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强制内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4169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强制内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四冲程风冷却方式的摩托车发动机配套使用的强制内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发动机的冷却方式分为风冷却、水冷却和油冷却等几种方式。对于风冷却一般多采用自然风冷却,即利用骑行时形成的自然风达到降低发动机温度的目的。自然风冷却降温效果最好的是发动机的正面,其他面降温效果要差的多。对于四冲程发动机来说。由于其顶部有气门,侧部有时规链(顶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发动机内部上空腔和单侧空腔,两空腔的形成必然导致风冷效果的下降。再加上发动机后部空气动力学上真空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自然风冷却的效果。本设计人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开发设计出了一种适合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配套使用的强制内风冷却装置,试验证明,使用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风冷却的效果和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并降低了废气的排放。
三、发明创造内容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适合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配套使用的强制内风冷却装置。
2、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其有一个腔体,分别设有两个气孔端,一气孔端直接连通大气,另一气孔端与经过钻孔的发动机汽缸盖密封连接,并与缸体的上部空腔连通。
3、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发动机汽缸活塞产生的动力,将空气吸入或排出上部空腔,实现对发动机的强制冷却,弥补了自然风冷却效果差的不足。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降低了废气的排放,到达了节能与环保的双重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附图所示。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与发动机汽缸盖密封连接状态之半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有一个腔体4,其上分别设有两个气孔端,一气孔端直接连通大气,另一气孔端与经过钻孔的发动机汽缸盖1密封固接,并与缸体的上部空腔和单侧空腔连通。通过螺纹连接、焊接等方式与汽缸盖相固接,均不会影响其工作效果。
为了更有利于该装置在与现有摩托车配套及空间布置,腔体4可通过过渡金属连接管2和(或)柔性连接管3与发动机汽缸盖1密封固接,同样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为了减少吸排气过程中少量油的喷出,腔体4内可填充过滤介质5。过滤介质可以为金属丝或常用的过滤介质,均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带有过渡金属管和柔性连接管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使用效果1、结构简便,配套使用方便,在汽缸盖的顶部钻孔安装本装置,同时将曲轴箱上的气孔堵塞即可,工作性能稳定可靠。将该装置安装在嘉陵JH-125摩托车试验证明,动力性能明显提高,用5排档爬陡坡,125型的摩托车的动力可以达到150型摩托车的动力。各种排量的摩托车安装本装置后,均可提高一个排量档次。
2、明显地降低了发动机高速运转时不可避免地产生的金属敲击声。
3、可以替代现有的油冷却装置,成本仅相当于油冷却装置的1/5-1/10。
4、可以有效地延长机油的更换周期和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5、降低了废气的排放,达到了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的特点。特别适合于与现有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配套使用,达到节能与环保的双重目的,因此实施本技术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强制内风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腔体(4),腔体(4)的两端分别设有气孔,一端气孔直接连通大气,另一端气孔与经过钻孔的发动机汽缸盖(1)密封固接,并与缸体的上部空腔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强制内风冷却装置,其特征是腔体(4)通过过渡金属连接管(2)和(或)柔性连接管(3)与发动机汽缸盖(1)固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强制内风冷却装置,其特征是腔体(4)填充过滤介质(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强制内风冷却装置,其特征是:有一个腔体(4),腔体(4)的两端分别设有气孔,一端气孔直接连通大气,另一端气孔与经过钻孔的发动机汽缸盖(1)密封固接,并与缸体的上部空腔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加工制作简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的特点。特别适合于与现有四冲程摩托车发动机配套使用,达到节能与环保的双重目的,因此实施本技术将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文档编号B60K11/00GK2502938SQ01247828
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30日
发明者余静 申请人:余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