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7092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停车制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拉起推倒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的操纵杆,借助制动拉索把操作力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停车制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停车制动装置,有例如图8所示的装置。
这种停车制动装置100,设置在汽车的中控台附近,托座101安装在车身上。在该托座101上固定有棘轮102。另外,操纵杆104通过枢轴销钉103可自由摆动地枢轴支撑在托座101上。棘爪105通过销钉106可自由摆动地枢轴支撑在操纵杆104上,棘爪105的前端能与棘轮102的齿部102a啮合。
在棘爪105的一端105a上连接有离合器分离拉杆107,通过按压设置在离合器分离拉杆107一端的离合按钮108,离合器分离拉杆107使棘爪105从与棘轮102的啮合中解除。如果除去离合按钮108的按压力,通过离合器分离拉杆107,离合弹簧109就对棘爪105向与棘轮102的齿部102a啮合的方向加力。
在操纵杆104的侧面上设置有被钢丝绳113卷绕的钢丝绳导向110。钢丝绳113的一端固定在操纵杆104上,另一端通过控制索连接在制动单元上。
如果扳动把手112就能牵引钢丝绳113,向制动单元传递操作力。同时棘爪105被棘轮102的齿部102a引导,通过离合器弹簧109的弹簧力反复运动。如果除去牵引把手112的力,棘爪105因为通过离合器弹簧109的作用啮合在棘轮102的齿部102a上,所以把手112被锁定而保持制动力。制动力的解除通过按压离合器按钮进行。
这种停车制动装置100,为了取得所定的制动力需要恰当的操纵杆系数和输出行程(钢丝绳行程)。操纵杆系数用从操纵杆104的回转中心到把手112的握持部的距离(L11)与从操纵杆104的回转中心到钢丝绳113的距离(L12)的比表示。
为了满足上述恰当的操纵杆系数和输出行程,一般L11需要200mm~260mm,输出行程一般需要约30mm。

发明内容
然而,上述L11的大小,存在抑制中控台的收容量,或者成为中通(ウオ一クスル一)的障碍这样的问题。
因此要求停车制动装置小型化,但是为了把停车制动装置小型化,需要不改变操纵杆系数而把L11变小。为此必须把L12变小。可是,如上所述,在把钢丝绳113卷绕在钢丝绳导向110上的方式的情形,如果把L12变小,钢丝绳113弯曲程度就变大。由此,因为每次离合的操作钢丝绳113都大幅度弯曲,所以钢丝绳113的耐久性会变差。因此,由于不能把L12变小,所以产生不改变操纵杆系数就不能小型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着眼于原来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方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小型化的停车制动装置。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要点有如下各项的说明。
(1)一种停车制动装置1,通过拉起推倒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2上的操纵杆3,借助制动拉索把操作力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上述操纵杆3来进行回转的输入构件40,远离该输入构件40设置、用作上述输入构件40和上述制动拉索的中继的中继构件50,连接该中继构件50和上述输入构件40的连接构件4,上述中继构件50,把从上述连接构件4传递的通过上述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传递给上述制动拉索。
(2)一种停车制动装置1,通过拉起推倒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2上的操纵杆3,借助制动拉索把操作力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上述操纵杆3来进行回转的输入构件40,远离该输入构件40设置、用作上述输入构件40和上述制动拉索的中继的中继构件50,连接该中继构件50和上述输入构件40的连接构件4,上述中继构件50,是把从上述连接构件4传递的通过上述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传递给上述制动拉索的构件,具有可以回转地枢轴支撑在枢轴21上的、连接有上述输入构件4的输入连接部51和用于连接上述制动拉索的制动拉索连接部52,从上述中继构件50的回转中心到上述连接构件4的距离L3比从上述中继构件50的回转中心到上述制动拉索的距离L4大,把从上述连接构件4传递的通过上述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传递给上述制动拉索。
(3)根据(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杆3在顶端部具有把手30,从上述输入构件40的回转中心到上述把手30的距离L1比从上述输入构件40的回转中心到上述连接构件4的距离L2大,把通过上述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传递给上述连接构件4。
(4)根据(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基座构件2做成相对车身可拆卸的托座,把上述中继构件50枢轴支撑在上述托座上。
(5)根据(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杆3具有,在上述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状态下可以锁定的锁定机构,上述锁定机构包括在前端部与设置在上述基座构件2上部的棘轮42啮合的位置处,枢轴支撑在上述操纵杆3上的棘爪43,摆动该棘爪43解除与上述棘轮42的啮合且枢轴支撑在上述操纵杆3上的复位杆45,一端的钩固定在上述复位杆45上、另一端的钩对上述棘爪43后端部43b加力的弹簧构件47,向解除上述棘爪43与上述棘轮42的啮合的方向使上述复位杆45变位的操作按钮31,上述弹簧构件47,对上述棘爪43的后端部43b加力、维持上述棘爪43的前端部43a与上述棘轮42啮合的状态,同时,向解除上述棘爪43与上述棘轮42的啮合的方向对上述复位杆45加力。
(6)根据(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构件40,是可以卷绕上述连接构件4的鼓轮及安装上述连接构件4一端的连杆任意一个,
上述中继构件50,是可以分别卷绕上述连接构件4和上述制动拉索的鼓轮及用于分别连接上述连接构件4和上述制动拉索的连杆任意一个。
(7)根据(6)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构件40是上述鼓轮,把上述连接构件4卷绕的卷绕面41的曲率从上述连接构件4的安装位置连续变大。
(8)根据(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构件50,把枢轴支撑该中继构件50的枢轴21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相对于枢轴支撑上述操纵杆3的枢轴20的延伸方向非平行的位置。
上述本发明具有如下作用。
停车制动装置1,通过拉起推倒操纵杆3回转输入构件40。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方向和输入构件40的回转方向一一对应。为了使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只要在拉起操纵杆3的方向上操作就可以。另外,只要基座构件2是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操纵杆3的机构,也可以选择车身的一部分或安装在车体上的托座任意一个。
输入构件40和远离输入构件40设置的中继构件50通过连接构件4连接。输入构件40,例如是以操纵杆3拉起推倒时的中心轴为中心回转的鼓轮,设置在操纵杆3上。连接构件4,例如为钢丝绳,一端部连接在输入构件40上,另一端部连接在中继构件50上。
操纵杆3拉起,输入构件40一旦回转,连接构件4就被牵引卷绕在输入构件40上。如果连接构件4被牵引,中继构件50就回转。中继构件50,例如是连杆。在中继构件50上,除如上所述连接有连接构件4之外,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有用于操作制动单元的制动拉索。制动拉索的间接连接,例如,把一端部连接有制动拉索的连接杆5的另一端连接在中继构件50上进行。
如上所述,中继构件50一旦回转,连接在该中继构件50上的制动拉索就被牵引。这样,拉起操纵杆3时的操作力通过制动拉索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
在进行推倒操纵杆3的操作的场合,上述各构件逆向动作解除制动力。
采用本发明,在通过把操纵杆3小型化而把停车制动装置1小型化之际,在不把输入构件40小型化的情况下把操纵杆系数变小,但是为了具有将之抵消的操纵杆系数,通过设定中继构件50上的连接构件4的连接位置和制动拉索的连接位置,就能够在具有所需的操纵杆系数的同时,把停车制动装置1小型化。
另外,停车制动装置1,把连接构件4连接在中继构件50的输入连接部51上,把制动拉索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在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上。中继构件50以枢轴支撑的枢轴21为回转中心,把从该回转中心到连接构件4的距离L3设定得比从上述回转中心到制动拉索的距离L4大。由此,能把从连接构件4传递的通过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并传递给制动拉索。因而,伴随装置的小型化,输入构件40侧的操纵杆系数即使比需要的操纵杆系数小,通过中继构件50侧的操纵杆系数的设定也能把全部的操纵杆系数设定为需要的值。由此,通过操纵杆3的小型化等,能把停车制动装置1整体小型化。另外,在能有效利用空间的位置上通过设置中继构件50,也能实现小型化。
再有,停车制动装置1,在输入构件40侧,从设置在操纵杆3前端部的把手30到输入构件40的回转中心的距离L1设定得比从回转中心到连接构件4的距离L2大。通过该输入构件40侧的操纵杆系数和中继构件50侧的操纵杆系数能设定整体的操纵杆系数。由此,在停车制动装置1小型化之际也能把操纵杆系数设定为期望值。
再有,停车制动装置1,把基座构件2做成相对车身可以拆卸的托座,是用于把中继构件50枢轴支撑在该托座上的装置。由于操纵杆3、输入构件40及中继构件50成为一体地设置在基座构件2上的装置,所以能把全体紧凑在一起。
再有,停车制动装置1,在用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状态下也可以把可以锁定的锁定机构安装在操纵杆3上。在基座构件2的上部安装有略弧状的棘轮42,锁定机构使枢轴支撑在操纵杆3上的棘爪43的前端部43a啮合在棘轮42上,还能做解除啮合的回转。该棘爪43和棘轮42的啮合的解除,是通过枢轴支撑在操纵杆3上的复位杆45与操作按钮31的操作连动回转,在解除棘爪43与棘轮42的啮合的方向上回转完成。
棘爪43和复位杆45,通过弹簧构件47同时加力。弹簧构件47,例如是在枢轴支撑棘爪43的棘爪枢轴销钉44与枢轴支撑复位杆45的复位杆销钉46之间的位置上设置的安装有安装销钉48的扭簧,一端的钩固定在复位杆45上。该固定位置,是由复位杆销钉46偏靠棘爪43的位置。
扭簧47的另一端的钩对棘爪43的后端部43b加力。由此,棘爪43在保持与棘轮42的啮合方向上加力。与此同时,复位杆45在解除棘爪43和棘轮42的啮合的方向上加力。在没有操作按钮31的操作等的自然状态下,棘爪43在与棘轮42啮合的方向上加力。因此,在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状态下,误做了解除该状态的操作,即使是瞬间,因为其后棘爪43也立即啮合在棘轮42上,所以能防止误解除制动器的操作。另外,操作按钮31的操作直接传给复位杆45,因为不需要原来使用在停车制动装置上的离合器分离拉杆等的传动构件,所以能使停车制动装置1更加小型化。
再有,停车制动装置1,作为输入构件40,具备可以卷绕连接构件4的鼓轮及安装连接构件4的一端的连杆任意一方;作为中继构件50,也可以具备可以分别卷绕连接构件4和制动拉索的鼓轮及用于分别连接连接构件4和制动拉索的连杆任意一方。
把输入构件40作成鼓轮时,中继构件50不论是鼓轮或连杆,连接构件4均为钢丝绳。另外,把输入构件40作为连杆时,把连接构件4例如做成杆件。
还有,中继构件50,也可以是具有能卷绕钢丝绳的鼓轮状部分和能连接杆件的部分的装置。这种场合,既可以把输入连接部51及制动拉索连接部52任意一个设置在鼓轮状部分上,还可以把任意一个设置在能连接杆件的部分上。在把杆件能连接在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上的场合,连接连接杆5,只要把制动拉索连接在该连接杆5上就可以。
再有,停车制动装置1,因为输入构件40是鼓轮,所以一旦拉起操纵杆3,连接构件4的钢丝绳就卷绕在鼓轮的卷绕面41上。鼓轮因为其卷绕面41的曲率从安装有连接钢丝绳的安装位置连续变大,所以操纵杆系数从安装位置连续变大。因而,开始拉起操纵杆3时相对于操纵杆3的操作量卷绕在卷绕面41上的连接钢丝绳的长度长,在操作结束时卷绕在卷绕面41上的连接钢丝绳的长度变短。开始拉起操纵杆3后,因为对制动拉索上的牵引力小,所以操纵杆系数即使小也能很容易地牵引钢丝绳。另一方面,在操作结束之际,制动拉索牵引的力很大,但是因为操纵杆系数变大,所以抵抗制动拉索牵引的力很容易进一步牵引制动拉索,在制动单元侧直到期望的制动力产生之前能可靠地牵引制动拉索。
再有,停车制动装置1,中继构件50例如位于输入构件40下方,设置在基座构件2的下部。安装中继构件50的基座构件2侧的安装部22,因为能弯曲成使其在上述基座构件2上下方向交叉的方向上振动,所以把枢轴支撑中继构件50的枢轴21的延伸方向,也能设置在相对于枢轴支撑操纵杆3的枢轴20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位置及非平行的位置任意一个上。由此,即使停车制动装置1的设置空间在被限定的里面,也能在恰当的位置连接制动拉索。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把中继构件设置在远离输入构件的位置上,通过把输入构件和中继构件用连接构件连接实现把操作力从输入构件侧传送给中继构件,所以通过恰当地确定中继构件的设置位置能把停车制动装置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中继构件以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的部分为回转中心,从该回转中心到连接构件的距离比从该回转中心到制动拉索的距离设定得大。由此,能把从连接构件传递的、通过操纵杆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传递给制动拉索。另外,伴随装置的小型化,输入构件侧的操纵杆系数即使比需要的值小的场合,通过输入构件侧的操纵杆系数的设定也能把所有的操纵杆系数调整为需要的值。由此,通过操纵杆的小型化等,能把停车制动装置整体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因为从设置在操纵杆上的把手到输入构件的回转中心的距离比从回转中心到连接构件的距离设定得大,所以即使很小的力也能操作操纵杆。另外,因为通过该输入构件侧的操纵杆系数和中继构件侧的操纵杆系数能设定所有的操纵杆系数,所以在把停车制动装置小型化之际也能把操纵杆系数设定为期望的值。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基座构件是相对于车身可以拆卸的托座,在该托座上设置有操纵杆、输入构件及中继构件。由此,能把全体做成一体的设备,能扩大通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因为把摆动啮合在棘轮上的棘爪并解除其与棘轮的啮合的复位杆不通过离合器分离拉杆等构件,通过设置在操纵杆上的操作按钮能直接操作,所以能更小型化。另外,弹簧构件在对棘爪的后端部加力并保持棘爪的前端部啮合在棘轮上的状态的同时,在解除棘爪和棘轮的啮合的方向上对复位杆加力,所以在棘轮和棘爪啮合时,即使误按压操作按钮,通过弹簧构件的弹力其后棘轮和棘爪也立刻返回啮合状态,所以能防止制动器的锁定状态被误解除。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输入构件及中继构件,也可以是能卷绕钢丝绳的鼓轮及能安装杆件这样的连接构件的连杆任意一个,因为对其组合没有限制,所以可以是多样的配置,通用性进一步扩大。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因为作为输入构件鼓轮的卷绕面的曲率从连接构件的安装位置连续变大,所以操纵杆系数连续变大。因此,拉起操纵杆的操作,开始能轻且量大地牵引连接构件,在接近操作终了,因为能有力地牵引,所以能抵抗制动拉索牵引的力,很容易进一步牵引制动拉索,在制动单元侧在期望的制动力产生之前能可靠地牵引制动拉索。
根据本发明的停车制动装置,因为枢轴支撑中继构件的枢轴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枢轴支撑操纵杆的枢轴的延伸方向是非平行的,所以在制动拉索的连接位置即使有限制的场合等也能对应,能在恰当的状态连接制动拉索。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侧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涉及的停车制动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图1中的锁定机构及其周边构件的放大图。
图4是说明图1中把手内部构造的图。
图5是表示图1中中继连杆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图5中的中继连杆变位为横向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1中平衡器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原来例子的立体图。
图中1-停车制动装置,2-基座构件,3-操纵杆,3a-限位块,4-连接钢丝绳,5-连接杆,6-平衡器,20-操纵杆枢轴销钉,21-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2-安装部,30-把手,31-操作按钮,31a-轴部,31b-头部,32-收纳孔,33-压缩螺旋弹簧,34-小孔,35-切口部,35a-直交部分,35b-长度方向部分,35c-凸轮部,40-鼓轮,41-卷绕面,42-棘轮,42a-齿部,43-棘爪,43a-前端部,43b-后端部,44-棘爪枢轴销钉,45-复位杆,45a-前端部,45b-后端部,46-复位杆枢轴销钉,47-扭簧,48-安装销钉,50-中继连杆,51-输入连接部,52-制动拉索连接部,53-销钉。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基于

本发明最好的实施方式。
图1~7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停车制动装置1,其操纵杆3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固定设置在乘用车等的车辆(无图示)的车身侧的基座构件2上,乘务员手握设置在操纵杆3的前端部的把手30操作操纵杆3的话,与此连动,制动拉索(无图示)就被牵引,操作力就传递给无图示的制动单元,因此,是产生制动力的装置。
基座构件2,例如,固定设置在乘用车的中控台附近的车身侧,在上部通过操纵杆枢轴销钉20(枢轴)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操纵杆3。在该操纵杆3的基端部侧上,固定设置有鼓轮40(输入构件)。
上述操纵杆枢轴销钉20,也贯通该鼓轮40,因而,一旦拉起推倒操作操纵杆3,鼓轮40就以与操纵杆3一体的操纵杆枢轴销钉20为中心回转。
在从鼓轮40向下方远离的基座构件2下部的安装部22上,安装有做鼓轮40和制动拉索的中继的中继连杆50(中继构件)。该中继连杆50通过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枢轴)可以回转地被枢轴支撑。中继连杆50是,把从鼓轮40侧受到的通过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传递给制动拉索的装置。来自鼓轮40侧的操作力,通过与鼓轮40间连接的连接钢丝绳4(连接构件)传递。基座构件2的安装部22,因为能弯曲(参照图2、图5及图6),所以中继连杆50可以变位为横向。由此,能把操纵杆枢轴销钉20和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各自的方向或者相互平行地配置,或者非平行地配置。其结果,能在恰当的位置连接制动拉索。
鼓轮40具有作为弧状侧面的卷绕面41。在该卷绕面41上,通过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操作或者卷绕连接钢丝绳4,或者解开卷绕。卷绕面41,为了可靠地卷绕连接钢丝绳4其剖面形成凹状。在该卷绕面41上连接有连接钢丝绳4的一端。另外,连接钢丝绳4的另一端,连接在中继连杆50的输入连接部51上。通过该连接钢丝绳4从鼓轮40侧向中继连杆50传递操作连杆3的操作力。
该操作力的传送率,由操纵杆3侧的操纵杆系数决定。操纵杆3侧的操纵杆系数是,从鼓轮40的回转中心的操纵杆枢轴销钉20到把手30的距离L1,与从操纵杆枢轴销钉20到连接钢丝绳4的距离L2的比(L1/L2)。L1比L2大。从操纵杆枢轴销钉20到连接钢丝绳4的距离L2,准确地说,是操纵杆枢轴销钉20的中心位置与连接钢丝绳4从卷绕面41上分离的位置的距离。
连接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在中继连杆50的输入连接部51上。中继连杆50,在图示的例子中是三角形板状连杆,也设置有用于连接制动拉索的制动拉索连接部52。在该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上,通过销钉53可以回转地枢轴支撑有连接杆5的一端。如图7所示,在连接杆5的另一端上,连接有平衡器6,在该平衡器6上连接有制动拉索。另外,制动拉索也可以直接连接在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上。
从作为中继连杆50的回转中心的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到连接钢丝绳4的距离L3,比从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到连接制动拉索侧的连接杆5的销钉53的距离L4大。由此,从连接钢丝绳4传递的、通过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传递给制动拉索侧。
这种结构的停车制动装置1的所有操纵杆系数LR,由L3、L4和鼓轮40上的操纵杆系数构成如下。
LR=(L1/L2)×(L3/L4)=L1·L3/L2·L4因而,即使不把L2变小把操纵杆3变短,通过中继连杆50侧的L3和L4的设定,作为停车制动装置也能得到需要的操纵杆系数或者制动拉索的输出行程。
如图1及图3所示,停车制动装置1具备在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状态下能锁定操纵杆3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由设置在基座构件2的上部的棘轮42、使前端部啮合在该棘轮42上的棘爪43、使该棘爪43在与棘轮42的啮合解除的方向上变位的复位杆45、对棘爪43及复位杆45加力的扭簧47(弹簧构件)、为使棘爪43在解除与棘轮42啮合的方向上变位而使复位杆45变位的操作按钮31构成。棘轮42是把基座构件2的上缘部形成弧状并在该上缘部形成齿部42a的装置。因而,棘轮42不动。
操纵杆3,如图3所示,具有中空状的轴部,棘爪43、复位杆45及扭簧47,设置在轴部的内侧。操纵杆3,其设置有把手30的前端部延伸到把手30内的中心部,具有作为防止操作按钮31脱落的限位块3a的功能。
棘轮43通过安装在操纵杆3上的棘爪枢轴销钉44可以回转地被枢轴支撑。棘爪43的两端部之中、偏靠棘轮42的前端部43a能与棘轮42的齿部42a啮合。
复位杆45通过安装在操纵杆3上的复位杆枢轴销钉46可以回转地被枢轴支撑。复位杆枢轴销钉46设置得比棘爪枢轴销钉44更偏靠把手30。复位杆45,其靠近棘爪43的前端部45a延伸到可以连接在棘爪43后端部43b的位置上。另一方面,复位杆45的后端部45b,延伸到把手30内的中心部。
在棘爪枢轴销钉44和复位杆枢轴销钉46之间,设置有安装了上述扭簧47的安装销钉48。扭簧47卷绕在安装销钉48上安装。该扭簧47,其一端形成的钩连接在棘爪43的后端部43b上。由此,棘爪43对保持与棘轮42的啮合的方向加力。
在扭簧47的另一端也形成钩。该钩固定在复位杆45上。该固定位置是由复位杆枢轴销钉46靠近前端部45a的位置。由此,复位杆45加力的方向是,前端部45a推压棘爪43的后端部43b,解除棘爪43和棘轮42的啮合的方向。
来自扭簧47各端部的弹力,如上所述用于把棘爪43向相反方向回转,但是在没操作操作按钮31的状态下,棘爪43的前端部43a与棘轮42的齿部42a的啮合方向的弹力强,棘爪43的前端部43a与棘轮42的齿部42a相互啮合。
如图2所示,插入有操作按钮31的把手30,其长度方向与操纵杆3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与操纵杆3一起构成略T字状。由此,比起将把手30的长度方向与操纵杆3的长度方向略一致的原来的装置,能将把手30及操纵杆3全部小型化。
操作按钮31设置在把手30的一端面侧,在背朝上握紧把手30时靠近拇指的端面侧。因而,用于解除制动单元产生的制动力的按钮操作能用拇指进行。
操作按钮31具有圆筒状的轮廓,在把手30上,收纳操作按钮31的收纳孔32沿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在收纳孔32上继续延伸有比该收纳孔32直径更小的小孔34。在该小孔34内,收纳有压缩螺旋弹簧33。另外,在小孔34内,收纳有从操作按钮31的前端延伸的直径小的轴部31a。
压缩螺旋弹簧33,虽然向推压操作按钮31的方向对轴部31a加力,但是,一旦后述的切口部35(参照图4)接触到操纵杆3,就不能进一步推压。操作按钮31,抵抗该压缩螺旋弹簧33的弹力能把头部31b压入。
如图4所示,在操作按钮31上形成有上述的切口部35。该切口部35由以下各部分构成在略垂直于操作按钮31的长度方向上切进去的直交部分35a、从该直交部分35a继续向上述长度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部分35b、从该长度方向部分35b向头部31b侧倾斜延伸的凸轮部35c。复位杆45的后端部45b与该凸轮部35c接触,操作操作按钮31凸轮部35c的位置如果变化,后端部45b就改变与凸轮部35c的接触位置,同时向垂直于操作按钮31的长度方向(箭头A方向)变位。即复位杆45以复位杆枢轴销钉46为中心摆动。
下面说明作用。
停车制动装置1,通过拉起推倒操纵杆3,鼓轮40回转。在图1中,操纵杆3或者中继连杆50在实线表示的状态,是制动单元没产生制动力的状态,为了从该状态使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只要把操纵杆3向前方(箭头B方向)提起就可以。
如果提起操纵杆3,同时,鼓轮40就以操纵杆枢轴销钉20为中心回转。由此,牵引连接钢丝绳4卷绕在卷绕面41上。如果连接钢丝绳4被牵引,连接钢丝绳4通过输入连接部51连接的中继连杆50,就以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为中心回转。
如果中继连杆50回转,因为连接在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上的制动拉索被牵引,所以提起操纵杆3时的操作力通过制动拉索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制动力牵引制动拉索的量成比例变大。在牵引制动拉索的状态,如果除去提起操纵杆3的方向的力,锁定机构的棘爪43的前端部43a就啮合在棘轮42的齿部42a上,此时的状态为锁定。
如图3所示,操纵杆3被压倒,在制动单元没产生制动力的状态,棘爪43的前端部43a就没触到棘轮42的齿部42a。从该状态不进行操作操作按钮31,如果提起操纵杆3,前端部43a就会触到齿部42a上。
此时,棘爪43,后端部43b上直接受到来自扭簧47的弹力。由此,前端部43a因为向与齿部42a啮合的方向加力,所以如果提起操纵杆3,前端部43a便与齿部42a啮合。但是,扭簧47,也对复位杆45加力。利用此加力,由于前端部45a推压后端部43b,所以棘爪43在解除前端部43a与齿部42a啮合的方向上受力。其结果,如果继续提起操纵杆3,前端部43a和齿部42a就配合,同时因为棘爪43摆动,所以能把操纵杆3提起到期望的位置。如果除去提起操纵杆3的力,此时,前端部43a和齿部42a便啮合,操纵杆3被锁定。
为了解除该锁定状态,把操作按钮31压入把手30内的同时只要使操纵杆3推倒就可以。图4表示操作按钮31没操作的状态。如果从该状态压入操作按钮31,复位杆45的后端部45b就被操作按钮31的凸轮部35c推压,复位杆45在操纵杆3内向端部变位。该变位是,复位杆45的前端部45a提升棘爪43的后端部43b,解除棘爪43的前端部43a和齿部42a的啮合的方向的变位。这样,通过压入操作按钮31返回解除前端部43a与齿部42a的啮合的操纵杆3,能把制动单元返回制动力没产生的状态。
在该锁定机构中,在没进行操作按钮31的操作的状态,向棘爪43与棘轮42啮合的方向加力。由此,在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状态下,误解除该状态的操作即使瞬间地触动操作按钮31,其后因为棘爪43也立即啮合在棘轮42上,所以能防止误解除制动。另外,因为操作按钮31的操作直接传递给复位杆45,所以不需要离合器分离拉杆等的传动构件,能使停车制动装置1更小型化。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通过设置中继构件的中继连杆50,不改变从作为操纵杆3的回转中心的操纵杆枢轴销钉20到连接钢丝绳4的距离L2,就可以把从操纵杆枢轴销钉20到把手30的距离L1变小。由此,能把操纵杆3小型化,能把停车制动装置1小型化。此时,为了不把作为操纵杆3侧的输入构件鼓轮40小型化操纵杆系数即使变小的场合,为了弥补该变小,通过恰当地设定从中继连杆50的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到连接钢丝绳4的距离L3,和从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到销钉53的距离L4,也能得到需要的操纵杆系数。另外,能很容易地得到一般需要的约30mm的输出行程。
再有,因为能够使中继连杆50和鼓轮40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来设置,所以能有效地使用空间,因而很容易小型化。另外,中继连杆50能够弯曲成基座构件2侧的安装部22可横向振动。由此,把中继构件枢轴销钉2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操纵杆枢轴销钉20的延伸方向无论是平行的位置还是非平行的位置都能自由设置。由此,即使限定停车制动装置1的设置空间,也能在恰当的位置连接制动拉索。
还有,在上述实施例中,把操纵杆3、鼓轮40及中继连杆50设置在基座构件2上,将作为一体图示并做了说明,但是这些不需要设置在同一构件上,只要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操纵杆3,把中继连杆50可以回转地枢轴支撑,也可以将其安装在不同的构件上。
再有,作为基座构件,只要是可以拉起推倒地支撑操纵杆的装置,也可以为车身的一部分或者托座等。
再有,作为输入构件,做成了可以卷绕连接钢丝绳4的鼓轮40,但也可以是安装连接钢丝绳4的一端的连杆。另外,作为中继构件,虽然做成了用于分别连接连接钢丝绳4和制动拉索的中继连杆50,但也可以是把连接钢丝绳4和制动拉索可以分别卷绕的鼓轮。
把输入构件做成了鼓轮时,不论中继构件是鼓轮或是连杆,都把连接构件做成钢丝绳。另外,把输入构件做成连杆时,把连接构件做成例如杆件。
还有,中继连杆50,也可以是具有能卷绕连接钢丝绳4的鼓轮状部分和能连接杆件的部分的装置。既可以把输入连接部51及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中任意一个设置在鼓轮状部分上,又可以把任意一个做成可以连接杆件的构件。在把连杆连接在制动拉索连接部52上的场合,连接连接杆5,只要把制动拉索连接到该连接杆5上就可以。通过连接杆5把制动拉索连接在中继连杆50上时,每次操纵杆3的操作制动拉索不做反复弯曲,能防止耐久性低下。
再有,输入构件为鼓轮时,也可以形成使连接钢丝绳4卷绕的卷绕面41的曲率从安装连接钢丝绳4的位置(安装位置)连续变大的结构。在这种场合,操纵杆系数从安装位置连续变大。因而,开始拉起操纵杆3时,相对于操纵杆3的操作量卷绕在卷绕面41上的连接钢丝绳4的长度的比例大,操作结束时其比例变小。开始拉起操纵杆3之后,因为制动拉索牵引的力小,所以即使操纵杆系数小也能很容易地牵引制动拉索。另一方面,在操作终了之际,制动拉索的牵引力大,但因为操纵杆系数大,所以抵抗制动拉索牵引的力并能很容易地进一步牵引钢丝绳。由此,制动单元在产生期望的制动力状态之前能可靠地牵引制动拉索。
权利要求
1.一种停车制动装置,通过拉起推倒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的操纵杆,借助制动拉索把操作力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上述操纵杆来进行回转的输入构件,远离该输入构件而设、用作上述输入构件和上述制动拉索的中继的中继构件,以及连接该中继构件和上述输入构件的连接构件,上述中继构件,把由上述连接构件传递的通过上述操纵杆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传递给上述制动拉索。
2.一种停车制动装置,通过拉起推倒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上的操纵杆,借助制动拉索把操作力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其特征在于,具备通过上述操纵杆来进行回转的输入构件,远离该输入构件而设、用作上述输入构件和上述制动拉索的中继的中继构件,以及连接该中继构件和上述输入构件的连接构件,上述中继构件,是把由上述连接构件传递的通过上述操纵杆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传递给上述制动拉索的构件,具有可以回转地支撑在枢轴上、连接上述连接构件的输入连接部和用于连接上述制动拉索的制动拉索连接部,从上述中继构件的回转中心到上述连接构件的距离比从上述中继构件的回转中心到上述制动拉索的距离大,把从上述连接构件传递的通过上述操纵杆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传递给上述制动拉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杆,在顶端部具有把手,从上述输入构件的回转中心到上述把手的距离比从上述输入构件的回转中心到上述连接构件的距离大,把通过上述操纵杆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增大传递给上述连接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基座构件做成相对车身可拆卸的托座,把上述中继构件枢轴支撑在上述托座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操纵杆具备在上述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状态下可以锁定的锁定机构,上述锁定机构由以下各部分构成在前端部与设置在上述基座构件上部的棘轮啮合的位置处枢轴支撑在上述操纵杆上的棘爪,摆动该棘爪解除与上述棘轮的啮合且枢轴支撑在上述操纵杆上的复位杆,一端的钩固定在上述复位杆上、另一端的钩对上述棘爪后端部加力的弹簧构件,在解除上述棘爪与上述棘轮的啮合的方向上使上述复位杆变位的操作按钮,上述弹簧构件对上述棘爪的后端部加力并维持上述棘爪的前端部与上述棘轮啮合的状态,同时,在解除上述棘爪与上述棘轮的啮合的方向上对上述复位杆加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构件是可以卷绕上述连接构件的鼓轮及安装上述连接构件一端的连杆任意一个,上述中继构件是可以分别卷绕上述连接构件和上述制动拉索的鼓轮及用于分别连接上述连接构件和上述制动拉索的连杆任意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入构件是上述鼓轮,使上述连接构件卷绕的卷绕面的曲率从上述连接构件的安装位置连续变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停车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中继构件,把枢轴支撑该中继构件的枢轴的延伸方向设置在相对于枢轴支撑上述操纵杆的枢轴的延伸方向非平行的位置。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小型化的停车制动装置。停车制动装置(1)是通过拉起推倒可以拉起推倒地枢轴支撑在基座构件(2)上的操纵杆(3),借助制动拉索把操作力传递给制动单元产生制动力的装置,具备通过操纵杆(3)回转的输入构件(40),远离输入构件(40)设置、用作输入构件(40)和制动拉索的中继的中继构件(50),连接中继构件(50)和输入构件(40)的连接构件(4)。中继构件(50)把从连接构件(40)传递的由操纵杆(3)的拉起推倒形成的操作力传递给制动拉索。
文档编号B60T7/10GK1781781SQ20051012428
公开日2006年6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0日
发明者山中史景, 绿孝彦, 增田觉, 塚本洋史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大塚工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