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所述漏水阀是由五面壁一体形成的六面体结构,其中第一面壁与第四面壁相对设置,第二面壁与第三面壁相对设置,第五面壁形成所述漏水阀的底面,与第五面壁相对的是无壁面;第一面壁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形成第一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第一面壁与第五面壁的交线上;第一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一阀门盖,第一阀门盖的形状与第一漏水孔的形状一致,第一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第一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落水槽和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漏水阀。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利于大批量生产、使用寿命长。
【专利说明】 _种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
【背景技术】
[0002]传统的汽车的落水槽在车身的两侧安装有漏水阀,一方面用于落水槽中的积水流出,另一方面可以在落水槽中没有积水时处于封闭状态,以利于噪声的控制。
[0003]图1是现有技术中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传统的漏水阀包括阀体I和阀门盖2,所述阀门盖2设置在所述阀体I的一端,一般通过卡扣或铰链等机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当所述阀体I中存有积水时,所述阀门盖2会受到积水的压力而打开,使积水流出阀体I外;当阀体I中没有积水时,所述阀门盖2会封闭所述阀体I的一端,从而防止噪声通过所述阀体I进车内。但是,传统的漏水阀存在下述缺陷:一是传统的漏水阀中的阀体I和阀门盖2需要使用两套不同的模具分别制造,使模具的维护成本增加,从而增加了制造成本;二是阀体I和阀门盖2需要分别制造后再进行手工装配,导致制造的质量不稳定、生产效率较低,也不利于大批量生产;三是阀体I和阀门盖2之间通过卡扣或铰链等机械连接方式进行连接,长期使用或恶劣的周边环境的工况下,连接处会发生过多的磨损、堵塞或者卡死现象,从导致阀门盖2失效甚至脱落。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利于大批量生产、使用寿命长的漏水阀,以及具有该漏水阀的落水槽和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000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漏水阀是由五面壁一体形成的六面体结构,其中第一面壁与第四面壁相对设置,第二面壁与第三面壁相对设置,第五面壁形成所述漏水阀的底面,与所述第五面壁相对的是无壁面;所述第一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到所述无壁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到所述无壁面的距离;所述第一面壁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一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所述第一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一阀门盖,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第二面壁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二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二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所述第二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二阀门盖,所述第二阀门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二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三面壁上开设有第三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三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三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所述第三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三阀门盖,所述第三阀门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三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三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是矩形,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形状是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相配合的矩形,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其中一条边落在所述第一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靠近所述无壁面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漏水阀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五面壁的内侧,且抵接在所述第一面壁的内侧。
[0010]优选地,界定所述无壁面的一条或多条边上设置有缺口。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面壁的外侧和所述第四面壁的外侧均设置有安装卡扣。
[00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落水槽,所述落水槽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漏水阀。
[001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漏水阀。
[00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落水槽。
[00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将第一阀门盖与第一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使整个漏水阀可以通过一种模具直接制造成型,避免了对多个模具的维护和保养,不仅降低了维护和制造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这种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不需要人工进行二次装配,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同时,阀门盖与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还有利于提高阀门盖的使用寿命。总体来讲,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利于大批量生产、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0017]图1是现有技术中漏水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水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9]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0020]图4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00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水槽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2]图6是图5的B-B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漏水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图2的另一视角的视图。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漏水阀是由五面壁一体形成的六面体结构,其中第一面壁10与第四面壁40相对设置,第二面壁20与第三面壁30相对设置,第五面壁50形成所述漏水阀的底面,与所述第五面壁50相对的是无壁面,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面壁10、所述第二面壁20、所述第三面壁30和所述第四面壁40共同界定出所述无壁面。
[0025]所述第一面壁10与所述第五面壁50的交线到所述无壁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面壁40与所述第五面壁50的交线到所述无壁面的距离。这种结构可以使所述第五面壁50形成斜面结构,有利于使进入所述漏水阀中的积水流到所述第一面壁10的下部位置,从而使积水顺利流出所述漏水阀。所述第五面壁50可以是平面,也可以是由多个平面组合成的阶梯形面,还可以是曲面。
[0026]所述第一面壁10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一面壁10与所述第五面壁50的交线上,即所述第一漏水孔的下边缘与所述第一面壁10的下边缘重合。所述第一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一阀门盖11,所述第一阀门盖11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阀门盖11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面壁1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阀门盖11可以在一定压力的作用下偏离所述第一面壁10,从而有利于所述漏水阀中的积水的流出。在正常状态下,即所述第一阀门盖11不受外部压力的作用下,所述第一阀门盖11与所述第一面壁10保持共面;当所述漏水阀中有积水时,所述第一阀门盖11因受到积水的压力而偏离所述第一面壁10,在所述第一面壁10的底部形成开口,使所述第一漏水孔打开,内部的积水通过所述第一漏水孔流出,所述第一阀门盖11在积水流出后恢复原状。
[0027]优选地,结合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是矩形,所述第一阀门盖11的形状是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相配合的矩形,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其中一条边落在所述第一面壁10与所述第五面壁50的交线上,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靠近所述无壁面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阀门盖11的其中一条边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在这种结构中,所述第一阀门盖11仅有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面壁10连接,有利于所述第一阀门盖11在积水的压力下发生偏转。更优选地,可以将所述第一漏水孔与所述第一阀门盖11设置为略小于所述第一面壁10的矩形,从而可以增大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面积,使积水快速流出。
[0028]较佳地,所述第二面壁20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二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二面壁20与所述第五面壁50的交线上;所述第二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二阀门盖21,所述第二阀门盖21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阀门盖21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二面壁2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三面壁30上开设有第三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三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三面壁30与所述第五面壁50的交线上;所述第三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三阀门盖31,所述第三阀门盖31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三阀门盖31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三面壁3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阀门盖21和所述第三阀门盖31的形状可以分别根据所述第二面壁20和所述第三面壁30的形状设置。设置第二阀门盖21和所述第三阀门盖31可以增加积水流出的通道,其工作原理与所述第一阀门盖11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0029]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漏水阀还包括限位块71,所述限位块71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五面壁50的内侧,且抵接在所述第一面壁10的内侧。所述限位块71用于在所述第一阀门盖11恢复原状时进行限位,使所述第一阀门盖11能够准确的恢复到原始位置,即恢复到与所述第一面壁10共面的位置。同理,也可以在所述第二阀门盖21和所述第三阀门盖31处设置所述限位块71,用于对所述第二阀门盖21和所述第三阀门盖31进行限位。
[0030]优选地,如图4所示,界定所述无壁面的一条或多条边上设置有缺口 72。即在所述第一面壁10、所述第二面壁20、所述第三面壁30或所述第四面壁40的上边缘设置缺口72。所述缺口 72的作用是在安装所述漏水阀时吸收所述第一面壁10、所述第二面壁20、所述第三面壁30或所述第四面壁40的形变,防止所述漏水阀发生整体变形。
[0031]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面壁10的外侧和所述第四面壁40的外侧均设置有安装卡扣73,用于将所述漏水阀与其他部件连接。
[003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落水槽,总体来讲,所述落水槽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漏水阀。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落水槽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图6是图5的B-B向的剖视图。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漏水阀90嵌入在所述落水槽的槽体80中,优选地设置在所述槽体80的最低位置。当所述槽体80中有积水时,积水会沿着槽体80流入所述漏水阀90中,再从所述漏水阀90流出。优选地,如图6所示,所述槽体80卡合在所述安装卡扣73中,形成稳定的连接结构。
[00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漏水阀,或者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落水槽。
[003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将第一阀门盖与第一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使整个漏水阀可以通过一种模具直接制造成型,避免了对多个模具的维护和保养,不仅降低了维护和制造的成本,同时提高了制造效率,这种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不需要人工进行二次装配,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大批量的生产,同时,阀门盖与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还有利于提高阀门盖的使用寿命。总体来讲,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漏水阀、落水槽及汽车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低、质量稳定、生产效率高、利于大批量生产、使用寿命长。
[003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阀是由五面壁一体形成的六面体结构,其中第一面壁与第四面壁相对设置,第二面壁与第三面壁相对设置,第五面壁形成所述漏水阀的底面,与所述第五面壁相对的是无壁面; 所述第一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到所述无壁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到所述无壁面的距离; 所述第一面壁上开设有第一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一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 所述第一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一阀门盖,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面壁上开设有第二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二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二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所述第二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二阀门盖,所述第二阀门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二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二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二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面壁上开设有第三漏水孔,形成所述第三漏水孔的部分边缘落在所述第三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所述第三漏水孔中设置有第三阀门盖,所述第三阀门盖的形状与所述第三漏水孔的形状一致,所述第三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与所述第三面壁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是矩形,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形状是与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形状相配合的矩形,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其中一条边落在所述第一面壁与所述第五面壁的交线上,形成所述第一漏水孔的靠近所述无壁面的一条边与所述第一阀门盖的其中一条边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水阀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紧固连接在所述第五面壁的内侧,且抵接在所述第一面壁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水阀,其特征在于,界定所述无壁面的一条或多条边上设置有缺口。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水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壁的外侧和所述第四面壁的外侧均设置有安装卡扣。8.—种落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水槽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漏水阀。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漏水阀。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落水槽。
【文档编号】B60R13-07GK204296611SQ201420706843
【发明者】冯绍耕, 陈利燕, 周枫, 张良, 孙一鹏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