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电驱动的制动机构,尤其是一种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驱动的制动器结构。
背景技术:
混合动力汽车在传统汽车上附加了电动机、大容量蓄电池和制动能量反馈系统,可以大大提高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尾气排放。混合动力汽车在电驱动模式下完全由电动机出力,在混合驱动模式下也需电动机助力。因此电机、制动器的选择以及他们的安装方式就成了混合动力汽车的一项关键技术。如果采用现有的汽车制动安装方式和结构,则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的内转子电机就无法安装,需要有一种有效的电驱动、减速、制动结构来充分保证汽车电驱动、制动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在汽车轮边设置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的内转子电机,并使用鼓式制动器制动的一种有效的电驱动、减速、制动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包括前、后轮毂、轮辋、鼓式制动器、轮盘、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减速器。
前轮毂与后轮毂之间设有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的后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后轮毂固定连接,后轮毂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固定连接;前输出轴穿过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固定在前轮毂上,前轮毂的内侧面与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固定连接。
后轮毂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用螺栓固定连接;前轮毂的内侧面与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底板可用螺栓固定在后桥壳的凸缘上或是固定在电机的壳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的后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后轮毂固定连接,后轮毂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固定连接;前输出轴穿过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固定在前轮毂上。这样,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的内转子电机就可以带动轮毂,轮胎还有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一起转动,并且所用轮毂和制动器均是标准配件。因此,采用该结构可以充分保证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模式下)的驱动能力。在制动方面,选用标准的车用制动器,采用该安装方式保证了汽车的制动效果。且机构设计制造与安装十分简单。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由前、后轮毂4,7、轮辋6、鼓式制动器3、轮盘5、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减速器2组成。
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的后输出轴进入减速器2,后输出半轴由减速器2出来,固定在后轮毂7上。后轮毂7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5用螺栓相连。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的前输出轴穿过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鼓,固定在前轮毂4上。前轮毂4的内侧面与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鼓螺栓连接。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底板可用螺栓固定在后桥壳的凸缘上或是固定在电机1的壳上。这样,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的内转子电机1就可以带动轮毂4,7、轮胎还有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鼓一起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和安装的要求不高,且轮毂4,7和鼓式制动器3均采用标准配件,实施起来简单易行。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充分保证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模式下)的驱动能力。在制动方面,选用标准的车用制动器,采用该安装方式保证了汽车的制动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自行设计开发的四轮驱动混合汽车上,已得到成功实施。
权利要求1.一种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包括前、后轮毂(4,7)、轮辋(6)、鼓式制动器(3)、轮盘(5)、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减速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毂(4)与后轮毂(7)之间设有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1)的后输出轴通过减速器(2)与后轮毂(7)固定连接,后轮毂(7)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5)固定连接;前输出轴穿过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鼓,固定在前轮毂(4)上,前轮毂(4)的内侧面与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鼓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毂(7)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5)用螺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毂(4)的内侧面与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鼓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其特征在于,鼓式制动器(3)的制动底板可用螺栓固定在后桥壳的凸缘上或是固定在电机(1)的壳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减速器的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加鼓式制动器结构,包括前、后轮毂、轮辋、鼓式制动器、轮盘、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减速器。前轮毂与后轮毂之间设有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双轴输出内转子电机的后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后轮毂固定连接,后轮毂的外侧面与轮胎的轮盘固定连接;前输出轴穿过鼓式制动器的制动鼓,固定在前轮毂上;前轮毂的内侧面与制动鼓固定连接。采用该结构可以充分保证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模式下)的驱动能力;该安装方式保证了汽车的制动效果。且机构设计制造与安装十分简单。
文档编号B60K1/00GK2805194SQ20052004343
公开日2006年8月9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万钢, 许思传, 尹明陆, 乐伟, 陈建利 申请人: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万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