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式球碗的接头总成——反作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33930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镶嵌式球碗的接头总成——反作用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车辆平衡悬架系统中反作用杆的接头总成。经过多年来对各种不同结构接头总成和所采用不同材料的研究与实践,而开发出能适应国内的材料和目前的生产工艺水平的本实用新型——滑动配合的镶嵌式球碗结构的反作用杆接头总成。
国外也有采用球碗结构的,但为对分式结构,受力不好,磨损不均匀,致使寿命短,易损坏。
内容概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采用一种滑动配合的镶嵌式球碗接头总成的结构,可以完全消除造成接头总成过早损坏的两种扭矩,从而,提高接头总成的使用寿命,很好的满足了使用要求,大大地降低了使用成本。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平衡悬架系统中反作用杆总成的接头总成,其中包括球碗、弹性支承环、座圈、尘封、孔用弹性挡圈、球形销轴,其特征在于球碗的中间部分是通过几种齿状物将左、右球碗互相紧密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在一定的间隙下,所述的内球面将球形销轴的球面部分包围,从而,形成镶嵌式的球碗结构。所述的镶嵌式球碗可采用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等形式,并且,与球形销轴为滑动配合。而且,所述的球碗与反作用杆杆头的内表面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此外,所述的镶嵌式球碗由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塑料制成;弹性支承环采用高弹性聚氨酯材料;尘封也采用聚氨酯材料。
由于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因此,其寿命问题就完全变成一个摩擦体的磨损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得问题得以解决。同时,本结构还有自定心的作用,受力好,磨损均匀。在材料方面采用一种耐磨的新材料,使得其寿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使用里程可在10万公里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创新,比较简单,无须对原车型的反作用杆总成的连接结构和尺寸做任何修改,就能做到总成互换,故实施非常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案可以适用于各种平衡悬架的车辆。



图1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球碗的接头总成图;附图2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矩形齿球碗图;附图3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梯形齿球碗图;附图4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三角形齿球碗图。
其中,1-球形销轴,2-尘封,3-座圈,4-弹性支撑环,5-球碗,6-孔用弹性挡圈;H、H1、H2、H3为高度尺寸;S1、2、3、4为径向尺寸。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镶嵌式球碗的接头总成,其中包括球碗5、弹性支承环4、座圈3、尘封2、孔用弹性挡圈6、球形销轴1,其特征在于球碗的中间部分是通过几种齿状物将左、右球碗互相紧密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在一定的间隙下,所述的内球面将球形销轴的球面部分包围,从而,形成镶嵌式的球碗结构,并且,与球形销轴为滑动配合。而在图2、3或4中,所述的镶嵌式球碗可采用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球碗等形式。而且,所述的球碗与反作用杆杆头的内表面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此外,所述的镶嵌式球碗由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塑料制成;弹性支承环采用高弹性聚氨酯材料;尘封也采用聚氨酯材料。
但是,这种镶嵌式球碗结构要求有一个良好的严密尘封,严防泥水灰尘的侵入,同时,在装配时,对球碗内表面应涂抹加有二硫化钼的锂基润滑脂,装配完了之后,对每个接头总成都要进行旋转力矩校验。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车辆平衡悬架系统中反作用杆总成的接头总成,其中包括球碗、弹性支承环、座圈、尘封、孔用弹性挡圈、球形销轴,其特征在于球碗的中间部分是通过几种齿状物将左、右球碗互相紧密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在一定的间隙下,所述的内球面将球形销轴的球面部分包围,从而,形成镶嵌式的球碗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碗是镶嵌式的矩形齿球碗,并且,与球形销轴为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碗是镶嵌式的梯形齿球碗,并且,与球形销轴为滑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碗是镶嵌式的三角形齿球碗,并且,与球形销轴为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碗与反作用杆杆头的内表面为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接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镶嵌式球碗由高强度、高耐磨性的塑料制成;弹性支承环采用高弹性聚氨酯材料;尘封也采用聚氨酯材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车辆平衡悬架系统中反作用杆总成的接头总成,其中包括球碗、弹性支承环、座圈、尘封、孔用弹性挡圈、球形销轴,其特征在于球碗的中间部分是通过几种齿状物将左、右球碗互相紧密地交叉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内球面,在一定的间隙下,所述的内球面将球形销轴的球面部分包围,从而,形成镶嵌式的球碗结构。并且,所述球碗的结构可采用镶嵌式矩形、梯形或者三角形结构。采用镶嵌式球碗结构,消除了沿销轴的径向扭矩和沿反作用杆总成的纵向扭矩,这样,使得寿命得以提高,良好的满足了使用要求,降低了使用成本。
文档编号B60G17/00GK2550191SQ0223822
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6日
发明者王祖禹 申请人:王祖禹, 王家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