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顶隔热加强客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顶的隔热加强客车。
目前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客车均为单顶结构,通常作为公共交通设施,户外运营时间较长,车顶长时间受阳光暴晒,而车顶距站立乘客头部只有10~20cm,车顶热量直接辐射到车内及乘客头部,使客车内夏季闷热难耐,冬季又由于野外风力作用使单薄车顶难以保温,加之客车车身较长单顶客车车箱的抗冲击、挤压能力难以提高,加装空调不但增加耗油量和排污量而且必须密闭门窗从而造成人员稠密的车内严重缺氧和空气污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在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情况下用经济简便的双顶物理结构,有效起到客车的隔热加强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上下双层顶客车,两顶之间有一定距离,前后两端设有可开闭的导流窗,在车顶部构成了一个隔热导流的夹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增加了一层车顶,使上层顶的辐射热量被隔离在夹层的独立空间并随气流导出,使下层顶避免阳光直接暴晒并通过下层顶上可开闭的透气窗导入空气导走车内热气。冬季时关闭夹层前后两端的导流窗形成一个封闭空间,从而隔绝上层顶的冷气直接侵入车箱及车箱内的热量散发,可有效起到隔热保温作用提高乘坐舒适度。由于增加了一层车顶及两顶之间的一定距离不仅可缓解下坠物对下层顶的冲击破坏,还可起到对车箱的固定、联结、支撑作用,可有效增加车身的抗冲击挤压能力,提高车体的安全性能。特设的顶开口及自锁顶盖,可使人方便进入夹层便于安装,检修,清洁。一定的夹层空间可作为长途客车临时装载大件行李之用,安全、隐蔽。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双顶客车的顶部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顶客车的结构立体图。
参见
图1、图2,双顶客车的车顶是由上顶3和下顶5联结组成,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隔热空间2,车体前面设有前导流窗1,后面设有后导流窗10,前后窗打开形成空气流可有效带走上层顶的辐射导入热。考虑到冬季或恶劣天气时有必要对前后导流窗口的关闭,这里的导流窗设计为百叶窗结构,移动窗叶即可关闭或打开整个窗口。关闭前后导流窗后,夹层间的不对流空气和上下两顶形成防止车内温度散失的特效保温层。百叶窗窗叶可由薄钢板、铝合金、塑料等耐腐蚀、耐水材料制造。前面所说的上顶和下顶可采用薄钢板、铝合金夹龙骨填充隔热阻燃材料制造。上顶所设的顶开口8由顶盖7与联结支撑杆9组成,成对的联结支撑杆前端与上顶3绞接,后端与顶盖7绞接,因此,车顶盖只能从后部单向打开,顶盖闭合时联结支撑杆则起联结自锁作用加上顶盖前端的斜坡结构6使车在行驶中速度越快锁的越紧。由于顶盖是与车顶绞接的独立部件,可由整体薄钢板、铝合金冲压而成,也可由工程塑料、玻璃钢等轻质耐腐蚀、耐水材料制造,安装、使用、更换方便。下顶5上所设的透气窗4使用现行车车顶透气窗结构,数量根据车体不同长度设2~4个。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廉,适用于目前所有客车底盘,在不增加空调耗能量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车内温度,符合节能环保要求,可在不改变车体底盘、发动机、车内空间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车体的强度与舒适度。
权利要求1.一种双顶隔热加强客车,其特征在于由车体的上顶(3)和下顶(5)及前导流窗(1)和后导流窗(10)在客车的顶部构成一个夹层可导流隔热的特殊空间,上顶(3)上设有供检修人员进出的顶开口(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顶隔热加强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流窗(1)和后导流窗(10)设有可开闭的百叶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顶隔热加强客车,其特征在于顶开口(8)上设有单向开启自锁顶盖(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层顶的隔热加强客车。双顶客车的车顶由上顶和下顶构成一个独立的隔热空间,还可起到对车箱的支撑强固作用,车体前后的导流窗夏季打开冬季关闭形成特效隔热导流层。夹层空间可作为长途客车临时装载行李之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独特,制造成本低廉,适用于目前所有客车底盘,在不增加空调耗能量的情况下可有效控制车内温度,节能环保。可在不改变车体底盘、车内空间的情况下极大地提高车体的强度与舒适度。
文档编号B60J7/05GK2448606SQ0022693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31日
发明者孙盛乔 申请人:孙盛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