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车用座椅滑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一种车用座椅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一个例子,US2004-0026975(第一参考文献)披露了一种机动车座椅,构成为已知的这种类型座椅滑动装置。在这种机动车座椅中,与座椅固定的上导轨相对可滑动地安装在固定于车身如车辆地板的下导轨上。锁定单元稳固地固定于上导轨,在锁定单元中结合有多个锁定销和锁定簧。多个接合孔形成在下导轨底面上,多个接合孔与多个锁定销可操作方式接合,用于限制或锁定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纵向移动。当对应于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纵向位置,使多个锁定销的至少一个选择性地与下导轨对应的多个接合孔之一接合时,就可精确地调整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相对位置,即座椅相对车身如车辆地板的位置。
作为另一个例子,JPS57(1982)-194121A1(第二参考文献,对应于US4817904A)披露了座椅滑动装置,构成一种已知的此种类型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在这种座椅滑动装置中,固定于座椅的上导轨可操作方式安装在下导轨上,并且经由用保持架固定于下导轨的滚子,使上导轨相对下导轨可移动。下导轨在其侧壁设有纵向延伸的一系列孔。座椅滑动装置还设有锁定件(在本参考文献中描述为插销件),通常使该锁定件偏向一侧,以使其与下导轨的孔接合。上导轨经由操纵杆与此锁定机构相结合。亦即,当锁定机构随操纵杆的操纵在下导轨上向后移动时,解除锁定件与下导轨的孔之间的接合,从而使上导轨成为相对下导轨可移动。
作为又一个例子,JP2002-160554A(第三参考文献)披露了车用座椅轨道装置(track device),作为已知的这种类型座椅滑动装置。在这种座椅轨道装置中,注意力集中在减少施加于保持架的滑动摩擦程度,因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相对移动而会发生滑动摩擦,并且集中在稳定施加于保持架的滑动摩擦程度。尽管按照前述保持架包括一种变化的结构,但装置的其它配置与第二参考文献中披露的基本上相同。这种座椅轨道装置设有锁定件(在本参考文献中描述为锁定杆),用于限制或锁定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纵向移动,并且使锁定件与上导轨和下导轨两者上形成的锁定孔都可操作方式接合。
然而,根据披露于第一参考文献中的机动车座椅,使锁定销与接合孔(亦即,锁定单元)接合的机构结合有大量零部件。因此,为了容纳锁定单元,该机构会不理想地导致要求足够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难以缩小机构的尺寸。
根据披露于第二参考文献中的座椅滑动装置,安装于下导轨和上导轨外侧的锁定件,导致座椅滑动装置的整体结构变大。在这种情况下,也难以缩小尺寸。此外,因为仅仅在下导轨上形成由锁定件与之接合的孔,所以,在导轨锁定状态期间,会难以获得足够程度的抗剪强度。例如,如果车辆经受意外的巨大荷载,诸如车辆碰撞,就会在锁定件中导致变形。因此,锁定件不能获得足够程度的锁定强度。
根据第三参考文献中的座椅轨道装置,因为在上导轨和下导轨两者上都形成与锁定件接合的锁定孔,所以能增强锁定强度程度。同时,因为保持架安装在锁定机构的操纵位置出现的同一平面上,所以,要求保证保持架具有与锁定件纵向操作长度相对应的纵向长度。因此这就会不理想地延长保持架的纵向长度。此外,与第二参考文献相似,锁定件安装在下导轨和上导轨外侧,因此,难以缩小尺寸的问题仍然存在。
考虑到上述情况而提出本发明,以及,本发明提供一种车用座椅滑动装置,该装置能够精确地调整座椅位置,并且能进一步缩小尺寸。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固定地安装在车辆上;第二导轨,固定于座椅,并且安装为相对第一导轨可移动;滑动件,布置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并且随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可滑动地移动;以及至少一个锁定件,其与第二导轨结合,并且随该第二导轨可移动。设置该锁定件,使其与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设置的接合孔相接合,并且使该锁定件在与接合孔相接合的方向偏转。锁定件容纳于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限定的空间中。
如上所述,至少一个锁定件在多个接合位置或者行程处锁定下导轨和上导轨,并限制上导轨相对下导轨的相对移动,该锁定件容纳于由下导轨和上导轨包围的空间中。因此,可缩小车用座椅滑动装置的整体尺寸。
至少一个锁定件可以包括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并且使第一锁定件和第二锁定件之一与接合孔选择性地接合。
如上所述,可精确地调整座椅的位置。
根据以下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前述和另外的特点及特征将更为清楚,其中图1是分解透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适合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配置;图2是侧视图,图示车辆的前座椅,该座椅安装有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图3是纵向剖视图,图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图4是顶向剖视图,图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图5是顶向剖视图,图示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图6是纵向剖视图,图示根据实例4的座椅滑动装置;图7是分解透视图,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适合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配置;图8是纵向剖视图,图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以及图9是顶向剖视图,图示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可优选组成横向对安装在车辆座椅S下。为了简化对座椅滑动装置1的描述和图示,图2仅示出构成横向对并安装于座椅S下左侧的一个座椅滑动装置1,而且仅对位于座椅S左侧的座椅滑动装置1进行描述。但应理解的是,两个座椅装置1都具有相同的通用配置,因此,下面的描述对两个座椅滑动装置1都适用。
座椅滑动装置1设有下导轨11,其以固定方式安装在车身如地板F上,并且在纵向延伸;以及上导轨12,其固定于座椅S的底面,并且上导轨12安装为相对下导轨11可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下导轨11作为第一导轨,而上导轨12则作为第二导轨。这里提及的方向,诸如“纵向”、“横向”和“垂向”与车辆的方位相对应。
如图1所示,下导轨11包括底壁21,固定于车辆地板F;第一侧壁22,从底壁21的左端和右端向上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23,通过向下弯折第一侧壁22的上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下导轨11因此呈现在纵向延伸的横向对称截面。上导轨12包括上壁31,固定于座椅S;第一侧壁32,从上壁31的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33,通过向上弯折第一侧壁32的下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上导轨12因此呈现在纵向延伸的横向对称截面。下导轨11与下导轨12以这种方式相互机械结合,使得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置于上导轨12对应的第一侧壁32和对应的第二侧壁33之间。
在座椅滑动装置1各侧(左和右),两个滑动件41设置在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与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之间,随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移动,滑动件41可滑动地移动。各滑动件41由下述部件构成平板形保持架42,其具有适度的刚性并且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及至少一个球形滚子43,其具有适度的刚性。滚子43由在保持架42上端形成的卷边部42a支撑,以使滚子43可自由地转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设置三个滚子43,并以各相邻滚子43纵向等距的方式安装于保持架42的卷边部42a。
分别地,在座椅滑动装置1的一侧和另一侧,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形成有弧形截面部22a,弧形截面部22a支撑滚子43用于其自由转动,同时,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形成有弧形截面部33a,弧形截面部33a同样支撑滚子43用于其自由转动。从图3中可以看到,各滑动件41的滚子43压配合进弧形截面部22a与弧形截截面部33a之间的空间中。当随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移动,滚子43在弧形截面部22a与弧形截面部33a之间转动时,使各滑动件41随上导轨12在纵向并进。
如图1所示,在座椅滑动装置1的一侧和另一侧,至少一个挡块22b分别形成或者设置于下导轨11第一侧壁22的弧形截面部22a。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设置三个挡块22b;第一个挡块22b位于下导轨11的纵向前端;第二个挡块22b位于下导轨11的纵向后端;以及第三个挡块22b位于下导轨11的大致纵向中部。一旦各滑动件41的保持架42的卷边部42a与下导轨11的挡块22b接触,就限制各滑动件41进一步在纵向的移动。换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各滑动件41的运行范围设计为基本达到下导轨11全部长度的一半。在此情况下,举例来说,各滑动件41可以并进的距离为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运行距离的一半。
接着,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
如图1所示,两个锁定件50和51结合在由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限定的空间之间,锁定件(50和51)在多个锁定位置物理方式锁定上导轨12和下导轨11,并限制或者锁定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移动。由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限定的空间,在这里表示由下导轨11的底壁21、下导轨11的一对第一侧壁22、滑动件41、上导轨12的一对第二侧壁33、上导轨12的一对第一侧壁32、以及上导轨12的上壁31限定的内部空间(参见图3)。
各锁定件50和51与上导轨12侧可操作方式结合。更具体地,各锁定件50和51与操纵板52可操作方式结合,并经由基板53固定于上导轨12,该基板53支撑操纵板52以使操纵板52在纵向可移动。操纵板52和基板53形成为近似长板,由具有适度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操纵板52由基板53通过支杆54和55进行支撑。基板53通过铆钉56和57固定于上导轨12。锁定件50和51设置作为锁定单元,锁定单元具有操纵板52、基板53、支杆54和55、铆钉56和57、以及弹簧SP1和SP2(下文描述)。此外,此锁定单元通过铆钉56和57固定于上导轨12。
各锁定件50和51由具有适度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形成为大致梳形。更具体地,锁定件50形成有锁定齿50a,以使其与下导轨11的接合孔23a和上导轨12的接合孔32a及33b相接合。类似地,锁定件51形成有锁定齿51a,以使其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下文对接合孔23a、32a和33b进行详细描述。通过对应的弹性体SP1和SP2,使锁定齿50a和51a持续在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的方向偏转。此与接合孔相接合的方向与锁定方向相对应。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以关于一点相互对称的方式布置锁定件50和51,并使其偏转于朝向下导轨11横侧的锁定方向和上导轨12横侧的锁定方向,上述锁定方向彼此不同。
锁定件50和51布置在操纵板52与基板53之间的垂向空间中,并且分别通过支杆54和55枢轴支撑。以支杆54和55作为枢轴,使锁定件50和51在水平面可操作方式枢轴转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将锁定件50的锁定齿50a安装在垂向上比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更高的面上,亦即,使锁定件50的锁定齿50a比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更靠近座椅S底面安装。因此,锁定齿50a与锁定齿51a二者枢轴地转动所在的水平面不同。操纵板52在其纵向两端都设有长圆孔52a和52b。将支杆54和55配合在长圆孔52a和52b中,并且在由支杆54和55枢轴地支撑锁定件50和51的状态下,将支杆54和55固定在基板53上。因此,通过配合在长圆孔52a和52b中的支杆54和55起到导向作用,限制或者锁定操纵板52的垂向及横向移动,并且允许操纵板52只在纵向移动。
操纵板52形成或者设有斜孔52c和52d,斜孔位于操纵板52的大致中部,并且邻近长圆孔52a和52b。斜孔52c和52d特别呈现一种平坦的且大致三角的形状,并且在其前端和后端具有不同的横向宽度。更具体地说,各斜孔52c和52d在其前端具有较宽的或者较大的横向宽度,而在其后端则具有较窄的或者较小的横向宽度。如图1所示,斜孔52c和52d配合有导销58和59,导销58和59可靠地固定于锁定件50和51。随操纵板52的纵向移动,导销58能够沿斜孔52c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与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之间的内壁面移位,而导销59能够沿斜孔52d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和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之间的内壁面移位。
当各导销58和59移位到各斜孔52c和52d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时,使各锁定件50和51枢轴转动到锁定位置,该锁定位置对应于各锁定齿50a和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的接合位置。当各导销58和59移位到各斜孔52c和52d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时,使各锁定件50和51枢轴转动到解锁位置(脱离位置)。这就是说,当随操纵板52的纵向移动而使各导销58和59沿各斜孔52c和52d移位时,以各销58和59作为枢轴,操作各锁定件50和51,以锁定或者解锁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的相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将各导销58和59作为单独的零件固定于各锁定件50和51。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各导销58和59可以随各锁定件50和51整体形成,例如凸起。
如图1所示,操纵板52与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相连接,用于以这样一种方式持续偏压操纵板52,使得导销58和59朝向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亦即在锁定方向移位。当随操纵把手(未示出)的操纵,操纵该操纵板52时,克服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的偏压力,就可操纵各锁定件50和51,以解锁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在前述操纵板52的操纵之后,一旦操纵把手的操纵不继续,依靠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的偏压力以及各弹性体SP1和SP2使各锁定件50和51偏转到锁定方向的偏压力,就能使各锁定件50和51回位到或者保持在锁定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各弹性体SP1和SP2用扭转弹簧进行配置。更具体地说,将各扭转弹簧SP1和SP2配合进各支杆54和55,并将各扭转弹簧SP1和SP2的一端钩在各导销58和59上。因此,各扭转弹簧SP1和SP2在锁定方向即图4中逆时针方向有效地偏转各锁定件50和51。
接着,下面描述锁定件50和锁定件51的接合操纵位置与在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上形成的接合孔23a、32a及33b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下导轨11的一对第二侧壁23设有接合孔23a,以各相邻孔23a之间等间距的方式,并且在车辆横向对称方式,接合孔23a在上导轨12纵向移动的范围内连续且纵向延伸。更具体地,在第二侧壁23之一(例如,图4中上侧)上形成接合孔23a,接合孔23a相对各相邻孔23a具有纵向间距,该纵向间距与另一个第二侧壁23(例如,图4中下侧)上接合孔23a的纵向间距基本相同。因此,该第二侧壁23之一上的接合孔23a布置成相对另一个第二侧壁23上的接合孔23a基本上横向对称的方式。同时,各锁定件50和锁定件51与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相接合的位置在锁定件50和51之间移位的距离为下导轨11接合孔23a的等距纵向间距的一半。更具体地,使第一侧壁32之一(例如,图4中上侧)上形成的接合孔32a,相对另一个第一侧壁32(例如,图4中下侧)上形成的接合孔32a,移位的距离为接合孔23a等距纵向间距的一半。同样地,使该第二侧壁33之一(例如,图4中上侧)上形成的接合孔33b,相对另一个第二侧壁33(例如,图4中下侧)上形成的接合孔33b移位。锁定齿50a从锁定齿51a移位,移位的距离为接合孔23a等距纵向间距的一半。
这里,“p”表示下导轨11的接合孔23a的间距,以及“L”表示支杆54与支杆55的轴之间的纵向距离,支杆54与支杆55的轴之间的距离由等式L=p(n+1/2)表示。在这里,应当指定任意整数作为“n”。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在上导轨12上以这样一种方式定位接合孔32a和33b,使得各锁定件50和51的锁定齿50a和51a分别与其接合,诸如上导轨12的大致纵向中部位置。
如上所述,因为对应于各锁定件50和51的接合操纵位置来形成接合孔23a、32a和33b,所以可使锁定齿50a或者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选择性地接合。从而,可实现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每半个接合孔23a间距p的纵向位置调整。
这里,可以强调的是,锁定齿50a(可替换地,或者另外锁定齿51a)穿过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和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及第二侧壁33而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也就是,如图3和4所示,因为各锁定齿50a和51a既与上导轨12第二侧壁33的接合孔33b相接合,又与上导轨12第一侧壁32的接合孔32a以及下导轨11第二侧壁23的接合孔23a相接合,所以,各锁定件50和51的锁定机构成为拉杆-移位结构(bar-tracking structure)。在这种情况下,与各锁定齿50a和51a同下导轨11的单个侧壁以及上导轨12的单个侧壁接合的结构相比,既可增强各锁定件50和51的抗剪强度程度,又可缩小座椅滑动装置1的尺寸,并且进一步增强各锁定件50和51锁定强度程度。
接着,下面描述各滑动件41与各锁定件50及51的锁定位置之间的物理关系。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当在锁定方向操纵各锁定件50和51时,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各滑动件41的滑动位置,并不干涉各锁定件50和51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的接合位置,并且反之亦然。更具体地,各滑动件41位于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垂向中部位置的下侧,而各锁定件50和51则位于其间垂向中部位置的上侧。如上所述,因为各滑动件41位于与各锁定件50和51不同的垂向高度,并且各滑动件41能在不干涉各锁定件50和51的位置运行,反之亦然,所以,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不再不希望地对应于锁定结构的纵向长度,并且能够将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换而言之,不再受各滑动件41和锁定机构长度的影响,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的长度则能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该长度基本上满足上导轨12的移动量,这同样有效地获得进一步缩小适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1的尺寸。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中,使锁定齿50a或者51a与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的接合孔23a、32a和33b选择性地接合。因此,能有效地限制或者锁定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移动,并因而使座椅S保持在相对地板F的预定位置。一旦随操纵把手的操纵而操纵该操纵板52,克服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的偏压力,使各导销58和59克服各弹性体SP1和SP2的偏压力而移位到各斜孔52c和52d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结果,操纵各锁定件50和51,以解锁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的相对移动。在此过程中,释放锁定齿50a(或者锁定齿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的接合。从而,允许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移动,并且允许座椅S相对地板F纵向滑动。如上所述,可以调整座椅S相对地板F的纵向位置。此外,通过使锁定齿50a或者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2b选择性地接合,就可每半个接合孔23a的间距p精确地调整座椅S的位置。
根据具有上述配置和功能的座椅滑动装置1,能产生至少以下效果。
(1)多个锁定件50和51(根据第一实施方式为2个),在多个接合位置或者行程处,锁定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并且限制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相对移动,多个锁定件50和51容纳于由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所包围的空间中。因此,可减小适合于车辆使用的座椅滑动装置1的整体尺寸。
(2)当接合孔23a的间距表示为“p”,锁定件50和锁定件51的轴之间的纵向距离L由等式表示为L=p(n+1/2)。在此情况下,“n”应当赋值为任意整数。或者锁定齿50a或者锁定齿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选择性地接合。因此,可每半个接合孔23a的间距p来精确地调整座椅S的纵向位置。
(3)各滑动件41位于与各锁定件50和51的垂向位置(高度)不同的垂向位置(高度),并且各锁定件50和51不会干涉各滑动件41,反之亦然。因此,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不受锁定机构纵向长度的影响,反之亦然,并且能将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换而言之,不受各滑动件41和锁定机构的长度的影响,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的长度就能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该长度基本上满足上导轨12的移动量,这同样能导致有效地缩小适用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1的尺寸。
(4)锁定齿50a(可替换地或者另外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相接合。同样方式,使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相接合。在这种情况下,锁定机构为拉杆-移位结构,并可增强锁定机构的锁定强度等级。
(5)通过锁定机构能够精确地调整座椅S的位置,该锁定机构基本上配置有锁定件50和51、操纵板52、支杆54和55、以及弹性体SP1和SP2。因此,可将零部件的数量减少到可能的最少数量,并降低生产成本。此外,零部件数量的减少,有效地致使装配过程更加容易。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方式座椅滑动装置1的配置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座椅滑动装置1的配置基本上相同,可是就锁定件50和51的接合操纵位置以及接合孔23a、32a和33b的位置而言两者之间有所区别。在这里以相同的标号表示按照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方式使用的零部件。
如图5所示,以各相邻孔23a之间等距的间距方式,接合孔23a连续并纵向地形成或者设置在下导轨11的一对第二侧壁23上,并且在一对第二侧壁23之间,使接合孔23a每半个接合孔23a的间距在纵向移位。更具体地,使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之一(图5中上侧)上的接合孔23a,相对另一个第二侧壁23(图5中下侧)上的接合孔23a,每半个接合孔23a的间距进行移位。同时,以在车辆横向对称的方式,设置各锁定件50和51与上导轨12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相接合的位置。更具体地,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之一(例如,图5中上侧)的接合孔32a,相对上导轨12的另一个第一侧壁32(例如,图5中下侧)的接合孔32a,以基本上横向对称的方式纵向延伸。同样地,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之一(例如,图5中上侧)的接合孔33b,相对上导轨12的另一个第二侧壁33(例如,图5中下侧)的接合孔33b,也以基本上横向对称的方式纵向延伸。基本上以相对于锁定齿51a对称的方式,布置锁定齿50a。如上所述,根据具有前述结构的座椅滑动装置1,通过使或者锁定齿50a或者锁定齿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选择性地接合,依然可实现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位置每半个各个接合孔23a间距p的调整。
上述实施方式可进行如下修改。
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在车用座椅滑动装置1中设置两个锁定件。可替换地,锁定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三个或超过三个。假设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设有数量为n的锁定件,锁定件与之相接合的第一侧壁32之一(例如,图4中上侧)的接合孔32a,就能相对另一个第一侧壁32(例如,图4中下侧)的接合孔32a,每隔由“间距p/锁定件数量n”任意得到的量,在各锁定件之间进行移位。同样地,锁定件与之相接合的第二侧壁33之一(例如,图4中上侧)的接合孔33b,就能相对另一个第二侧壁33(例如,图4中下侧)的接合孔33b,每隔由“间距p/锁定件数量n”任意得到的量,在各锁定件之间进行移位。假设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设有数量为n的锁定件,第二侧壁23之一(例如,图5中上侧)的接合孔23a,就相对另一个第二侧壁23(例如,图5中下侧)的接合孔23a,每隔由“间距p/锁定件数量n”任意得到的量进行移位。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锁定件50和51关于一点彼此按对称方式布置,并且使锁定件50和51与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左右两侧的接合孔23a、32a及33b相接合。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可以使锁定件50和51与只在各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一侧(左侧或者右侧)限定的接合孔23a、32a及33b相接合。
如上所述,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第二侧壁23之一(例如,图5中上侧)的接合孔23a在纵向延伸,相对另一个第二侧壁23(例如,图5中下侧)的接合孔23a,具有对应于由“p/n”得到的长度的纵向间隔。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在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之一上可以形成或者设置两排接合孔23a,并且可以在不同的高度纵向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上排具有的接合孔23a相对下排具有的接合孔23a在纵向上以每半个接合孔23a的间距进行移位。
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使锁定件50和51在水平面上可操作方式枢轴转动。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可以使锁定件50和51在与水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转动。如图6所示,车用座椅滑动装置71设有下导轨72和上导轨73,上导轨73安装在下导轨72上,以使上导轨73在纵向上相对可移动。下导轨72包括底壁81;第一侧壁82,其从底壁81的左端和右端向上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83,通过向下弯折第一侧壁82的上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上导轨73包括上壁91;第一侧壁92,其从上壁91的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93,通过向上弯折第一侧壁92的下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如图6所示,两个锁定件101和102容纳于由下导轨72与上导轨73限定或者包围的空间中,并且通过纵向延伸的轴(未示出),在第一侧壁92与第二侧壁93之间的弯折部,将两个锁定件101和102枢轴支撑在各侧。使各锁定件101和102在与水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枢轴转动。因此,可使或者锁定件101或者锁定件102与下导轨72和上导轨73的接合孔83a、92a和93a选择性地接合,由此,也能产生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根据上述说明,第一导轨由固定于地板F的下导轨11表示,而第二导轨则由固定于座椅S的上导轨12表示。可替换地,第一导轨可以由固定地安装在地板F上的上导轨12表示,而第二导轨则可以由固定于座椅S的下导轨11表示。在此情况下,锁定机构(锁定单元)可以固定方式安装在固定于座椅S的下导轨11上。
根据以上描述,使锁定件50和51偏转于锁定方向的弹性体SP1和SP2,分别可为扭转弹簧。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弹性体SP1和SP2也可以为片簧等。
各滑动件41的配置不限于以上描述。例如,安装于保持架42的滚子4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二个、三个或者更多。
根据以上描述,在左右两侧,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之间都设置两个滑动件41。亦即,在上述的座椅滑动装置中总共设置四个滑动件41。但是,滑动件41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而是可以多于两个。
对实现本发明而言,基板53并不是必需的。以上所述使用基板53,用于将锁定件50和51组装成锁定单元,并起到以下作用,使锁定件50和51更容易在上导轨12上安装,并且使锁定件50和51更稳定地固定于上导轨12。因此,可以通过固定支杆54和55,例如直接固定在上导轨12上,将锁定件50和51固定于上导轨12。
除以上所述结构之外,接合孔可以进一步设置在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上。在此情况下,使锁定件50的锁定齿50a与下导轨11的两个侧壁和上导轨12的两个侧壁的接合孔相接合。同样地,使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两个侧壁和上导轨12的两个侧壁的接合孔相接合。例如,可以使锁定件50的锁定齿50a按这种次序接合,即与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和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相接合。同样地,可以使锁定件51的锁定件51a按相同的方式接合。
上述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和实例4的座椅滑动装置71的设计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上面例示的三个实施方式的其他发明方面如下。所有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特征在于通过固定在车辆垂直方向的支杆,将锁定件枢轴支撑在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限定的空间中,并以支杆作为枢轴,操纵该锁定件以在水平面进行锁定。根据此配置,在由第一和第二导轨包围的空间中,可有效地应用纵向延伸的空间对锁定件进行操纵,同样地导致锁定机构所需空间的减小。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和实例的锁定机构,在锁定件容纳于由第一和第二导轨所限定空间中的结构方面,能够有效地实现缩小适合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的尺寸。
另一发明方面在于,所有例示的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各具有操纵板,操纵板与锁定件可操作方式结合,并且操纵该操纵板以锁定或者解锁锁定件,操纵板容纳于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包围的空间中。各操纵板设有长圆孔,通过该长圆孔带有支杆延伸通过其中,允许在纵向操作操纵板,以相对移动第二导轨,并且不允许在垂向和横向操作,而且,操纵板进一步设有第二导孔,将固定于各锁定件上的导销或者形成于各锁定件上的凸出插入第二导孔中,并且基于操纵板的纵向操纵,引导锁定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根据此配置,容纳于由第一和第二导轨所限定空间中的是操纵板和锁定件,由操纵板操纵锁定件以进行锁定和解锁。因此,可缩小座椅滑动装置整体结构的尺寸。此外,根据此配置,因为在与第二导轨移动方向(纵向)相平行的方向操纵操纵板,所以可不受第一和第二导轨横向长度的影响而缩小锁定机构的尺寸。支杆54和55延伸通过其中的长圆孔52a和52b,构造为第一导孔,而导销58和59延伸通过其中的斜孔52c和52d则构造为第二导孔,如图1所示。
另一发明方面是,所例示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各包括滑动件,滑动件包括滚子,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可滑动地转动;以及保持架,自由可转动地支撑滚子。在左右两侧,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设置两个滑动件。根据此配置,可使施加于相对移动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滑动摩擦程度稳定,并且可定位锁定件和滑动件,以使其不会相互干涉。
接着,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座椅滑动装置1组成横向对,并安装在车辆座椅S下,如图2所示。
座椅滑动装置1设有下导轨11,其固定方式安装在车身如地板F上,并且在纵向延伸;以及上导轨12,其固定于座椅S的底面,并且将上导轨12安装成使其相对下导轨11可滑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下导轨11作为第一导轨,而上导轨12则作为第二导轨。在这里提及的方向,诸如“纵向”、“横向”及“垂向”与车辆的方位相对应。
如图7所示,下导轨11包括底壁21,固定于车辆的地板F;第一侧壁22,从底壁21的左端和右端向上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23,通过向下弯折第一侧壁22的上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下导轨11因此呈现在纵向延伸的横向对称截面。上导轨12包括上壁31,固定于座椅S;第一侧壁32,从上壁31的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33,通过向上弯折第一侧壁32的下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上导轨12因此呈现在纵向延伸的横向对称截面。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以这种方式彼此相互机械方式组合,使得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置于上导轨12对应的第一侧壁32和对应的第二侧壁33之间。
在座椅滑动装置1各侧(左右),两个滑动件41设置在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与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之间,随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移动,滑动件41可滑动地移动。各滑动件41由以下部件构成平板形保持架42,其具有适度的刚性并且由金属材料制成;以及至少一个球形滚子43,其具有适度的刚性。滚子43由卷边部42a支撑,以使其自由地转动,卷边部42a形成于保持架42的上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设置三个滚子43,并以各相邻滚子43纵向等距的方式安装于保持架42的卷边部42a。
分别地,在座椅滑动装置1的一侧和另一侧,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形成或设置有弧形截面部22a,弧形截面部22a支撑滚子43用于其自由转动,而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形成或设置有弧形截面部33a,弧形截面部33a也支撑滚子43用于其自由转动。从图8中可以看到,各滑动件41的滚子43压配合进弧形截面部22a与弧形截截面部33a之间的空间中。当随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移动,滚子43在弧形截面部22a与弧形截面部33a之间转动时,使各滑动件41随上导轨12在纵向平移。
如图7所示,在座椅滑动装置1的一侧和另一侧,至少一个挡块22b分别形成或者设置于下导轨11第一侧壁22的弧形截面部22a。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设置三个挡块22b;第一个挡块22b位于下导轨11的纵向前端;第二个挡块22b位于下导轨11的纵向后端;以及第三个挡块22b位于下导轨11的大致纵向中部。一旦各滑动件41保持架42的卷边部42a与下导轨11的挡块22b接触,就限制各滑动件41进一步在纵向移动。换而言之,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各滑动件41的运行范围设计为基本达到下导轨11全部长度的一半。在此情况下,例如,可以使各滑动件41并行的距离为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操作距离的一半。
接着,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锁定机构。
如图7所示,锁定件51结合在由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限定的空间之间,锁定件51在多个锁定位置纵向物理方式锁定上导轨12和下导轨11,并限制或者锁定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移动。由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限定的空间,在这里表示由下导轨11的底壁21、下导轨11的一对第一侧壁22、滑动件41、上导轨12的一对第二侧壁33、上导轨12的一对第一侧壁32、以及上导轨12的上壁31限定或者包围的内部空间(参见图8)。
锁定件51与上导轨12侧可操作方式结合。更具体地,锁定件51与操纵板52可操作方式结合,并经由基板53固定于上导轨12,该基板53支撑操纵板52以使操纵板52在纵向可移动。操纵板52和基板53形成为近似长板,由具有适度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操纵板52由基板53通过支杆54和55进行支撑。基板53通过铆钉56和57固定于上导轨12。锁定件51设置为锁定单元,锁定单元具有操纵板52、基板53、支杆54和55、铆钉56和57、以及弹性体SP(下文描述)。此外,此锁定单元通过铆钉56和57固定于上导轨12。
锁定件51由具有适度刚性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形成为大致梳形。更具体地,锁定件51形成有锁定齿51a,锁定齿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下文对接合孔23a、32a和33b进行详细描述。借助于弹性体SP,使锁定齿51a持续在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的方向偏转。
锁定件51布置在操纵板52与基板53之间的垂向空间中,并且通过支杆54枢轴支撑。以支杆54作为枢轴,将锁定件51可操作方式枢轴转动在水平面上。操纵板52在其纵向两端设有长圆孔52a和52b。支杆54和55配合进长圆孔52a和52b中,并且在由支杆54枢轴地支撑锁定件51的状态下,将支杆54和55固定在基板53上。因此,依靠配合进长圆孔52a和52b中的支杆54和55,其作为导向装置,限定或者锁定操纵板52的垂向及横向移动,并且使操纵板52只能在纵向移动。
操纵板52形成有或者设有斜孔52c,其位于操纵板52的大致中部,并且邻近于长圆孔52a。斜孔52c具有一种平坦的且大致三角的形状,并且在其前后端具有不同的横向宽度。更具体地说,斜孔52c在其前端具有较宽的或者较大的横向宽度,而在其后端则具有较窄的或者较小的横向宽度。如图7所示,斜孔52c配合有导销58,导销58可靠地固定于锁定件51。随操纵板52的纵向移动,导销58能够沿斜孔52c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与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之间的内壁面移位。当导销58移位到斜孔52c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时,使锁定件51枢轴转动到锁定位置,该锁定位置与锁定齿51a同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的接合位置相对应。当导销58移位到斜孔52c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时,使锁定件51枢轴转动到解锁位置(解除位置)。亦即,当随操纵板52的纵向移动,导销58沿斜孔52c移位时,以支杆54作为枢轴,操纵锁定件51,以锁定或者解锁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的相对移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将导销58作为单独的零件固定于锁定件51。可替换地或者另外,导销58可以随锁定件51整体形成,例如形成为凸起。
如图7所示,操纵板52与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相连接,用于以这样一种方式持续偏移操纵板52,使得导销58朝向横向宽度较大的前端移位,亦即在锁定方向。当操纵该操纵板52时,随操纵把手(未示出)的操纵,克服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的偏压力,可操作锁定件51,以解锁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相对移动。另一方面,一旦在前述操纵板52操纵之后,操纵把手的操纵不再继续,依靠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的偏压力、以及弹性体SP使锁定件51偏转于锁定方向的偏压力,就能使锁定件51回位或者保持在锁定位置。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弹性体SP用扭转弹簧配置。更具体地说,将扭转弹簧SP配合进支杆54,并将扭转弹簧SP的一端钩在导销58上。因此,扭转弹簧SP将锁定件51有效地在锁定方向偏转,即图9中逆时针方向。
接着,下面描述下导轨11的接合孔23a和上导轨12的接合孔32a和33b。
如图7所示,与上导轨12的纵向移动范围相对应,下导轨11的接合孔23a以各相邻孔23a之间等距间距的方式连续且纵向延伸。更具体地,与上导轨12的纵向移动范围相对应,接合孔23a只在第二侧壁23之一(例如,图9中上侧)上以各相邻孔23a之间等距间距的方式连续且纵向延伸。同时,在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上形成接合孔32a和33b,该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与具有接合孔23a的该第二侧壁23之一横向上在同一侧。因此,接合孔32a和33b以使得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与之接合的方式位于上导轨12上,诸如上导轨12的大致纵向中部位置。
如上所述,锁定件51容纳于由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限定或者包围的空间中,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接合孔23a和上导轨12的接合孔32a和33b可操作方式接合。这里,可以强调的是,锁定齿51a穿过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以及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其中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介于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之间。亦即,因为锁定齿51a既与上导轨12第二侧壁33(第二侧壁23的横向外侧)的接合孔33b相接合,又与上导轨12第一侧壁32的接合孔32a以及下导轨11第二侧壁23的接合孔23a相接合,所以,锁定机构成为拉杆-移位结构。在这种情况下,同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单个侧壁以及上导轨12的单个侧壁接合的结构相比,既可增强锁定件51的抗剪强度程度,又可缩小座椅滑动装置1的尺寸,并且进一步增强锁定件51锁定强度程度。
接着,下面描述各滑动件41和锁定件51的锁定位置之间的物理关系。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当在锁定方向操纵锁定件51时,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各滑动件41的滑动位置,并不干涉锁定件51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的接合位置,并且反之亦然。更具体地,各滑动件41位于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垂向中部位置的下侧,而锁定件51则位于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之间垂向中部位置的上侧。如上所述,因为各滑动件41位于与锁定件51不同的垂向高度,并且各滑动件41能在不干涉锁定件51的位置操作,反之亦然,所以,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不再不希望地对应于锁定机构的纵向长度,并且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能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换而言之,不受各滑动件41和锁定机构的长度的影响,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的长度就能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该长度基本上满足上导轨12的移动量,这同样有效地导致进一步缩小适合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1的尺寸。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中,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的接合孔23a、32a和33b相接合。从而,能有效地限制或者锁定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纵向移动,并因此相对地板F使座椅S保持在预定位置。一旦随操纵把手的操纵而操作操纵板52,克服初始位置回位弹性体k的偏压力,使导销58克服弹性体SP的偏压力,移位到斜孔52c横向宽度较小的后端,结果,操纵锁定件51,以解锁下导轨11与上导轨12的相对移动。在此过程中,解除锁定齿51a与接合孔23a、32a和33b的接合。因此,允许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移动,以及允许座椅S相对地板F纵向滑动。如上所述,可调整座椅S相对地板F的纵向位置。
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能产生至少以下效果。
(1)锁定件51在多个接合位置或者行程处对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进行锁定,并且限制上导轨12相对下导轨11的相对移动,锁定件51容纳于由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所包围的空间中。因此,可减小适合于车辆使用的座椅滑动装置1的整体尺寸。
(2)各滑动件41位于与锁定件51的垂向位置(高度)不同的垂向位置(高度),并且锁定件51不会干涉各滑动件41,反之亦然。因此,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不受锁定机构纵向长度的影响,反之亦然,并且各滑动件41的纵向长度能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换而言之,不受各滑动件41和锁定机构的长度的影响,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的长度就能控制在可能的最短长度,该长度基本上满足上导轨12的移动量,这同样能导致缩小适合于车辆的座椅滑动装置1的尺寸。
(3)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接合,其中第二侧壁23介于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和第二侧壁33之间。在这种情况下,锁定机构是拉杆-移位结构,并可增强锁定机构的锁定强度程度。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基础上修改的以下实例。
(实例1)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第一导轨由固定于地板F的下导轨11表示,而第二导轨则由固定于座椅S的上导轨12表示。可替换地,第一导轨可以由固定地安装在地板F上的上导轨12表示,而第二导轨则可以由固定于座椅S的下导轨11表示。在此情况下,锁定机构(锁定单元)可以固定方式安装在固定于座椅S的下导轨11上。
(实例2)根据第三实施方式,使锁定件51在锁定方向偏转的弹性体SP为扭转弹簧。可替换地,弹性体SP也可以为片簧等。
(实例3)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水平面操纵锁定件51。但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只要锁定件51不干涉各滑动件41的滑移,可以在例如与水平面相垂直的平面上操纵锁定件51以进行锁定。
(实例4)各滑动件41的配置不限于以上描述。例如,安装于保持架42的滚子43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二个、三个或者更多。
(实例5)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在左右两侧,下导轨11和上导轨12之间,设置两个滑动件41。亦即,在上述的座椅滑动装置中总共设置四个滑动件41。但是,滑动件41的数量不局限于以上所述,而是可以多于两个。
(实例6)对实现本发明而言,基板53并不是必需的。以上所述基板53用于将锁定件51组装成锁定单元,并起到以下作用,使锁定件51更容易在上导轨12上安装,并且使锁定件51更稳定地固定于上导轨12。因此,可以通过固定支杆54,例如直接固定在上导轨12上,将锁定件51固定于上导轨12。
(实例7)除以上所述结构之外,可以进一步在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上设置接合孔。在此情况下,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与下导轨11的两个侧壁和上导轨12的两个侧壁的接合孔相接合。例如,可以使锁定件51的锁定齿51a按这种次序接合,即与上导轨12的第一侧壁32、下导轨11的第二侧壁23、上导轨12的第二侧壁33和下导轨11的第一侧壁22相接合。
(实例8)上述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装置1和座椅滑动装置71的设计内容,根据需要可以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修改。
上面例示实施方式的其他发明方面如下。实施方式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特征在于操纵板与锁定件可操作方式结合,并且操纵该操纵板用于锁定或者解锁锁定件,操纵板容纳于由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包围的空间中,操纵板设有长圆孔,通过该长圆孔带有支杆延伸通过其中,允许在纵向操作操纵板,以相对移动第二导轨,并且不允许在垂向和横向操作,而且,操纵板进一步设有第二导孔,将固定于锁定件上的导销或者形成于锁定件上的凸出插入第二导孔中,并且基于操纵板的纵向操作,引导锁定件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转动。根据此配置,操纵板和锁定件容纳于由第一和第二导轨所限定的空间中,操纵板操纵锁定件以进行锁定和解锁。因此,可缩小座椅滑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尺寸。此外,根据此配置,因为在与第二导轨移动方向(纵向)相平行的方向操纵操纵板,所以可不受第一和第二导轨横向长度的影响而缩小锁定机构的尺寸。支杆54延伸通过其中的长圆孔52a构造为第一导孔,而导销58延伸通过其中的斜孔52c则构造为第二导孔,如图7所示。
另一发明方面是,座椅滑动装置特征在于各滑动件包括滚子,在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可滑动地转动;以及保持架,自由可转动地支撑滚子。在左右两侧,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设置两个滑动件。根据此配置,可使施加于相对移动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滑动摩擦程度稳定,并且可定位锁定件和滑动件,以使其不会相互干涉。
在上文中尽管对本发明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和操作模式进行了描述。但是,期望受到保护的本发明在构造时并不局限于所披露的具体实施方式
。此外,在这里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看作是说明性而非限制性的。其他人做出的变动和改变以及采用等同替换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因此,所有这些变动、更改及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11),固定地安装在车辆上;第二导轨(12),固定于座椅(S),并且安装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导轨(11)可移动;滑动件(41),布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与所述第二导轨(12)之间,并且随所述第一导轨(11)与所述第二导轨(12)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可滑动地移动;以及锁定件(50和/或51),其与所述第二导轨(12)结合,并且随所述第二导轨(12)可移动,设置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使其可与在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上设置的接合孔(23a、32a、33b)相接合,并且使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偏转于与所述接合孔(23a、32a、33b)相接合的方向,所述车用座椅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容纳于由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限定的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包括第一锁定件(50)和第二锁定件(51),使所述第一锁定件(50)和所述锁定件(51)之一与所述接合孔(23a、32a、33b)选择性地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将所述滑动件(41)在所述第一导轨(11)与所述第二导轨(12)之间的移动位置这样定位,以使所述移动位置和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与所述接合孔(23a、32a、33b)接合的位置不相互干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将所述滑动件(41)在所述第一导轨(11)与所述第二导轨(12)之间的移动位置这样定位,以使所述移动位置与所述第一锁定件(50)和所述第二锁定件(51)之一同所述接合孔(23a、32a、33b)接合的位置不相互干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1)包括底壁(21);第一侧壁(22),从所述底壁(21)的左端和右端向上延伸,并且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23),通过向下弯折所述第一侧壁(22)的上端部形成,并且组成横向对,以及所述第二导轨(12)包括上壁(31);第一侧壁(32),从所述上壁(31)的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并且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33),通过向上弯折所述第一侧壁(32)的下端部形成,并且组成横向对,其中,在所述第一导轨(11)的各第二侧壁(23)置于所述第二导轨(12)对应的第一侧壁(32)与对应的第二侧壁(33)之间的情况下,装配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以及其中,所述接合孔(23a)连续且纵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的至少第二侧壁(23)之一上,并且,所述接合孔(23a)设置在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与对应于所述至少第二侧壁(23)之一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32和33)相接合的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2至权利要求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导轨(11)包括底壁(21);第一侧壁(22),从所述底壁(21)的左端和右端向上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23),通过向下弯折所述第一侧壁(22)的上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以及所述第二导轨(12)包括上壁(31);第一侧壁(32),从所述上壁(31)的左端和右端向下延伸,并组成横向对;以及第二侧壁(33),通过向上弯折所述第一侧壁(32)的下端部形成,并组成横向对,其中,在所述第一导轨(11)的各第二侧壁(23)置于所述第二导轨(12)对应的第一侧壁(32)与对应的第二侧壁(33)之间的情况下,装配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以及其中,所述接合孔(23a)连续且纵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的至少第二侧壁(23)之一上,并且,所述接合孔(23a)设置在所述第一锁定件(50)和所述第二锁定件(51)之一与对应于所述至少第二侧壁(23)之一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32和33)相接合的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以各相邻孔(23a)之间等距间距以及在车辆横向对称的方式,所述接合孔(23a)连续且纵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11)的一对第二侧壁(23)上,以及其中,在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件(50和51)之间,基于所述接合孔(23a)的等距间距,使所述第一锁定件(50)和所述第二锁定件(51)之一接合的所述位置进行移位,每个移位量由“间距/锁定件(50和51)的数量”得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以各相邻孔(23a)之间等距间距的方式,所述接合孔(23a)连续且纵向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的所述一对第二侧壁(23)上,并且在纵向于所述一对第二侧壁(23)之间移位,每个移位量由“间距/锁定件(50和/或51)的数量”得到,以及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锁定件之一(50或51)与所述第二导轨(12)的第一和第二侧壁(32和33)相接合的位置,相对所述第二导轨(12)对应的第一和第二侧壁(32和33),设置成在车辆横向对称的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以这种方式容纳于由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限定的空间中,从而这样定位所述滑动件(41)在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之间的移动位置,使所述移动位置与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的接合位置不相互干涉,在该接合位置处,所述锁定件(50和/或51)与对应于所述至少第二侧壁之一(23)的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32和33)相接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锁定件(50)和所述第二锁定件(51),由固定在车辆垂向的支杆(54和55)枢轴支撑在由所述第一导轨(11)和所述第二导轨(12)限定的所述空间中,以及,以所述支杆(54和55)为枢轴,操纵所述第一锁定件(50)和所述第二锁定件(51),以在水平面进行锁定。
全文摘要
一种车用座椅滑动装置,包括第一导轨(11),固定在车辆上;第二导轨(12),固定于座椅,并且安装为相对第一导轨(11)可移动;滑动件(41),布置在第一导轨(11)与第二导轨(12)之间,并且随第一导轨与第二导轨之间的相对移动而可滑动地移动;以及锁定件(50和/或51),其与第二导轨(12)结合,并且随第二导轨(12)可移动,设置该锁定件(50和/或51),使其与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上的接合孔(23a、32a、33b)可接合,并且使其在与接合孔(23a、32a、33b)接合的方向偏转。锁定件(50和/或51)容纳于由第一导轨(11)和第二导轨(12)所限定的空间中。
文档编号B60N2/08GK1792667SQ20051013701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0日
发明者山田幸史, 二本松英雄 申请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