一, 新美宏二, 平冈孝之 申请人:新日本制铁株式会社, 三井石油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