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2280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当安装有液压制动器的摩托车在行车中,遇到紧急情况而采取紧急制动时,由于制动力过大而使前轮抱死,有时因液压制动器中的制动液污染后将主泵活塞孔中的φ0.5孔堵死,也会引起前轮抱死,此时前轮失去转向能力,极易引起交通事故。为了解决制动力过大而使前轮抱死,在豪华摩托车的液压制动器上安装了电磁式防抱死装置或电机驱动式防抱死装置,但它们技术比较复杂,生产成本高昂,大多数消费者在经济上难以接受。自1998年以来,国内已陆作续推出几种不同类型的机械式防抱死装置,经几年的使用,防抱死效果不明显,难以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摩托车液压制动器的防抱死装置上述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它具有调节压力的功能,能有效地改善摩托车前轮的制动性能,防抱死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包括总泵活塞(1),但在活塞(1)上开有泄压孔(6),活塞(1)的中心开有通孔(7),在泄压孔(6)处安装有泄压控制装置。泄压控制装置由阀杆(2)、弹簧(3)、密封圈(4)和螺堵(5);在总泵活塞(1)的通孔(7)后端设有内螺纹,阀杆(2)安装在通孔(7)内,阀杆(2)上开有密封圈槽和弹簧定位坎,密封圈(4)安装在阀杆(2)的密封圈槽内,螺堵(5)通过通孔(7)内的内螺纹与活塞(1)螺纹连接,弹簧(3)套在阀杆(2)上,一端顶在弹簧定位坎上,另一端与螺堵(5)相接触,通孔(7)的进油口与总泵的高压腔相通;泄压孔(6)的进油口与通孔(7)相通,其出油口与总泵的低压腔相通。阀杆(2)和密封圈(4)可由球形阀8或锥形阀9代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在总泵活塞上设计了带泄压孔的液压调节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制动时液压压力上升,,压缩弹簧,使阀杆向后移动,当车轮抱死时,制动压力达到设定泄压值,密封圈后退滑过泄压孔,总泵的高压腔与低压腔通过泄压孔相通,从而使压力下降,抱死的车轮恢复运转,此时,由于压力降低,弹簧推动阀杆前行,密封圈前行再滑过泄压孔,使总泵的高压腔与低压腔的通路被密封圈断开,压力又上升对车轮进行制动,在每次制动中如此循环四次以上,因而它具有调节压力的功能,能有效地改善摩托车前轮的制动性能,防抱死效果好,因其只需对现有的总泵活塞稍加改造,添加一个调节阀即可,因而制造成本低廉。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泵活塞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球形阀代替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锥形阀代替阀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主要由主泵、主泵活塞(1)、分泵、分泵活塞(10)和连接主泵和分泵的液压油管(11)组成,加工本实用新型时只需将现有总泵活塞稍加改造,在活塞上开泄压孔,活塞中心开通孔,将阀杆、弹簧、密封圈和螺堵按说明书及说明书附图的连接方式安装即可,使用时改造后的总泵活塞安装与原总泵活塞的方式一样,泄压值的调节通过调节螺堵来进行。
权利要求1.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包括总泵活塞(1),其特征在于在活塞(1)上开有泄压孔(6),活塞(1)的中心开有通孔(7),在泄压孔(6)处安装有泄压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泄压控制装置由阀杆(2)、弹簧(3)、密封圈(4)和螺堵(5);在总泵活塞(1)的通孔(7)后端设有内螺纹,阀杆(2)安装在通孔(7)内,阀杆(2)上开有密封圈槽和弹簧定位坎,密封圈(4)安装在阀杆(2)的密封圈槽内,螺堵(5)通过通孔(7)内的内螺纹与活塞(1)螺纹连接,弹簧(3)套在阀杆(2)上,一端顶在弹簧定位坎上,另一端与螺堵(5)相接触,通孔(7)的进油口与总泵的高压腔相通;泄压孔(6)的进油口与通孔(7)相通,其出油口与总泵的低压腔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其特征在于阀杆(2)和密封圈(4)可由球形阀(8)或锥形阀(9)代替。
专利摘要带防抱死装置的摩托车前轮液压制动器,包括总泵活塞(1),但在活塞(1)上开有泄压孔(6),活塞(1)的中心开有通孔(7),在泄压孔(6)处安装有泄压控制装置。在总泵活塞(1)的通孔(7)后端设有内螺纹,阀杆(2)安装在通孔(7)内,密封圈(4)安装在阀杆(2)的密封圈槽内,螺堵(5)通过通孔(7)内的内螺纹与活塞(1)螺纹连接,弹簧(3)套在阀杆(2)上。优点是由于在总泵活塞上设计了带泄压孔的液压调节装置,能有效地改善摩托车前轮的制动性能,防抱死效果好,制造成本低廉。
文档编号B60T8/00GK2787518SQ200520095479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0日
发明者石飚 申请人:石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